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平果特色美食特产糕点郴州的特产有哪些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重要途径,对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依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国发〔2010〕46号)、《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07〕138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桂政发〔2012〕89号)以及《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配合广西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方案的通知》(南府办〔2008〕132号),编制《南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刻分析南宁市国土空间开发的现状和形势,阐明未来空间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勾画全市人口、产业和经济空间布局特产糕点,明确各乡(镇)的功能定位,提出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空间开发格局,是南宁市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基本依据,是科学开发国土空间的行动纲领和远景蓝图,是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推进实现主体功能区主要目标的时间到2020年,规划范围为全市陆地国土空间。
南宁地处广西南部,是广西首府、广西第一大城市、北部湾经济区中心城市。2010年,全市行政区域土地总面积221.12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68.90万公顷,林地面积97.62万公顷,建设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14.29万公顷,水域10.86万公顷,辖武鸣县、横县、宾阳县、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六个县和兴宁区、江南区、青秀区、西乡塘区、邕宁区、良庆区六个城区,共12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南宁处于粤港澳经济区、西南经济区和东盟经济区的结合部,是中国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枢纽,也是西部各省、自治区惟一沿海的省会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公路铁路纵横阡陌,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国土空间发生了深刻变化,客观认识这些变化,是合理有序开发、推动科学发展的基础。
——地形地貌。以邕江广大河谷为中心的盆地形态,向东开口,南、北、西三面均为山地围绕,北为高峰岭低山,南有七坡高丘陵,西有凤凰山(西大明山东部山地),形成了西起凤凰山,东至青秀山的长形河谷盆地。地貌分平地、低山、石山、丘陵、台地5种类型,平地是南宁市面积最大的地貌类型,面积为10.37万公顷,占全市面积57.78%;低山总面积0.83万公顷,占全市面积4.6%;石山面积0.47万公顷,占总面积2.61%;丘陵总面积2.80万公顷,占全市面积15.59%;台地多为第三系的侵蚀面,海拔在120米以下,是低平的古剥蚀面。
——气候条件。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属湿润的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在21.6度左右。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12.8摄氏度,夏季最热的7、8月平均28.2摄氏度。年均降雨量达1304.2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9%,主要气候特点是炎热潮湿。相对而言,一般是夏季潮湿,而冬季稍显干燥,干湿季节分明。夏天比冬天长得多,炎热时间较长。春秋两季气候温和,集中的雨季是在夏天。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得南宁一年四季绿树成荫,瓜果飘香。
——资源特征。水资源较为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241~1753毫米之间,市辖区河系发达,河流众多。已勘察发现矿产资源63种,探明矿床有590处,其中,大型矿床9处、中型矿床9处、小型矿床28处,已开发利用的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9处、小型矿床557处,年产矿石2000万吨,矿业产值5.33亿元(不含矿业冶炼加工)。动植物资源丰富,全市自然分布的野生脊椎动物有31目90科208属272种,维管束植物有209科764属2023种。旅游资源丰富,且分布广,种类齐,数量多,相对集中在市区和各县城附近,具有浓郁的壮族风情和南带风光特色。
——区位条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具有“两近两沿”的特点。“两近”:一是近海,市区距钦州港、防城港、北海港分别为104公里、173公里和204公里;二是近边,距中越边境的东兴市、凭祥市分别为204公里和230公里。“两沿”:一是沿线,湘桂、黔桂、黎湛和南昆铁路在南宁交汇,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二是沿江,邕江是西江的支流,而西江又是珠江的干流,西江二期整治工程完工后,1000吨级内河船舶可以从南宁直达港澳。
——自然灾害。全市地质灾害危险性大,据统计资料显示,1990-2006年的17年间,南宁市地区地质灾害频率21.4次/年,经济损失15017.45万元,死亡134人,横县13.6次/年,武鸣县4.6次/年,宾阳县9.5次/年,上林县6.6次/年,马山县6.2次/年,隆安县7.3次/年。每年各县均受到由台风和强降雨引起的不同程度的灾害。南宁位于广西主要的第四纪活动断裂的右江断裂和南宁至桂林断裂带交汇处,有发生5至6级左右地震的潜在震源,其中,横县位于6.75级地震潜在震源区内。全市国土面积处于地震加速度0.05g以上,横县和隆安县更是处于地震加速度0.10g和0.15g以上(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和Ⅶ度以上)。整体上看,南宁市城区自然灾害危险性较大,横县、宾阳县、马山县自然灾害危险性略大;隆安县、上林县自然灾害危险性较小,武鸣县自然灾害危险性小。
近年来,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特产糕点。地区生产总值在2007年突破1000亿元的基础上,2010年达到1800.26亿元,占全区的19%,“十一五”年均增长15.5%,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区首位;总户籍人口707.37万人,比2005年659.54万人增加47.83万人;城镇化率48%左右,比2005年38.5%提高9.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05元,分别比2005年的9203元、2680元提高8829元、2325元;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逐渐形成立体交通网络,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10373.32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524.97公里,铁路线.75万吨,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共执行航线条,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南宁市在广西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的地位明显提升,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加快实现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适宜建设开发较大,可利用土地资源丰富。南宁市国土总面积221.12万公顷,其中南宁市城区(即六城区,以下同)总面积64.79万公顷。南宁市适宜建设用地面积79.65万公顷,已有建设用地面积2.56万公顷,占适宜建设用地面积的3.21%,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大于7.5万公顷、属于较大及以上规模的县区有南宁市城区(28.4万公顷)、横县(13.49万公顷)、武鸣县(12.16万公顷)和宾阳县(10.00万公顷)4个,面积占南宁市总面积的70.6%。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在2.5-5万公顷之间、属于规模较小的县区有马山县(4.63万公顷)和上林县(4.48万公顷)。由于这两个县的土地总面积相对较小,而裸岩石砾地面积相对较大,因此导致其适宜建设用地面积偏小。总体来看,南宁市的适宜建设用地面积比较大,且分布主要集中在南宁市城区及其周围。南宁市可利用土地资源总面积约28.48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12.9%。土地资源为丰富等级的县区有3个,分别是南宁市城区(10.82万公顷)、横县(4.50万公顷)和武鸣县(4.20万公顷),土地总面积占全市的31.3%。中等的是上林县(1.38万公顷),土地面积占全市的8.5%,全市没有可利用土地资源较缺乏和缺乏的县区。丰富的可利用土地资源,为南宁市大规模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提供了有力的土地资源保障。
——可开发水资源整体规模较大,开发潜力明显。全市可开发利用水资源总量为115.66亿立方米。其中,可开发利用水资源量大于20亿立方米、属于规模大的县区有3个,分别是南宁市城区(34.43亿立方米)、横县(30.94亿立方米)和马山县(21.52亿立方米),土地面积占全市的55.5%;规模较大的是隆安县,土地面积占全市的10.4%;可开发利用水资源量小于10亿立方米、规模中等和较小的县区有3个,分别是上林县(4.86立方米)、武鸣县(5.13立方米)和宾阳县(6.52立方米),土地面积占全市的34.2%。全市可利用水资源潜力规模为74.5亿立方米,其中,横县可利用水资源潜力规模最大,为25.3亿立方米,占潜力规模总量的34%,土地面积占全市的15.6%;潜力规模处于10-20亿立方米、属于较大规模的县区3个,分别是马山县(19.5亿立方米)、南宁市城区(15.3亿立方米)和隆安县(10.3亿立方米),土地面积占全市的50.2%;上林县、宾阳县、武鸣县潜力规模小于5亿立方米,分别为2.3亿立方米、1.5亿立方米、0.3亿立方米。另外马山县人均可利用水资源潜力达到3845亿立方米,隆安县为2744亿立方米,横县为2305亿立方米,武鸣县最低为50亿立方米。由于南宁市城区(人均可利用水资源潜力606亿立方米)的人口较多且已开发利用的水资源规模较大,随着经济和人口的进一步集聚,可利用水资源将迅速减少,必须加强对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和整治保护力度。
——环境质量较好,生态安全有保障。大气环境质量良好,每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均达到350天以上,占全年天数比例95%以上。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境内左江、右江、邕江、郁江、红水河等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特别是主河流邕江总体水环境质量呈明显好转趋势,2008年邕江水质达到二十年来最好水平,2009年、2010年邕江水质持续改善,2010年全市境内主要河流监测的8个断面按全年和水期均值评价十年来首次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声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共建成城市噪声达标区面积210.98平方公里,噪声达标覆盖率为97.76%。新增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3个(上林县龙山自然保护区、武鸣县三十六弄自然保护区、马山县弄拉自然保护区),市级1个(那兰鹭鸟自然保护区),面积32399公顷。
