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孤岛”大转移
送走自己科室的最后一个病人,袁宇总算松了口气。在洪水中泡了3天,她所供职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几乎成了一座“孤岛”,近1万人被困在这里急需转移,其中包括大约3000多名病人。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河南省卫辉市城区严重内涝,积水深处已达两米。位于卫辉城区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也未能幸免,医院门外一人多高的栏杆已被洪水淹没。“(我们)医院是125年的百年老院,1896年建院时豫北也发大水,医院选址就找了地势较高的地方,我们事先也没想到灾情到了这种程度。”袁宇说。
洪水来临后一切都中断了——地下室被淹,整座医院没过多久便停水停电,各种医疗设备直接“罢工”;发电机是最急需的,燃油也很快耗光,就连餐厅的食材也告急,后勤部长和厨师不得不通过朋友圈向外求助……
“卫辉告急!”“医院病人急需救援!”各地赶赴河南抢险救援的队伍闻讯赶来,协力转运被困在这里的所有人,其中有老人、孕产妇,也有危重病人,以及刚出生8小时的婴儿……据前来救援的部队粗略估计,大概用一天一夜安全转移了近万人。
7月27日凌晨00:23,随着最后一批病人被送出,这座百年医院首次“清零”病人,关门停诊,只留下少数医护人员驻守。
洪水中的“孤岛”
一开始,没有几个人觉得洪水能影响到这座医院。有人冒雨把车停在已有积水的停车场里,有人悠闲地从窗户看街上的水里出现游鱼。
7月20日上午,鹤壁市民付州(化名)和丈夫开车赶到这座医院时,她还在向丈夫嘀咕:“再过两天雨小些、人少些,车没准就能开进医院了。”可没想到,第二天丈夫回了趟鹤壁老家取东西,下午公交车就停运了。护士毛杰(化名)原本也觉得,“单位地势高些,应该情况更好”,但齐腿根深的积水让原本用时只需3分钟的上班路变成了40分钟。
由于卫河等河流倒灌,卫辉市城区水位上涨,整个城市基本都泡在水中。
紧张的气氛很快弥漫起来。对汛情的忧虑,终于战胜了对病情的忧虑,有不少病人要求出院。但外面早已是一片汪洋,救援人员和物资远远不够。毛杰和同事赶紧向外发布求助信息。“我能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出慌乱、焦虑,甚至是绝望,我当时也特别难受。”毛杰说。
但每天定时出现在病房门口的餐车,减少了不少人的焦虑。为了缓解大家的紧张情绪,医院在25日还给许多病患发了饺子,“外面捐助的,都免费”。还有护士说,医院很早就做了准备,“洪水涨到快要控制不住时,医院就让我们开始准备患者的转运,确保不管是哪个病区的,每个病人都转移出去”。
付州也开始担心了,她不停地从楼上向下望,看周围的积水到了什么高度,标准就是自家的汽车怎么样了。住院的7天里,她挪了4次车,一次比一次地势高。7月25日,她早早起床去瞧,发现水位已经淹到车轱辘了。
26日半夜两点半,付州听见楼下一片嘈杂,只见人头攒动,“听说下边全都是来救援和帮忙的”。她看到,很多人在楼下铲土、装沙袋来堵水,她也跟着下楼去帮忙,一直忙到凌晨4点多。一身大汗上楼时,她恰好碰到了查房的护士,这才想起第二天还得抽血。
但是洪水水位一直在上涨,逐渐蔓延到了地下室。为防止配电室发生危险,7月26日上午医院紧急断电,用发电机维持一些必要的医疗设备运转。当天中午,这座百年医院决定,要将所有病人转运出去。
“生命通道”紧急转移
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撤离开始了。按照医院的安排,可以自由行动的普通病人乘坐铲车离开,做过手术、行动不便的病人必须乘坐冲锋舟、皮筏艇撤离。
普外科护士李欣(化名)还记得,病人是按病情严重程度分批离开的,“严重的先走”。她所在的科室轻症病人居多,在中午之前也被转运出去了,救援队用皮筏艇在楼下接人。有些气管插管的重症病人不能移动,医护人员就抬着病人,一路护送到皮筏艇上。26日停电后,医院召集了有氧气的科室,把氧气筒都集中起来,让有需要的病人能先用上。
毛杰所在的科室在7楼,26日上午也开始撤离,轻症病人由护士组织排队下楼,年老体弱的病患或重症病人则由医护人员、救援队员和“兵哥哥”背着或抬着,慢慢挪下来。科里情况最严重的病人“身上一堆管”,由6名医生和两名护士抬着担架送下了楼。
这个科室的转运过程一直持续到下午5点多,结束时毛杰特意看了一眼时间。“这口气总算松了。”毛杰心想着,却因为贫血差点晕倒。好在其他科室的护士长及时递给她一瓶葡萄糖,她才慢慢恢复。
