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时评丨制造业立国是民族复兴大业的根本
时报时评
范思立
根据工信部的最新发布,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占全球比重由2012年的22.5%提高到2020年的近30%。
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对于我们这样的全球性大国,尤其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中,一定程度上,制造业就是国之根本,制造业就是立国根基。
工业是国家文明进步的象征。近代以来,我们积贫积弱的原因就是农耕文明在世界近代工业革命中被远远甩到后面;近现代以来,我们一次次被列强侵略,正是因为工业基础薄弱,面对强大的敌人,我们没有充足、先进的制造能力,所以总是被动挨打;回望70多年的新中国史,完全可以浓缩成中国工业的现代化史,正是新中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异军突起,才能成就中国的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没有强大的制造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从谈起。
工业是全球性大国的立国根本。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达成空前一致的共识——制造业之于中国是国之根基。进入21世纪的头几年,国内经济界还在质疑中国不能过分依赖制造业尤其是重化工制造业,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多搞研发和品牌。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把弱化制造业的论调打入无形。现实情况是,一些发达国家居然连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防疫物资的生产能力都不够,这样的警醒难道还不深刻?我们是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工业产品的基本供给除了靠自己,能假以何人,更别奢谈立国基础。
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现实教训,我国愈来愈强化对制造业的重视程度,近期亮相的战略方针和政策措施就是进一步的明证。
制造业立国的支撑是工程师立国。我们是制造业大国不假,但离制造业强国还有相当距离。可喜的是,中央最高层已将职业教育提高到战略高度,而且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只有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大量优质的工程师,中国制造业才能向高精尖蜕变,我们才能演进到世界一流制造业强国之列。
制造业强国的命脉是要素聚集。政策倾斜只是表象,关键是生产要素能否向制造业集聚,特别是金融资本主动向制造业靠拢。国内“脱实向虚”“挣快钱”等错误导向一度大行其道,目前也未根绝。这样的环境肯定不利于制造业稳固发展,只有把金融资本从投机领域中挤出来,投向实体经济,导流到制造业,不让制造业总处于“缺血”状态。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应尽快合理调节不同行业的利润分配,让制造业能够累中有盼,苦后有甜。唯有如此,制造业才能在做大的基础上向国际一流迈进。
制造业小则关系国计民生、破解“卡脖子”难题,大则关乎民族复兴伟业、立于强国之林。一言以蔽之,制造业,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作者系
聚焦丨白沙岛论道:数字经济时代东北大有可为
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活力充沛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保供稳价效果显现 实现全年物价调控目标基础坚实
数字经济发展新动力③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CPI影响有限
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安居客大连 http://www.xinzhiliao.com/rq/nanxing/2069.html- 标签:导线规格,平顶山郏县疫情最新消息,狼青犬,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
-
时报时评丨制造业立国是民族复兴大业的根本
时报时评 范思立 根据工信部的最新发布,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
- 国际天然气淡季不淡 供应安全须保持定力
- 聚焦丨白沙岛论道:数字经济时代东北大有可为
- 数字经济发展新动力③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 热点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落地 增强绿色发展动力
- 保供稳价效果显现 实现全年物价调控目标基础坚实
- 百年纪事(167)丨庆祝建党80周年
-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CPI影响有限
-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CPI影响有限
- 谋划数字辽宁未来 建言智造强省之道
- 数字辽宁高歌猛进 催生东北振兴新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