——自然灾害危险性大,尤其是南宁市城区危险性等级相对较高。南宁市总体上地质灾害危险较大,尤其是土地和水资源开发较大的南宁市城区及其东部地区的地质灾害较高,这也与该地区的开发程度较大而造成的经济和人员损失相对较大有关。南宁市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最高,年均发生21次左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在全市处最高位;宾阳县和横县处于中等危险性位置,土地面积占全市的26.1%;危险性最低的是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武鸣县,土地面积占全市的44.6%。南宁市各县区每年都会不同程度的因台风造成一定的损失,台风低危险性的南宁市城区、宾阳县、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武鸣县,土地面积占全市的84.4%,处于较低危险性的横县,土地面积占全市的15.6%。南宁市受地震灾害的影响较小,各县区均处于较低水平,地震灾害性低的县区5个,分别是南宁市城区、宾阳县、马山县、上林县、武鸣县,土地面积占全市的74.1%;处于较低危险性的横县、隆安县,土地面积占全市的25.9%。南宁市大多县区受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影响,但总体损失不大,其中中等危险性的县区有横县和马山县,土地面积占全市的26.2%;较低危险性的有南宁市城区、宾阳县和上林县,土地面积占全市的48.2%;处于低危险性的隆安县和武鸣县土地面积占全市的25.6%。
——生态系统脆弱性整体不大,生态重要性处于中等较高水平。南宁市的生态系统脆弱性整体不大,没有脆弱地区。马山县和上林县均属于生态系统较脆弱的地区。主要受石漠化脆弱性影响,土地面积占全市的19.1%;武鸣县属于一般脆弱地区,主要也受石漠化脆弱性影响,土地面积占全市的15.3%。邕江流域地势比较平坦,南宁市城区和横县受水土流失影响较大。宾阳县、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和武鸣县等生态重要性处于较高重要性等级,土地面积占全市的55.1%,主要受水源涵养重要性和生物多样性维护重要性因素影响;横县和南宁市城区处于中等重要性等级,土地面积占全市的44.9%。南宁市土壤保持重要性总体不一,仅邕江流经地区处于中等水平。南宁市水土流失较重、土壤重要性在全市相对较高的地区主要是横县和南宁市城区的邕宁区,处于土壤保持重要性中等等级的县区有横县和南宁市城区,处于土壤保持低重要性的是宾阳县、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武鸣县,土地面积占全市的55.1%。南宁市生物多样性维护重要性整体较高,南宁市内主要分布有大明山自然保护区、三十六弄—陇均自然保护区、龙虎山自然保护区、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龙山自然保护区、镇龙山及九龙瀑布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区,涉及的县区有武鸣县、隆安县、上林县、马山县和横县等,仅南宁市城区处于生物多样性维护重要性低,其六县均处于中等及以上,土地面积占全市的70.7%。
——人口密度处于中等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不高。南宁市人口密度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没有密度高、低两极地区。人口密度处于350-700人/平方公里、属于较高密度的宾阳县和南宁市城区,分别为455.55人/平方公里、401.75人/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占全市的39.7%;人口密度处于200-350人/平方公里、属于中等密度的横县、上林县、马山县和武鸣县,分别为347.37人/平方公里、260.86人/平方公里、231.43/平方公里、201.84人/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占全市的50%;人口密度处于100-200人/平方公里、属于较低密度的隆安县为176.61人/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占全市的10.3%。南宁市各县区人均GDP差异很大,且多数县区人均GDP偏低,南宁市城区人均GDP为48399元/人,是位于其次的武鸣县(21726元/人)的2.2倍,属于高人均等级;人均GDP中等的是横县和宾阳县,分别为11347元/人、10835元/人,土地面积占全市的26.1%;隆安县为9774元/人,处于较低等级,土地面积占全市的10.4%;上林县和马山县处于低等级水平,分别为6565元/人、5828元/人,土地面积占全市的19.1%。从空间分布来看,南宁市城区为全市的经济中心,紧邻它的武鸣县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南宁市经济增长速度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增长率处于20%-30%间、属于较高等级的宾阳县增长率为27.03%,土地面积占全市的10.4%;增长率处于10%-20%间、属于中等的县区有南宁市城区、横县、上林县、武鸣县、隆安县、马山县,分别为17.87%、18.69%、17.19%、15.17%、15.63%、12.21%,土地面积占全市的89.6%。
——交通优势度整体水平较高,没有优势度较低和低的县区。南宁市城区交通优势度最高,土地面积占全市的29.3%;宾阳县和横县交通优势度处于较高水平,土地面积占全市的26.1%;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和武鸣县处于中等水平,土地面积占全市的44.6%。从空间分布来看,交通优势度以南宁市城区为高位中心,其以东地区的横县和宾阳县也处于较高水平,呈现出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轴线的交通区位分布格局。南宁市以中等交通网络密度县区为主,交通网络密度最大的是马山县和南宁市城区,土地面积占全市的39.7%;交通网络密度处于中等水平的是宾阳县、隆安县、横县、武鸣县、上林县,土地面积占全市的60.3%。南宁市各县区交通干线影响度差异较大,各级别的交通干线影响度均有体现。交通干线影响度最大的是南宁市城区,也是广西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交通干线影响度处于较高及以上水平的南宁市城区、宾阳县和横县,土地面积占全市的55.3%。交通干线影响度处于中等水平的隆安县、武鸣县,土地面积占全市的25.8%;处于较低及低水平的马山县、上林县广西平果特色美食,土地面积占全市的18.9%。目前,铁路和高速公路运输对南宁市的影响程度最大,在南宁市交通运输中发挥的作用也最大,因此作为交通枢纽的南宁市城区,以及有复线铁路和高速公路通过的宾阳县和横县交通干线影响度较高,上林县境内没有铁路和高速公路通过,交通干线影响度最低。南宁市整体区位优势度处于高水平。
南宁市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一方面有利地支撑了经济社会的持续较快发展,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建设用地需求旺盛,用地保障压力加大。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1.7万公顷增加到2010年的2.15万公顷,扩大了0.45万公顷,增长26.47%,年均增长4.81%。南宁市城镇化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预计2020年城镇化水平超过63%,城镇用地规模将超过3万公顷,是2010年的1.4倍,年均增长6.89%。
——城乡二元用地问题突出,空间结构不合理。近年来,南宁市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农村人口有所减少,但城乡用地结构没有发生相应变化。此外,由于资源性工业比重大,大多布局分散在山区和农村,独立工矿用地偏多,开发区占地面积较多且过于分散,后备资源不足,扩展空间较小。
——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艰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全市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良好,但经济增长方式仍较粗放,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偏大,结构性污染突出。特别是一些地区污染物排放超过环境容量,部分江河、湖库水环境质量下降,酸雨频率居高不下,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局部地区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森林减少、河湖干枯、石漠化严重、水土流失加剧、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特别是岩溶地区生态系统敏感、脆弱,破坏后恢复十分困难。喀斯特地貌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9.4%,生态环境脆弱。洪涝广西平果特色美食、旱灾、倒春寒和寒露风等自然灾害出现频率较多,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公共服务和生活条件差距大。2010年,南宁市城区、武鸣县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达80.56%,但人口规模仅占全市的47.91%;横县、宾阳县经济总量占全市的13.76%,人口比重却占了全市的31.83%;造口分布和经济布局在区域之间失衡,劳动人口与赡养人口空间分离,带来城乡、区域间的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差距较大,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比高达3.69:1。人均生产总值最高地区和最低地区之间的差距达到6.4倍,人均财政支出差距达4.56倍。县、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其中,马山县、上林县和隆安县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邕宁区被列为自治区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年人均收入低,贫困和脆弱环境问题交织,增加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难度。
今后一段时期,是南宁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国土空间结构急剧变动的重要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全面把握国土空间开发的趋势,妥善应对由此带来的严峻挑战。
——工业化加快推进。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千亿元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能源、水利、工业园区等建设用地需求大量增加,必然挤占更多的农业用地和生态用地,进一步加剧与耕地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将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提出更高要求。
——城镇化快速提高。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城镇人口持续增加,必然带来城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住房建设、产业布局调整等问题。既要持续扩大城市建设空间,又要解决农村居住用地闲置、人均占地过多问题,将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带来更大压力。
