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丨百年寄意
党领导粤港澳合作从优势互补到融合发展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觉认识和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成为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粤港澳三地开启了从优势互补的功能合作到融合发展的制度合作进程。改革开放初期,通过率先对港澳开放市场,粤港澳三地形成了基于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前店后厂”制造业分工合作模式,从此珠三角地区走上了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征程,成为全球知名的“世界工厂”,而香港和澳门则进入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发展,香港逐渐成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和旅游中心,而澳门发展成为国际旅游休闲中心。
港澳相继回归祖国后,党中央加强顶层设计,批准设立粤港合作联席会议和粤澳合作联席会议,签订CEPA安排,建设粤港澳合作平台,设立广东自贸试验区,这些制度开放举措极大地促进了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愿景与目标。做好基础设施的“硬联通”、规则标准的“软联通”以及人员流动的“心相通”,有利于粤港澳三地进一步融合发展,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大湾区打造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支撑点。
毛艳华(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
乡村振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农民问题,是党100年来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始终科学把握中国社会的农民特征,充分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基本问题,农民群体是党成长壮大的最重要群众基础。在充满艰辛的革命时期,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正是正确认识到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持依靠农民、解放农民、为了农民,为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民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党紧紧依靠最广大的农民群众,针对社会主义建设不同阶段的任务,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调动农民积极性、保护农民利益、解放农民生产力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积极措施,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党领导的建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即使是今天,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城市化已经主导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党仍然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王振(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新时代呼唤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出新强音
历史经停处,百年交汇点,逐梦始航程,奋勇新出发。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一幅“十四五”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
“所贵圣人之治,不贵其独治,贵其能与众共治”。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治理问题挑战艰巨,国内经济社会结构进一步发生深刻而复杂的整体性变迁,需要加快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升在党和国家决策中的支撑作用。
大变革的新时代已经发出了呼唤智库彰显能量的最强音,历史赋予智库的任务更为艰巨,责任更加重大。值此建党百年之际,作为国家高端智库,我们将坚持以服务党和国家决策为宗旨,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导向,立足“能源”和“企业”,开展前瞻性、针对性战略研究,开新局、上台阶、创一流,完善智库治理,提升研究能力,建设人才高地,努力打造特色突出、行业领先、国家倚重、国际知名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新型企业智库,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国家队”和大国重器“顶梁柱”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智力支撑。
余国(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以战略定力应对“两个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两个大局”的全局性判断: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两个大局”历史应然、互为因果、同步交织、相互激荡。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题中应有之义。当今世界“西强东弱、西主东从”的世界格局正转向“东西平视”。主要大国力量对比“南升北降”,面对多极化加速发展以及中国快速崛起,美国等西方国家危机感加深,极力阻止以中国为代表的非西方国家对现行秩序的挑战,其战略竞争、发展模式竞争等,将在新的全球形势下全面而深刻地展开。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的最大外部变量。当前,世情、国情、党情面临重大变化,各种内源性与外源性的风险考验交织出现,且呈内外联动效应,须高度重视并研判党面临的重大外部风险、主要特征及未来走向。要从党的百年辉煌历史中总结成功经验,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增强忧患意识、底线意识,妥善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准备,以战略定力和战略耐力应对“两个大局”。
张茉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所首席研究员)
党的革命精神和奋斗精神应薪火相传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百年光辉历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中华民族焕发出崭新的蓬勃生机,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泪水和汗水写下的伟大篇章,我们时刻铭记,永远纪念,不忘来时的路;一代又一代优秀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革命精神和奋斗精神,对人民的赤子情怀,我们薪火相传,发扬光大,照亮未来的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当前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外部的干扰此起彼伏,中国面临一系列重大挑战和风险,也面临很多重大阻力和矛盾。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保持战略定力,不断提高把方向、谋大局、促改革、求发展的能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拿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为人类的命运前途增光添彩。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特别是国家高端智库,也要在这一历史方位中,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以服务党中央科学决策为己任,心系人民利益,勇担社会责任,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郑宇劼[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助理、智库与信息部部长]
坚定维护和平发展与国家利益
中国共产党是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应运而生的。102年前的巴黎和会上,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中国,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领土被列强当成利益分割的筹码。
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成为党外交工作的主要目标。早在抗战期间,党就建立了早期外交机构,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对外交往,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成就和延安精神向全世界传播,鼓舞了国内外无数人民。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外交工作历经风雨。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外交人员无畏艰难险阻,敢于斗争,广交朋友,维护和平发展与国家利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外交工作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下继续高歌向前。作为外交战线的一名普通党员,希望能以自己所学,为我国外交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略尽绵力。
