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魅力  特产

四中全会公报穿铅衣、吃射线 他们在1.5毫米的血管里“拆弹”中国好声音第三季第五期

  浙江在线杭州4月12日讯( 记者 李文芳 通讯员 方序 鲁青)伴着朝霞出,顶着夜光归,对医生这个职业来说,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可对血管外科的医生们来说,除了这一共性外,他们还更为“费劲”——

  每台手术“耗时耗力”,穿着重达30斤的铅衣,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而手术操作对象,往往是直径约1.5毫米、长度可达2米的血管,难度可想而知。

  在细微的血管内“作业”,不仅是个技术活儿,更是个体力活儿,考验医生的耐性。而长时间待在手术室的他们,手上不小心划个伤疤,一般人两三天就好,可他们因整天“吃”射线,总是过了一个月伤口也长不牢。

  而最令他们痛心的,不是自己的辛苦,而是面对因下肢血管病变出现坏疽而不得不截肢的病人时,那种无可奈何的伤感。

  不久前,记者曾报道过《要腿,保命?面临截肢时家属竟然选择“宁死保全尸”》的文章,80多岁的老人右小腿动脉闭塞,脚趾发黑,面临截肢,而老人家属不同意手术,并说出“宁死保全尸”的话,老人只能在家中受苦。

  其实,在血管外科医生眼里,最遗憾的莫过于此。因此,血管外科医生的终极目的,就是如何在下肢动脉闭塞严重时,通过各种医学方式来保住患者肢体,或尽可能少截肢而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浙医二院血管外科主任陈兵统计过这样一组数据:因糖尿病导致出现动脉闭塞后下肢坏疽的概率是正常人的6倍。

  据估计,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4亿人,而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1.14亿人,我国5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患病率达6.9%至23.8%。全世界因糖尿病并发症,导致血管闭塞而面临截肢的病人,就有100万人。

  因此,这个3年前从北京宣武医院血管外科调来的学科带头人,除了将团队临床研究方向落点在胸腹主动脉瘤、动脉夹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动脉硬化病变等外,还重点定位在如何通过多学科配合,处理因糖尿病而引起的下肢病变,特别是膝下病变病人,让这些病人尽量不截肢。

  “这类患者真的太痛苦了,白天因腿疼活动不便,晚上因疼痛无法入睡。”陈兵说,自己有个病人老沈,今年70岁,是个“糖龄”15年的糖尿病患者,他遇到的生活“糗事”是一桩接一桩,要么走着走着鞋子掉了自己全然无知,要么躺在床上感觉不到腿的存在,要么泡脚时滚烫的水把皮肤烫伤了也毫无知觉……

  因糖尿病患者伴随着多种并发症,血管病变、神经性病变等相伴而生,患者就可能会出现间歇性跛行,走几百米就开始腿酸,也可能出现发麻、刺痛、灼烧等异物感,随着病情发展,双脚会变得麻木甚至没有痛觉,导致抵抗力下降、凝血功能异常。因此,一旦出现皮肤破损,很快就会感染、溃烂,出现坏疽,而最终面临截肢的命运。

  陈兵说,针对此类严重的患者,需要血管外科、内分泌科、糖尿病科、康复科等多科室相互配合,才能最大程度保证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

  “血管堵住了,我们可以通过手术打通,但神经的损伤修复则比较困难。”陈兵告诉记者,血管介入手术后,一般患者下肢麻木症状有所减缓,但始终恢复不到从前,因此,必须要其他科室及时介入。

  据了解,陈兵主任的心血管科与其他科室之间的多学科合作已挽救了非常多的面临截肢的患者,尽可能减少他们的创伤。据悉,自3年前浙医二院血管外科成立至今,共接诊1000多例下肢动脉硬化患者,最终只有4例患者因治疗效果不佳而不得不截肢。

  而这4例截肢患者,其中3例是合并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截肢率比非糖尿病高40倍。

  “因此,我们计划推出保肢中心,尽可能发挥各个学科的优势,让这类患者尽可能挂一个号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从而更好为患者服务。”陈兵主任说这一设想虽然还有很多路要走,但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此外,陈兵建议,“糖友”们一定要绷着一根弦,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有效防止因糖尿病而引起的各种并发症。“糖友”们还应在每年的体检时增加对血管的评估,最简单的就是做血管超声多普勒检测,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寻求专科医生帮助,防患于未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