——国际化加快发展。南宁市处于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阶段,日益成为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不断增加的产业和人口转移,必然占用更多的土地和空间,并增加污染物排放,将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提出新的挑战。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客观需要更多宽敞的住所、优美的环境、清洁的水源、洁净的空气,势必占用更多的建设空间,同时也将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进而对保护耕地提出新的要求。
——生态环境要求提高。人口持续增加,经济快速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不仅对生态环境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也对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造成更大压力,势必加剧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南宁仍属欠发达地区,既要进一步发展经济,又要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这就需要改变以往的开发模式,尽可能少地改变土地的自然状况,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增强碳汇能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总之,南宁市既要满足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改善、经济增长、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对国土空间的巨大需求,又要为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而保护耕地,还要保障生态安全和人民健康,保护并扩大绿色生态空间,这都将成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的重大战略任务。因此,必须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前瞻性地谋划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促进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我市国土空间结构发生急剧变化,经济布局与人口分布失衡、资源开发强度过大、环境污染治理滞后、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问题逐步凸显。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必须立足南宁市国土空间的自然状况,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明确国土空间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前瞻性地谋划未来国土空间的战略布局,处理好十分有限的国土空间与日益扩大的用地需求之间的矛盾,形成合理的区域经济结构和区域分工格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精神,切实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划分,树立全新的开发理念,结合南宁市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优化开发内容,创新开发方式,规范开发秩序,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人口、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构建集约、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不断开创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化先进、人民富裕、生态良好、城乡优美的建设新局面,努力实现“经济升级、城市转型、绿色崛起”。
站在科学高效利用国土空间的高度,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缩小区域、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沟壑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以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重点,积极践行生态平衡新理念,协调自然资源开发、产业布局、人口分布与生态建设,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营造功能分区科学、开发格局合理、区域发展协调、生态环境优美的国土开发新局面,推动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健康发展。
尊重县区间自然要素差异、顺应自然环境规律。坚持遵循不同国土空间的自然属性、生态系统特征,顺水顺风、依山就形,涵养水土、保护山体地貌,呵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把保护、扩大和增强自然界提供生态产品容量与能力作为国土空间开发的重要任务。
根据现有开发密度、人类活动形式的空间分异特征与生态系统特征,区分具有不同特定主导功能的空间单元。从按照提供产品的角度划分,可以提供工业产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或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亦或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以主体功能定位为据,确定不同地域单元开发的主体内容和发展的主要任务,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
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为重要基础和依据,根据资源环境中的“短板”因素,确定不同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区可承载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并对适宜的人口数量、产业结构及相应的经济社会活动总量的能力和容量,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保证安全、确保匹配。
优先考虑资源制约和生态保护,研究确定适宜开发的地理单元空间、开发强度上下限与生态临界。尽量向低丘缓坡索要发展空间,努力开拓建设用地新空间。各类主体功能区都要按照开发可控、“建”“保”融合的理念,有节制地开发,保持适当的开发强度,以确保城镇化、工业化、产业化的持续推进。
着力调整和优化空间结构,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在满足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基础上,通过人口转移、产业转移、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等途径,调整生产空间,统筹安排各产业各重大项目用地,优化生活空间,整治生态空间,提高南宁市土地开发效率。
依据国家、自治区两大上行主体功能区划,在对我市土地利用现状、开发强度和开发利用潜力进行综合评价与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规划将遵循上述开发理念,把我市国土空间分为以下几大主体功能区:
市域主体功能区划是对国家、自治区主体功能区划的细化与精化。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广西未有任何地区被纳入国家优化开发区域的版图;《广西主体功能区规划》也依据实际按开发方式只划分了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三大功能区。基于此,我市以是否适宜或如何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为基准,划分为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三大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支撑全市乃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承载全市人口和经济的重要密集区。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的条件较好,应当重点进行工业化城市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包括城镇建成区与扩展区、工业开发区。
禁止开发区,以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为首要任务,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地区,主要包括依法设立各类自然保护区及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点状地区。
城市化工业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区,是以提供主体产品的类型为基准划分的。城市化地区是提升市域竞争力的重要区域、带动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的先行区、深化改革开放的门户区,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地区,辅助提供农产品和生态产品;农产品主产区是全市的粮食主产区、工业原料区,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地区,也适度提供生态产品、服务产品和部分工业品;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全市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土壤保持功能区、生态多样性保护区,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地区,也提供一定的农(林)产品、服务产品和工业品。
各类主体功能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是主体功能不同,开发方式不同,保护内容不同,发展首要任务不同,国家支持重点不同。对城市化地区主要支持其集聚人口和经济,对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支持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支持其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主体功能与非主体功能的关系。突出一定空间单元的主体功能、主导内容和主要任务,同时兼容该区域其他辅助或附属功能。重点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是集聚经济和人口,但也要保护好区域内的生态区、农业区、旅游休闲区等限制或禁止开发的空间,也应提供适量的农产品和生态产品。列为限制开发区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是提供农产品和保护生态环境,但在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和生态资源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允许发展非主导特色产业,适度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以及进行必要的城镇建设。对禁止开发区域,要依法实施强制性保护。
