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广告
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魅力  美食

南宁:夜宵街的食安范儿

南宁:夜宵街的食安范儿

  近年来,我区各地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监管职责分工、强化日常监督、创新监管手段等措施,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引导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经营者改善生产经营条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期,本报记者通过对南宁、钦州、河池等地的实地走访,了解当地食药监部门在“三小”整治中的经验做法。

  中山路、农院路,是活色生香、流光溢彩的夜宵街,一度也是食品安全盲区。南宁市通过实施餐饮食品安全提升工程,打造小餐饮示范街区,以前对食品安全“不那么讲究”的夜宵一条街,除了口味一如既往,颜值明显提高了,还多了份食品安全的气质范儿。

  农院路不长,却因为周边高校云集,聚集了200多家“卖吃的”。“这里‘三小行业\’点多面广,监管困难,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南宁市食药监局食品餐饮监管科科长黄晓文对于存在的问题开门见山。他介绍说,中山路、建政路等夜宵街,也是类似的情况。

  第一步就是摸清经营户的底。西乡塘区食药监部门对农院路的经营户实现有痕监管,食品量化等级评分、日常监管动态等都能及时跟踪。

  经营户的食品安全意识很低,像光膀子操作、环境卫生差、垃圾丢在食材旁边、食材来源不明等现象非常普遍。食药监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指导,做思想工作,要求落实“六个一”标准(即一证一罩一桶一灯一栏一册),并定期进行大消杀、大整顿和大清理。

  一开始阻力也不小。在农院路上卖了10年臭豆腐的罗宁,就挺抵触食药监部门“多管闲事”。通过参观示范户、量化等级公开并实行差异化监管、不定期抽检约谈等措施,罗宁有了转变。他换下了结满油污的抽风机,新装了油烟净化器和封闭式垃圾桶。如今,罗宁认识到了改造的好处:“自己在里面操作舒服多了。有时客人还夸店里干净,听着也乐滋滋的。更重要的是,食品安全风险降低了。”

  第二步,就是把好食材进货来源关,落实索证索票制度,确保来源可追溯。记者在农院路看到,就算是那些小推车经营户,也做到了主要食材公示。

  如今农院路餐饮服务示范街,持证率达到100%,2017年抽检食品140余批次,合格率100%。

  一名6岁儿童正在敷贴“三伏贴”赵静苗摄7月12日上午开展“冬病夏治‘三伏贴\’享受传统医学”大型义诊活动,免费贴“三伏贴”本报讯7月12日,将迎来入伏第一天。为让市民能更好地利用时节进行调理,了...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