唐奇芳(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
以思想之力凝聚时代发展伟力
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基因”。
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中,财政根植于人民,始终与民族复兴、群众生活紧密相连,为革命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新发展格局构建发挥了基础性作用,财政的这种基础性作用在历史进程中往往是隐形的。在革命战争时期,通过土地改革、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精兵简政等财政政策,赢得民心,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物质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财政转型为建设财政,为国家建设筹集资金、配置资源,实现了新中国的稳固与发展。在改革开放时期,财政转型为公共财政,为市场化改革开辟道路,贯彻物质利益原则,调动地方、企业、个人等各方面积极性,有力推动了改革开放。在新时代,财政转型为民生财政,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尤其是人的现代化提供基础和支撑。
随着我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将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为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推进国家全面现代化建设贡献思想之力。
刘尚希(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中国共产党创造人间奇迹的经验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披荆斩棘,不懈奋斗,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让中国巨龙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其历史经验弥足珍贵。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为了革命事业和人民利益舍生忘死、勇往直前,这是党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的精神源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从毛泽东思想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理论上的新飞跃,这是党发展壮大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探索出一条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党永远引领正确发展方向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党得到全国人民衷心拥护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勇于承认错误、纠正错误,不断自我完善、自我革新,提高执政能力和反腐防变能力,这是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之举。
孙福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四力”铸造中国共产党伟大成就
始终保持解放头脑、理论前瞻的“思想力”,是中国共产党保持绝对领导力的精神源泉。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渐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党始终保持理论自信。
始终保持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力”,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基础。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要从民生着手。
始终保持继往开来、革故鼎新的“创造力”,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引领和推动社会发展的生产力量。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创新已成为驱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快速发展的新引擎之一。
始终保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凝聚力”,是中国共产党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价值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新时期团结中国人民、赢得世界认同、维系文化自信的向心力。
程建平(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
党带领人民共创共享更加富有富庶的美好生活
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我们正站在新的起点上,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未来的前景更加光明、机遇更加广阔,未来的任务更加艰巨、挑战更加复杂。
面向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大力促进科学和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富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幅度提升生产力在世界上的相对水平;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充分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人人奋发有为、进取拼搏,让人民群众在参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实现全面发展;需要在发展的进程中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人群之间的差距,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质量,让全体人民实现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健康水平、更长的预期寿命、更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更加公平的参与机会,让全体人民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需要降低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更加节约集约利用资源,降低消耗和污染排放,让全体人民共享绿水青山和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需要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中等收入阶层的数量成为社会的主体,人民群众在城乡和地区之间的流动更加自由便捷,邻里互助,社区敦睦,让人民群众生活在友爱包容的社会中。
黄先海(浙江大学副校长、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社论丨奋力开创新征程上更加灿烂的辉煌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丨奋斗百年路 壮丽新时代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丨百年辉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丨百年辉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丨百年辉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丨百年辉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补发多少钱 http://www.xinzhiliao.com/rq/nanxing/27282.html- 标签:混蛋神风流史txt下载,极品mm,红枣去核机,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丨百年寄意
党领导粤港澳合作从优势互补到融合发展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觉认识和把握生产力与…
-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丨百年辉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丨百年辉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中国共产党 为人民谋幸福 为民族谋复兴 为世界谋大同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丨百年辉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丨百年辉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国研中心党员风采录⑤丨智库抗疫:用另一种方式“逆行”出征
- 马建堂同志在《党领导我们奋进在伟大复兴道路上》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
- 纾困精准施策 企业利润稳定回升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京盛大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出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