——局部主体功能与区域全局的关系。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从全局利益出发,谋求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最大化。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既要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区别对待、分类引导,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配套实施更细致更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又要立足全域,落实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一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各类主体功能区之间既要立足局部、各司其职,又要服从全局、相互协作。重点开发区域要着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增强承接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超载人口的能力。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既要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集中各种资源特别是集中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发展规模农业、现代农业和创意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也要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化步伐,进而破解“三农”难题。限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要通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逐步成为全市区域性生态屏障和自然文化保护区域。
——主体功能区与人口分布、资源开发的关系。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不是单纯的国土空间单元功能的划分,而是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促使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享有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与公共服务,并为子孙后代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处理好县(区)域间人均生产总值差距过大、劳动人口与赡养人口空间分离、经济布局与资源分布不一致等问题,明确各类主体功能区开发强度,使聚集经济的地区承载相应的人口规模;限制或禁止不符合主体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对资源矿产较为集中的马山县、上林县等县区实行“点状开发、面上保护”,并应最大限度地修复原有生态环境,促使矿产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集约开发和合理利用。
——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政府对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设计和总体布局,体现了国家战略意图,政府应当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在各地区各部门充分沟通协调基础上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依托一定层级的行政区缩小或细化区域政策实施空间、改变绩效评价的方法,并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完善法律法规和区域政策,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符合主体功能区的定位要求,营造永续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保持稳定与动态调整的关系郴州的特产有哪些。主体功能区一经确定,不能随意更改。禁止开发区域要严格依法保护;限制开发区域要坚持保护优先,逐步扩大范围;重点开发区域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变化,适时调整为优化开发区域。
农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耕地是农业的命脉,发展经济必须以保护耕地为前提。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坡地、林地等耕地按限制开发要求进行管理,对基本农田按禁止开发要求进行管理,将市级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护任务通过乡镇规划落实到具体地块。加强农用地转用管理,进一步细化城镇的建设用地布局。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各类开发建设活动都要严格贯彻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确需占用耕地的,要按照“占一补一”的原则进行占补平衡,一般要求在依法报批用地前,补充数量相等、质量相同的耕地。实施城乡土地增减挂钩,逐步开展土地整理,以增加耕地和其他农用地面积,保障粮食和基本农产品安全。
以保护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为目标,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加快国土空间开发从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盘活存量土地,各项建设尽量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空间,尽可能地利用存量土地和荒芜地、废弃地,少占或不占耕地,有效地防止低效用地、闲置土地等情况的发生,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益。坚持把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作为国土空间开发的重要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要求调整空间结构,优化土地要素配置,保障生活与公共设施空间,扩大绿色生态空间,保持农业生产空间,适度减少工矿建设空间,着力引导人口相对集中分布、经济相对集中布局,走空间集约利用的发展道路。适度开发后备土地资源,注意发挥土地市场的作用,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用地效率的提高。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城市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积极利用地下空间,做到地尽其用。
按照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将城乡视为统一空间进行开发,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城市建设必须为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预留生活空间,有条件的地区要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延伸到农村居民点。重点开发区域在确定集聚的经济规模以及产业结构的同时要集聚相应规模的人口,引导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人口有序转移到重点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在减少人口规模的同时,要相应减少人口占地的规模。加强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布局、密度等,要与各主体功能区的人口、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相协调,宜密则密,宜疏则疏。各业用地坚持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改变过去以投资规模、用地需求决定土地供应的做法,逐步形成以土地供应能力起主导作用的用地机制。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工业、旅游、交通、水利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用地需求的前提下,协调各类、各区域用地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用地关系,合理引导人口和产业集聚,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同时,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郴州的特产有哪些、节约优先,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注重各类主体功能区能源资源的有序开发和科学合理利用。城镇化工业化建设区,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强技术改造,细化工艺管理,推广清洁生产,促进节能降耗,同时加快形成低碳绿色的消费方式。农产品主产区,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为重点,加快淘汰粗放的传统开发方式,防止过度开发和掠夺式利用,优化投资主体,提升开发水平,不断延伸资源产业链条,提高资源产品附加值,实现资源能源开发效益最大化。重点生态功能区广西平果特色美食,坚持在不影响生态修复与生态屏障功能的前提下,“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着力实现提高效益与保护环境并举。各类资源能源开发活动都要充分考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等地下要素,充分考虑地下矿产的赋存规律和特点。同时,加快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进程,要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大程度推进资源向资本转变,不断提高资源能源的集约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
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根据国土空间的不同特点,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以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进行有度有序开发,坚持保护中利用土地,严禁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开发活动,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道路。严格保护基础性生态用地、景观用地湿地、林地、草地和水面,大力推进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创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确保土地资源长远和可持续利用。加快脆弱的生态系统,城镇化工业化区域,要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农产品主产区开发,要充分考虑水土资源条件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发挥农业生态、景观和间隔等功能;生态功能区特别是禁止开发的各类保护区,要在保护好现有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与相对完整性。