26日上午,付州和病友也走出了病房,到自助机上办离院手续时,机器已经无法使用,“很多人都没来得及结算住院费”。这时,洪水已经穿过医院大堂,爬到了付州的膝盖位置。走出医院,付州发现院外的洪水已是齐腰深,“四处是水,四处是逃命的人,根本顾不上害怕”。
当天下午,妇产科医生杨君坐着铲车去卫辉市新濮路搬发电机时,看到那里的救援队、援助物资把道路塞得满满当当,有的私家车挂着川渝黑等地牌照,车上挂着“加油”的横幅就来救援了。返程时她站在铲车上,看到曾经熟悉的街道已被洪水灌满,很多玻璃门窗都支离破碎,汽车横七竖八地泡在水里。
但出现在眼前最多的还是赶来救援的身影和舟艇。“卫辉告急”“一附院病人需要转运”的消息,在社交媒体、微信群里传递,越来越多的救援队伍赶来增援。医院门口的学院西路已俨然成为一条“生命通道”,红色、蓝色、白色的冲锋舟、皮筏艇忙着转移病人和受困群众。看到这一幕,泪水在杨君的眼眶里打转:“真的很累,患难显真情。”
CCU(心脏重症监护病房)的病人是在26日傍晚转移的。这里的病人都行动不便,需要特殊照顾,有些患者也没能下定决心撤离。由于医院已经停水停电,CCU主任袁宇担心后续物资供应不上,病人的治疗、康复和心理状态都可能受到影响,就反复劝说病人和家属赶紧撤离。
当晚9点半,CCU的最后一个病人被转移至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袁宇和同事们也带着抢救的必备物品一同撤离。
官兵从23楼抬下最后3个病人
病人被转移到其他医院后,妇产科主任医师杨君和一部分医护人员选择留下来,她说:“要站好在医院的最后一班岗。”
26日下午,杨君看到医护人员4人一组抬着坐轮椅的病人,把他们放在铲车斗里小心翼翼地运出去;用担架抬出来的患者被安放在汽艇中,有的病人面色苍白或蜡黄,鼻子上还插着塑料管,还有腿部已截肢的患者被众人送上了皮筏艇。
杨君蹚着水缓缓往前走,看到有护士蹲在水里,半身已经浸湿,对着轮椅上的老人说:“你睁睁眼,千万不要睡……”
解放军、武警、消防、救援队……更多救援力量在向这座三甲医院汇集。7月26日,第83集团军某工程防化旅紧急出动救援力量,在卫辉市各点位开展救援,其中重点就是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赶来救援的部队采取人墙战术,子弟兵在水中手拉手开启生命通道,构筑轻症、重症双通道,以最快速度转移患者。
最后3个病人是被解放军官兵从23楼一步步抬下来的。“不管是背还是抬,是多少层楼,不放弃任何一个人。”转运成功后,现场医护人员鼓掌鞠躬,向参与救援的所有战士、救援队员和志愿者致谢。
27日清晨,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恢复了难得的安静。除少数留守的医护人员外,这里已经没有病人。早上6点,救援队员乘着汽艇来到了医院的9号楼门前,准备接杨君和一些医护人员离开。坐上船,他们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一边走还一边捞着水上漂浮的东西。有人打趣说,这是在享受“海淘零元购”。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则静静地矗立在他们身后,等着洪水退去,等着他们回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林 实习生 肖玥 曹靖凯 通讯员 马亮 刘慧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7月29日 01 版)
卡刷是什么意思 http://www.xinzhiliao.com/rq/laonian/596.html- 标签:2366,诱妻入室:冷血总裁深深爱,亚洲第一个举办奥运会,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
-
万人“孤岛”大转移
送走自己科室的最后一个病人,袁宇总算松了口气。在洪水中泡了3天,她所供职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
- 沙特:到疫情严重国家旅行者将被处罚三年不准出境
- 7月22日在张家界看过这场演出的观众,请立即报告!
- 疫情期间美国超1000万租户拖欠租金 房东状告政府
- 土耳其洞穴风貌奇特 历史悠久十分神秘
- 金毛猎犬喜爱大海 训练有素宛如人类“救生员”
- 带你穿越侏罗纪!比利时举行大型恐龙展
- 日本老年啦啦队认真排练 “舞艺高强”不输年轻人
- 南非两只猎豹对峙“剑拔弩张”
- 环球时报社评:中国再对美实施反制裁,帮华盛顿恶补记性
- 自己可以饿死,偶像不能不出道?“借贷追星”在青少年群体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