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爆”留守儿童的“科学课”
“燃爆”留守儿童的“科学课”
新华社南宁7月30日电 题:“燃爆”留守儿童的“科学课”
新华社记者何丰伦、麦凌寒
从“无线充电”到“高压电作画”,从感应电流到微型电动车……酷暑中,中越边境广西凭祥市板旺小学的40多位留守儿童,享受到广西电科院“博士哥哥姐姐”带来的科学课堂。
电力科学课堂“燃爆”小学
“我,我,我!”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充斥在板旺小学的教室,孩子们依次排队触摸五颜六色的发电球。
广西电科院博士团成员陈绍南告诉记者,为将无线充电、感应电磁、高压放电等电学现象及最前沿的科技成果深入浅出地在乡村小学中展示,他们精心设计了多个科学实验。
电磁感应用的是发光球,高压电作画用的是高压电箱……40多名1-3年级的小学生们,在1个多小时里听得津津有味,看得如痴如醉。
学生们对“博士老师”问题的回答也很到位:“灯泡下有线圈才会亮!”“下雨的时候不能在树下躲雨,因为会挨雷劈!”
短短半天时间里,从科学知识的普及到科学试验的展示,再到手工作业的布置,博士团和孩子们在热火朝天的教室里,享受着科学知识互动带来的满足感和荣誉感。
广西电科院博士芦宇峰说:“我已经去过好几个贫困地区小学,每场课堂都能看到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求,这是让我们最高兴的事情。”
让科学种子扎根心灵
板旺小学位于广西凭祥市上石镇,上世纪70年代创办后,一直为周边数十公里的孩子们提供寄宿,如今有1-3年级学生70人、学前班孩童70多人,其中留守儿童超过1/3。
校长蒙日明已经从教近30年,他扳着手指头历数学校的变迁:八七扶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大型国有企业的捐赠电网和互联网设备、精准扶贫改善薄弱学校基础设施……他感慨道,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遗余力。
“如今这里的村级小学,硬件设施与县里甚至市里都差别不大,但暑期留守儿童们还是没有课堂,没有兴趣班,他们希望有更多学习、吸收知识、培养兴趣的机会。”蒙日明说。
这恰恰是广西电科院博士团“送科学”下乡的初衷。
广西电科院团委书记陈铭告诉记者,为做到精准扶贫,院党组经过多次调研,最终确定的方向是,在贫困山区的课堂里为孩子们提供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让科学的种子扎根幼小心灵。
在这样的思路引领下,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广西电科院博士团深入上林县云桃小学、扶绥县渠齐村小学等几十所贫困地区学校开展科学体验课堂,成百上千山区孩子从中受益。
科学教育期盼扎根乡村课堂
“不缺硬件缺软件,不缺书本缺课堂,不缺设备缺老师。”蒙日明感慨学校现状。
板旺小学共有5名1-3年级的授课老师。随着信息技术课教师的调离,学校2011年后就不再开设电脑课,缺少科学老师的小学更是无法为孩子们开设科学课程。
旁观实验课时蒙日明对记者说:“请帮忙把试验全程录像,发回给我,开学后让更多学生分享。”
蒙日明的心中有3个盼望:“一是希望更多的博士、硕士下到基层,提供丰富的科学课堂;二是希望配备科学方面的师资力量,让学生享受科学课堂;三是让学生们也能动手动脑做实验。”
享受“获得感”,增添“荣誉感”,产生“自豪感”,这是广西电科院博士团成员的宝贵收获。
广西电科院党委副书记唐正华说:“我们博士团队伍持续扩大,正努力从技术研发、课程设计、信息发布等不同角度,为贫困地区、边远地区的小学提供更多新课程、新实验,同时也在努力建设基层科学课堂‘需求
- 标签: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