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北部湾经济区中心城市,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出海通道和交通枢纽。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就是要在国土空间结构优化与特定任务开发上取得预期效果,即形成以重点开发区为主体的工业化城镇化布局、以限制开发区为主体的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布局,以禁止开发区为主体的各类保护区,呈现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得到合理统筹,各类、各区域的合理用地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类用地布局更加合理,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的新局面,实现全市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根据国家2020年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总体要求、自治区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布局目标,南宁市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目标是:
科学规划与发展城市功能组团,“单核多轴圈层式”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主要城市化地区集中全市大部分人口和经济总量;继续整合、优化现有产业园区布局,工业产业集群“三圈层一带”的工业化战略框架初步搭建,基本形成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簇群式发展的组团式工业空间结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集中展开、梯次推进,“十三区九基地”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农产品供给安全得到切实保障;“一圈、两网、多块”的绿色生态屏障空间架构基本形成,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初步形成,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实现取得明显成效,基本构建融入多区域经济合作的空间开放新格局,基本建成南宁区域性国际物流、商贸、加工业制造、特色农业基地与信息交流中心的功能框架,产业和人口在国土空间的分布更趋集中、更趋均衡。
合理控制工业化城镇化地区建设用地总量和增量。全市国土空间的开发强度控制在7.62%,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68400公顷以内。其中,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00平方公里以内,建设用地扩张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各类建设占用耕地新增面积控制在17000公顷以内。建设用地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工矿建设空间适度减少,工业化、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各类建设的合理用地需求得到保障,南宁机场扩建、柳南客运专线、外东环高速路、郁江老口枢纽工程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在规划中得到重点保障。农用地结构和布局得到改善,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得到更加严格的保护,林地、园地面积稳步增长,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不少于615400公顷,其中基本农田不低于516200公顷、保护率不低于84.05%。
城市土地利用以调整、改造、挖潜为主,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单位面积城市空间创造的生产总值大幅度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大部分人口的就业和居住以及经济集聚于城市化工业化地区,基础设施、公共资源共享共用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明显提高。低碳消费、低碳生产成为主流,都市型、智慧型、高效型、即供型现代产业体系将快速形成,市场指向型产品运距缩短、物流成本降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初步形成。农产品主产区农业开发方式逐步升级,粮食、糖蔬和主要经济作物单产水平稳步提高。单位面积绿色生态空间蓄积的林木数量、产草量和涵养水量明显增加。
城乡更趋协调,区域更趋同步。城乡统筹发展,城市积聚效应明显增大,农村剩余人口有序转移,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强,农业经营的规模化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人均收入大幅提高,不同主体功能区以及同一主体功能区内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与生活条件的差距逐年缩小。覆盖不同主体功能区之间的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有效提高。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充分就业城市初步建成,年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教育质量和均衡水平进一步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财政对文化、教育、卫生支出比重显著增大。区域协调发展,县区间、县域间、区域间的人口、产业分布与主体功能更加匹配。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财政体制逐步完善,县区之间人均财政支出大体相当,人均生产总值、人均收入的差距逐步缩小。人口资源环境保持协调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年均增长10‰以内。
绿色生态空间保持合理规模。园地、林地、牧划地面积达948100公顷,其中林地保有量不低于102.48万公顷(含国土部门的部分园地即山上果木林地),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7.79%,森林蓄积量达到4400万立方米以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受保护土地不低于20%。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保护,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7.79%,森林蓄积量达到4400万立方米以上;重点生态功能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等生态功能大幅提升;主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左右,左江(南宁段)、右江(南宁段)、邕江、郁江(南宁段)及其支流水系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明显增强。绿色增长态势初步显现。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保持全区先进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中国绿城”、“中国水城”建设硕果累累,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100%,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垃圾的处理率分别达90%、100%,县城区生活污水、垃圾的处理率均达到80%。城市形象更加靓丽,南宁世界生态宜居城市知名度、认可度和美誉度将大幅提高。
从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确保广西“首善之区”永续发展出发,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要着力构建我市国土空间“单核多轴圈层式”城市化战略格局、“三圈层一带”的工业化战略格局、“十三区九基地”农业战略格局、“一圈两网多块”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等四大战略格局特产糕点。
统筹考虑人口、资源、环境、产业、基础设施及发展潜力,依托“一环二横一纵一连接线”通道,引导人口、产业向轴线区域集聚,构建以市中心城区为内核、以通道上的六县县城及中心镇为重要组成的“单核多轴圈层式”城市化战略格局。推进五象新区、空港新城等地区的优先开发,形成南宁区域性特大城市;推进内圈的三塘、金陵、吴圩、那马、大塘、伶俐等城镇,中间圈层(包括半径为50—60km的区域)的六景、武鸣(含广西—东盟经开区)、大塘三个城镇,外圈层的5个郊县的县城区以及一些重点城镇等地区的重点开发,因地制宜建设工业型、旅游型、商贸型等各具特色的城镇,形成圈层结构清晰、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城市群和区域性的城镇群。
发挥城市功能的辐射作用,依托交通干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构建以快速环线以内的现有工业资源、存量工业土地为载体的都市工业经济圈;以快速环线以外、高速环线以内的南宁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核心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圈,以高速环线以外、市域以内的六城区六县工业园区为核心载体的特色产业经济圈,以及西江流域南宁段为核心的沿江经济带,形成“三圈层一带”的工业发展新格局。都市经济内圈主要整合现有工业用地,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搬迁改造,着重发展用地少、高投入、高附加值、无污染的现代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重点发展创意设计、科技研发、总部经济、工业设计、信息服务、包装印刷、食品加工、室内装潢、家具设计制造等智慧型、消费型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圈则主要整合区域内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发展资源,实施国家级开发区与城区工业园区联合共建,南部重点发展铝加工、机械装备与汽车制造、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临空产业、外向型加工贸易等产业,形成先进制造产业集聚基地;北部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对全区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特色产业经济圈则依托区域内丰富的特色农产品、矿产、劳动力等资源,以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为着力点,大力发展具有资源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化工、制浆造纸、生物能源、冶金、建材、轻纺和一般制造产业,形成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沿江工业经济带则以航运带动物流,以物流拉动产业,推动沿江煤电、化工、建材、造纸、生物技术项目建设,全面推动沿江经济发展。
构建以坛洛平原、苏圩平原、八尺江—青龙江流域丘陵平原、宾阳县中部山前平原、横县中部郁江平原、上林中部—南部丘陵平原、南宁盆地、武鸣中部丘陵盆地和以马山县百龙滩谷地等九大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以基本农田为基础,以马山县乔利—周鹿—武鸣灵马低丘盆地、宾阳思陇盆地、右江下游谷地、清水河两岸等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农业战略格局。重点建设武鸣县、隆安县、上林县、宾阳县和横县粮食生产基地;武鸣县、宾阳县、良庆区广西平果特色美食、江南区、邕宁区、横县等老糖料蔗生产基地,因地制宜发展上林县、隆安县等糖料蔗生产基地;江南区、西乡塘区、兴宁区、良庆区、邕宁区、青秀区六城区以及广西—东盟经开区的常年蔬菜基地;邕宁区、武鸣县、隆安县的香蕉、龙眼、荔枝、柑桔、西瓜、板栗、菠萝和木瓜等带水果生产基地;横县、宾阳县、上林县桑蚕生产基地;上林县和武鸣县八角基地;横县、宾阳县基地;兴宁区、西乡塘区、经开区、横县、宾阳县、武鸣县五大花卉苗木产业基地;马山县、上林县和隆安县布局黑山羊等放养草食牧业生产基地。
按照创建生态城市、森林城市和中国绿城、中国水城的要求,构建“一圈两网多块”的全市绿色生态屏障空间构架。构建以沿市中心城区环城高速公路百里环城森林生态走廊、市区内河水生态系统、南部五象岭和良凤江森林公园、东部天堂岭郊野公园、西北部山地生态功能区等为重点的城市生态圈以及交通通道绿化网与重要水系林网为骨架,以其他以块状分布的九大重要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南宁市重要生态屏障,要重点保护好多样、独特的生态系统,发挥涵养大江大河水源、保持土壤、调节气候和呵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其他干线公路、铁路等交通通道绿化网和邕江、左江、右江、红水河干流及其支流水系林网。“多块”即: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西大明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等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凤亭河、大王滩等水源涵养重要生态功能区,以及马山县东北部—上林县北部、隆安县敏阳—武鸣县玉泉—宁武等土壤保持和生物多样性重要生态功能区,要重点加强植被修复和水土流失防治,发挥生态安全屏障的作用。
重点开发区域是指具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可以成为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增长极。
南宁市重点开发区域土地面积为9935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4.93%。2010年,区域总人口390.7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5.25%;地区生产总值1436.53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79.8%。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中的县城和基础条件较好、人口和产业承载力较强的重点镇,适用重点开发区域政策。
该区域既是全市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也是工业化和城镇化重点区域和现代产业发展集聚区。作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城市化地区,不仅要发展现代工业、建设人口居住区和交通及其他基础设施等基本功能,还要带动新型商贸业、房地产业、休闲娱乐、餐饮和文化体育业等特色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和完善商务商业功能、文化休闲功能、和谐居住功能,建设宜居宜业环境。
按照“板块联动、全域推进”城区建设思路,合理引导生产力布局和要素流动,逐步构建集聚度较高、辐射联动作用较强的产业空间布局和特色功能区块,打造成为南宁市重要的人口经济密集区、国际经济合作重点区、现代生态城市典范。
——通过产业基地化、集群化和园区化发展,促进区域内产业和人口集聚,以制造业加工基地为带动,提高该区域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现代机械制造、有色金属深加工、建材、铝加工、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大力培育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创意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先进产业基地、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配套能力,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建成现代产业体系。
——强化载体功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以知识创新为主动力的区域发展模式,充分调动和发挥驻邕高校、科研院所的智力技术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以文化体育产业为主体,打造高端演出、大型文化体育赛事、生态休闲旅游业等多种文化形式,培育城市新的增长极,形成以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文化旅游、体育休闲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增强南宁市对西南地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和对北部湾经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加强城镇规划与管理,增强城镇服务功能,健全城镇化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作用,重点做好道路交通、产业功能区、现代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进一步提高城市人口承载力,吸纳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转移人口,城市规划建设要预留吸纳外来人口空间。引导城市建设由粗放扩张向调整改造转变,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全面推进城市规划现代化、城市建设现代化和城市管理现代化,增强城市服务功能。
——保护生态环境,把握开发时序和重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减少城镇化、工业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出现土地过多占用、水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效益广西平果特色美食,建设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努力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自我修复能力。在开发过程中,区分近期、中期和远期,近期重点建设好国家和自治区已批准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中远期重点做好开发区域间以及周边市域间的协同发展,对目前尚不需要开发的区域,应作为预留发展空间予以保护。
——发展农业生产,优化农业布局。农业生产条件好的乡镇(街道)在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时应注意加强耕地保护,努力提高粮食产量,建设蔬菜生产基地,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形成功能清晰、分工合理、特色鲜明的区域化农业布局。
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主要分布在南宁市城区和横县等区域,包括兴宁区、江南区、青秀区、西乡塘区、邕宁区、良庆区和横县等七个区块。
包括三塘镇、五塘镇、昆仑镇和民生街道、朝阳街道。区域总面积723平方公里。该区域位于市中心,向东北方向延伸,是南宁市最老的城区之一,是南宁市发展商贸物流业、现代服务业和人口密集的重点区域。
——依托朝阳商圈综合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以南宁百货大楼和朝阳广场为中心,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品牌)进入商圈设立旗舰店、专卖店,打造名店、名街,拓展辐射范围,扩大核心区规模,提升朝阳商圈核心地位。加快推进南宁市历史文化街区——以兴宁路、民生路、解放路、金狮巷和银狮巷为代表的“三街两巷”保护与利用建设,“三街两巷”将被打造成为以民俗体验、文化展示、旅游服务、商住和大型商场等综合性功能的历史文化街区。以交易场为核心,加快交易场、和平商场、火车站广场周边商场、民族商场、双孖井、老友爱客运中心、中华摩托车市场等老商业区改造,完善综合商场、专业商铺设施,增强传统小商品展示、批发、零售、配送等功能,构建与核心商圈融为一体的大朝阳商贸区。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致力于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加快三塘城乡一体化重点示范镇建设,以留肖坡壮族新村建设为切入点,探索建立产权交易市场,通过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与集中,引导农民参与产业项目,促进农民增收。着力推进兴宁区“十里花卉长廊”片区道路、水电、通讯、旅游绿道、耕岛、驿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花卉苗木、特色养殖等产业发展,开发建设民族生态观光旅游项目,展示壮乡民族风情,打造南宁市近郊游憩、休闲新亮点。
——加紧建设东沟岭片区往南连接长湖路、东葛路延长线的中兴大道中段、沙江路等南北向交通干道,往西连通中华路、明秀路、衡阳东路,东沟岭新区兴桂路、金禾路等“九路一桥”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改善新区交通。完善金源城城市综合体、大嘉汇—东盟国际商贸港、金桥农产品批发市场、广西花鸟交易市场、广西药用植物园等园区基础设施,尽快形成商贸集聚效应。
——依托南宁市快环建材装饰机电市场和大嘉汇—东盟国际建材家居城,打造南宁市重要的建材家饰专业市场;依托广汇汽车城、东盟(南宁)国际汽车文化产业园,打造最具吸引力的汽车展示、交易中心;依托万里国际汽配城,做大做强望州路一带汽车配件产业,打造专业汽配一条街;培育发展广西花鸟交易市场、南宁花鸟交易市场,打造重要的休闲、文化、娱乐中心;以金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打造农产品交易专业市场;以大嘉汇—东盟国际商贸港为中心,打造酒店用品、旅游用品、日用消费品集散专业市场;以青啤—海尔东盟物流园、苏宁电器南宁配送中心等为中心,打造以电子电器物流仓储配送为主的金桥电器物流城。
——把三塘镇和五塘镇建设成为南宁市工业企业总部集中、现代物流功能齐全、特色农业、特色旅游发展快速,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发展相协调的新城镇。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产糕点,加紧建设片区与凤岭片区连接的兴工路、松柏路延长线等南北向交通干道和昆仑大道等连接宾阳县的东西向交通干道,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品位。依托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发展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等新兴工业。
——把昆仑镇建设成为昆仑大道旅游经济带中的重要节点,形成以旅游休闲观光为主导,工矿业、商贸业、房地产业及其他土特产业协调发展的绿色、文化、壮族特色明显的新城镇。以昆仑关战役遗址景区加快开发建设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契机,加强辖区基础设施和昆仑镇白凿山、派仙山等昆仑关周边景区景点建设。充分利用昆仑大道旅游经济带带动效应,通过特色休闲旅游推动当地房地产、商贸业和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城镇整体形象的提升。
包括江西镇、吴圩镇、苏圩镇、延安镇等4镇和福建园街道、江南街道、那洪街道、金凯街道、沙井街道5个街道。其中,那洪街道、金凯街道和吴圩镇由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和代管。区域总面积1154平方公里。该区域是个后发展城区,拥有可供开发的土地和市区内最长的滨江水域,是发展都市型工业、休闲娱乐业、房地业、现代物流业的良好场所。
功能定位:是南宁市重点向南发展战略实施的新的经济增长区域和南宁—友谊关经济走廊的重要连接区域,凭借南宁城市重点向南发展战略实施和南部产业带的发展壮大,为发展新兴产业和建设现代化城区提供必不可少的承接容量。
——沿星光大道,以文化体育产业为主体,配套发展房地产和商贸、餐饮、休闲娱乐等产业,形成具有江南特色的生活休闲娱乐发展带;沿五一路,以商贸批零为重点,兴建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综合批零市场、专业市场,大力发展商住楼郴州的特产有哪些、写字楼等楼宇经济,全力打造五一商圈;沿白沙大道(至南站路),大力发展新型商贸业态和汽车销售服务,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建设一批上档次、大规模、多功能的购物中心、休闲娱乐中心和一批具有现代综合功能的房地产精品项目;沿亭洪路和南建路,结合推进20万吨铝板带项目建设和南化搬迁、南糖退浆,积极推动“退旧二进新二”和“退二进三”,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楼宇经济集聚区,提升发展茶叶批零,形成茶文化特色街。同时,大力推进旧城改造,加快推进平西村、淡村等“城中村”改造,盘活旧厂房、旧生活区土地资源,建设宜居宜业片区。
——沙井片区按照一区多园的模式进行开发建设,加快建设商贸物流园、富士康科技园、中小企业园等特色产业园以及生态商住园。商贸物流园突出抓好南宁华南城、广西海吉星农产品国际物流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会展等产业。富士康科技园重点推进南宁(富士康)电子科技产业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形成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小企业园重点引进占地规模小、节能环保、附加值高的中小企业。利用滨水生态优势规划建设精品房地产、旅游会展、休闲娱乐等项目,建设生态商住园。
——以吴圩国际机场为依托,重点发展空港物流、临空高科技、临空型产品制造业等临空产业,积极发展商贸、商务、快递转运、房地产、金融、旅游等多种空港配套产业,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注重整合资源,加快建设综合服务设施,推进吴圩镇区和明阳工业区、七坡林场的互动发展,建设国际化、生态化、现代化国际航空城。
——充分利用邕江南岸的自然景观和土地资源,加快沿邕江南岸滨水带商业功能区和沿江景观休闲带的规划与建设。江南街道、福建园街道沿江段,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重点发展休闲娱乐、观光旅游、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沙井街道沿江段,结合沙井片区新区开发建设,依托生态水景,重点发展房地产、会展、金融、休闲娱乐等现代服务业。江西镇域沿江段,重点开发沿江人文景观、古镇、古村落和原生态自然风光,加快江西麻子畲和扬美古镇等旅游开发,推进锦江生态园等复合式乡村休闲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培育旅游品牌和旅游产品。
——吴圩镇依托空港新城建设,发展房地产、商贸物流、临空产业,以及西瓜、蔬菜、花卉等特色农业,加快建设城市新组团;江西镇重点发展新型工业、旅游业,发展紫糯玉米、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业,加快扬美旅游开发,建设特色休闲旅游名镇;苏圩镇重点发展木材加工业、食品加工业、旅游休闲业,大力发展秋冬菜、糖料蔗、西瓜等,建设特色农业基地;延安镇重点发展瓜果、糖料蔗等特色农业和蔬菜加工等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建设特色农业强镇。
包括长塘镇、刘圩镇、伶俐镇、南阳镇和新竹街道、中山街道、建政街道、南湖街道、津头街道、仙葫开发区。区域总面积865平方公里。该区域是广西首府南宁、经济、文化、科技、教育、金融、信息中心。城区内交通便利,商贸活跃,通讯发达,是南宁市近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快的城区。
功能定位:打造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商贸业郴州的特产有哪些,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文化为引领,提升和完善商务商业功能、文化休闲功能、和谐居住功能,努力把青秀区建成商务商贸发达、总部经济集聚、文化特色鲜明、综合服务功能完备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内陆开放型城市的核心城区。
——加快推进泛东盟国际商务与总部经济核心区建设。重点发展会展、文化服务、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建立完善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框架、服务框架,依托中国—东盟合作交流平台,采取多种投资渠道和形式规划建设总部基地,加快引进和培育总部企业,重点吸引世界500强、全国500强以及国内行业500强企业在青秀区设立地区性总部或分支机构。
——将南湖竹排江现代商贸集聚圈和南宁火车东站建成南宁未来发展门户区。其中,南湖竹排江现代商贸集聚圈重点发展现代商贸业,力争成为南宁市现代商贸业的集聚地;南宁火车东站未来发展门户区重点引入商贸流通业和服务业,着力打造服务新车站的火车东站新商圈。
——打造沿邕江生态旅游经济带和沿南宁水城的水系商务文化休闲带。其中,沿邕江生态旅游经济带,重点发展旅游业、餐饮和房地产业;沿南宁水城的水系商务文化休闲带,重点发展餐饮娱乐业和文化休闲产业等现代服务业。
——建设仙葫经济开发区、伶俐工业集中区和长塘现代农业园区。其中,仙葫经济开发区着重发展工艺技术涉及面广、产品附加值高、能耗物耗小、生产空间占地小的都市型新型工业,主要以发展重点发展粮食精细加工、仓储物流、生物制药、印刷、文化教育产品生产等产业,打造成为重要的都市型工业集聚区。伶俐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再生资源加工、消费品工业,建设成为高起点、高定位,特色鲜明的专业产业园区。长塘现代农业园区着重发展景观生态农业、绿色安全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特色品牌农业、都市风情农业,致力打造中国—东盟(南宁)现代农业园,建设成为具有南宁和东盟特色的综合型现代农业园。
包括金陵镇、坛洛镇、双定镇和西乡塘街道、北湖街道、衡阳街道、华强街道、新阳街道、上尧街道、安吉街道、安宁街道、石埠街道、心圩街道。区域总面积1076平方公里。该区域地处南宁市西北部,是南宁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区,可利用土地和水资源比较丰富,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良好,城镇化水平较高,开发潜力较大。
功能定位:充分发挥西乡塘区资源优势,统筹兼顾,着力构建特色优势产业大区、建设生态宜居城区、打造科教文化强区、争当社会和谐模范区、创建改革开放试验区。
——充分利用该区域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的优势,鼓励技术创新,大力兴建产学研技术转化平台,打造科技孵化、应用新平台,巩固广西知名的科教密集区和一流的文教优势区建设成果,为建设南宁的“中关村”、广西的“硅谷”打下坚实基础。
——依托“邕江、左江、右江、相思湖(可利江)、心圩湖(心圩江)”,整合各类旅游资源,做好水资源的休闲、度假、旅游开发,结合南宁市建设“中国水城”的决策,重点推进邕江滨水景观带建设,加快建设相思湖(可利江)、心圩湖(心圩江)两大主题公园。依托南宁市动物园、八桂田园、新秀公园及高校资源、工业资源、水库资源等优势,逐步完善“民生广场—太阳岛—老口水利枢纽—清水泉—下楞民俗文化村—壶天岛”旅游线路,打造成为集水上观光、水上运动、滨水休闲、民俗风情、生态旅游、休闲购物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基地。
——积极配合南宁市邕江两岸经济试验区开发建设,重点做好城区邕江北岸经济试验区规划,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充分利用相关政策,推进邕江、左江、右江交汇区域的环三江经济圈大胆先行先试,探索改革开放新思路、新机制、新政策。加快经济试验区产业培育,重点发展休闲观光、旅游、房地产和商贸服务业,打造具有特色的滨水产业带。
——依托“水街”、“唐人文化街”、“街”的改造和提升,打造具有南宁地域特色的“水街传统美食走廊”,具有传统古典文化特色的唐人文化园,具有文化风情和商业文化的特色街,形成以传统文化为主、休闲文化为辅的多种艺术元素并存的街区。
——以北大北路、大学路为轴线,涵盖明秀西路等区域,以建设南宁市次级商圈为目标,打造包括城市碧园、世贸西城、五里亭一街、二街和四街旧改组团的商业中心;做大做强秀灵路五金机电专业市场。构建以知识创新为主动力的区域发展模式,推进高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促进服务业向高端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着力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依托完善的交通设施和物流基础设施,推进金陵新城商贸物流中心、坛洛农副产品储藏加工物流中心等项目的规划建设,引进一批知名物流企业和大型物流集团,培育一批以城市商贸配送为重点的专业配送企业。
——以北湖路、衡阳路为轴线,涵盖唐山路等区域,大力发展综合商贸,着重改造提升北湖路布艺市场、衡阳路特色餐饮、唐山路古玩一条街。在北湖工业集中区建立机械和装备园区、轻纺园区、生物工程和制药园区,推动相关企业集中发展,打造生物制药和机械加工制造产业集群,推动北湖工业集中区内青年企业家产业园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双定—金坛工业带”建设。
——依托紧靠南宁市中心城区和广西—东盟经济开发区地缘优势,南宁—武鸣城市大道沿线经济带着力发展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以安吉片区为核心,建设商贸物流基地。加强对安吉综合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以虎邱城北钢材市场向北发展,合理配置仓储区、物流配送区、货物中转区、商贸流通区和配套服务区等主要功能区,大力发展并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
——在发展大道以东、安吉大道以西、可利大道以南、吉兴西路以北区域,以西乡塘区行政中心项目为中心,重点打造安吉商务中心(即CBD)。
包括蒲庙镇、那楼镇、新江镇、百济乡和中和乡等乡镇。区域总面积1231平方公里。该区域位于南宁市区东南部,大气环境和水环境优良,区域内有邕江、八尺江等河流,开发潜力较大。
——全力打造南宁中心城港区牛湾作业区,配合自治区、南宁市推进牛湾作业区大中型内河港口建设,使之成为西江航线黄金港口,以港口为依托,加大力度建设五合临港产业园区,发展临港经济,以港兴区。
——重点支持南宁新兴产业园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南宁新兴产业园的规划,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对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入园企业给予更多优惠政策扶持,在项目建设补助资金以及项目用地指标保障上给予优先安排。
——利用邕宁中心城区沿邕江和八尺江两江优势,积极打造独具特色的沿江景观带郴州的特产有哪些,在邕江和八尺江两岸集中发展沿江景观房地产业,以及水上游乐、生态观光、休闲旅游、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培育两江沿岸三产经济带。
——建设龙岗商务区、新兴产业园和邕宁旧城区。龙岗商务区主要规划建设为集行政办公、商业居住、总部基地、文化娱乐、特色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宜居新区;新兴产业园主要集聚战略性新兴企业;邕宁旧城区主要结合旧城改造对那元、汉林、红星、蒲津、八尺江等五个片区进行改造,改建一批道路工程,建设一批居民住宅区,打造成为集居住、商业、娱乐于一体的商住区。
——建设“蒲庙—中和(邕宁段)、蒲庙—那楼、蒲庙—新江—百济”三条农村经济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成为南宁市的“菜篮子”,加快发展乡镇二、三产业,推进沿线小城镇建设,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包括良庆镇、那马镇、那栋镇、大唐镇、南晓镇和大沙田街道。区域总面积1369平方公里。该区域位于南宁市正南部,东邻邕宁区,西连江南区,南毗上思、钦州、灵山,北与青秀区接壤。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最近地域距市中心仅4公里,与广西沿海“金三角”的钦州市相连,处于广西沿海开放带向内陆扩展之过渡区,属南北钦防经济圈的中心区域,开发潜力巨大。
功能定位:未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重要总部基地,中国—东盟区的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及具有秀丽岭南风光、浓郁民族风情、鲜明时代风貌的现代化宜居城区。
——以沿海(北部湾)南向战略通道为发展轴向,重点向南拓展,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和城乡布局,构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城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以五象新区核心区、良庆经济开发区和(大)塘(南)晓经济试验区为核心,按照土地集约、产业集聚、资源集合、人口集中的原则,夯实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借助自治区、南宁市的重要产业项目,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层次,初步形成南宁乃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的产业集聚区和改革示范区。
——加快五象新区功能区建设,强化产业支撑,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提高发展带动能力,推进总部基地、金融街等功能区建设,基本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新一极和生态文明新区,逐步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商业商务中心,泛北部湾的总部基地,区域性的物流、高新产业和加工业基地,南宁市集行政、信息、文体、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中心新区。
——良庆经济开发区要积极融入南宁空港经济区规划建设,打造面向东盟的中国中小企业总部经济基地,建成南宁市乃至广西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其中,南宁现代工业园(太安龙象工业集中区)主要承接南宁市区工业转移和北部湾临海工业的下游产业,重点发展钢铁、石化、电子等产业的高附加值精深加工、研发及延伸产业;银海大道西片区重点发展制药产业;中国东盟国际物流基地重点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加工和装配业。
——(大)塘(南)晓经济协作试验区探索构建与北钦防产业体系对接的“试验田”,主动承接临海大工业辐射,延伸钢铁、电子信息、能源等产业链条,积极发展创意产业;主动与钦州南间地区对接,探索两地工业园区合作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促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资源等要素的便捷流动,推进产业区域合作。
包括横州镇、峦城镇、南乡镇、六景镇、百合镇、那阳镇、莲塘镇、平马镇、新福镇、石塘镇、陶圩镇、校椅镇、云表镇、马岭镇、平朗乡郴州的特产有哪些、马山乡和镇龙乡等17个乡镇,区域总面积3456平方公里。该区域位于南宁市的东部,东连贵港市,南接灵山县、浦北县,西界邕宁县,北和宾阳县接壤,是南宁市参与西江经济带,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领先地带,开发潜力较大。
功能定位:通过承接南宁市产业外迁,发展都市型农业、休闲旅游,打造成为南宁东部工业基地和南宁的“后花园”。
——构筑“六景—横州—百合”和“六景—校椅—云表”两条城镇空间发展轴线联动发展的格局。“六景—横州—百合”轴线结合“西江黄金水道”建设,依托干线公路,加强规划建设,实现六景、平马、莲塘、横州、那阳、百合、马山、南乡等乡镇互动发展;“六景—校椅—云表”轴线依托南梧高速,西达南宁,东至梧州,以独特的区位优势促进六景、石塘、陶圩、校椅、镇龙、云表、马岭等乡镇实现互动发展。
——进一步推进六景工业园区(含那阳工业集中区)发展,建成南宁市的新兴工业区;发展成为广西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重点发展电力化工、造纸和机械制造产业,其中那阳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建材产业。
——以六钦高速的建设运营和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规划的实施为契机,推动峦城—平朗—新福经济开发新区建设,促进该区域与六景工业园区联动发展,进一步服务南宁及周边地区,推动该区域产业向创意农业、商贸物流、休闲旅游、会务服务、低碳工业、高端商住小区等方向发展,力争将该区域打造成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新区。
主要包括武鸣县的城厢镇、双桥镇、锣圩镇、陆斡镇,宾阳县的宾州镇、黎塘镇、新桥镇,隆安县的城厢镇、那桐镇、南圩镇,上林县的大丰镇和马山县的白山镇等12个乡镇。这些重点开发镇享受重点开发区域的优惠政策。
功能定位:区域性中心城市产业辐射和转移的重要承接区,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周边农业和生态人口转移的集聚区,使其成为集聚、带动、辐射乡村腹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心。
——加强工业园区与重点城镇同步规划建设,将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功能的完善相结合,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进园区发展城镇化和城镇发展产业化,努力实现工业园区与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发展。
——充分发挥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稻米、水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品牌农业战略。
——依托重点镇的工业园区(集中区),积极发展资源开发加工型、产业项目配套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培育名优产品和骨干企业,加快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大力推进人口向重点镇集中,加大重点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城镇化步伐。
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是指耕地较多、农业发展条件较好,从保障农产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应当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发展首任,大力推动特色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地区,是保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人口居住的重要区域。
南宁市限制开发区域的农产品主产区包括武鸣县、宾阳县、隆安县,面积为7964平米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6.01%。2010年,区域总人口213.5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0.19%;地区生产总值300.52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6.69%。限制开发区域(生态功能区)中上林县巷贤镇、白圩镇,马山县乔利乡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林产品丰富,适用农产品主产区政策。
南宁市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林业产业基地,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
农产品主产区要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以提供生态产品、服务产品和农副加工产品为其他功能。着力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全市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拓展农民增收空间。以提高农产品供给为重点任务,着力保护耕地,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县城建设和非农业发展,增强县城辐射带动作用,完善乡镇公共服务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拓展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耕作效率。加快大中型灌区、排灌泵站配置改造以及水源工程建设。鼓励和支持农民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小流域综合整治。建设节水农业,推广节水灌溉,发展旱作农业。加强土地整治,搞好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进,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推进连片高标准农田建设。
——巩固农业安全体系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农村信息化建设、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农业教育培训及转移就业,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搞好农业布局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推进规模化、产业化生产,重点打造城市近郊高效农业区,加强粮食生产加工基地建。
- 标签:本站
- 编辑:秀念
- 相关文章
-
广西平果特色美食特产糕点郴州的特产有哪些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
- 广西平果特色美食特产糕点郴州的特产有哪些
- 广西河池特产美食南宁饮料代工厂广西特产有哪些水果广西平果三宝特产
- 青海特产有哪些广西特产网柳州十大必买特产
- 桂林特产必带清单重庆土特产十大送人广西柳州十大特产
- 广西南宁特产礼盒北海特产礼盒西宁土特产有哪些
- 青海特产有哪些香港特产必购物清单
- 广西桂林特产图片澳门特产零食排名榜特产方便
- 广西地方特产云南十大特产零食广西钦州有啥特产
- 各地方特产零食广西十大特产是什么
- 南宁市朝阳广场桂林十大特产西宁买特产去哪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