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县:“国门党校”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特色品牌
近年来,大新县深挖盘活边境教育培训资源,对标有学习场地、有专业讲师、有培训计划、有培训对象“四有”标准,联合自治区党委党校打造首个区、市、县、乡四级联办的“国门党校”,打造成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技能提升的“练兵场”。
用好“聚”合力。为规范培训基地建设,整合县委组织部、硕龙镇、文旅、发改等多部门资源,筹集800多万元建设资金,建成建筑面积约4500平方米的“国门党校”;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由大新县委党校负责提供优秀理论讲师,文旅、工信、农业等部门负责提供行业专业人才,镇党委联系本地的“土专家”、致富能人,建成43人“国门党校”师资库,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效提高培训基地的教学水平。
突出“边”特色。结合边境旅游、边境农业的发展特点,将旅游管理与服务理念、接待礼仪礼节、坚果种植技术等10余种培训内容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按不同领域、不同产业、不同需求分类开展培训,培训课程体现“三位一体”,安排县委党校教师或县乡有关领导解读国家政策、传授新理念新模式等;聘请桂林旅游学院、农村科技特派员等专家讲解农业扶持政策、特色种养殖技术操作规程等课程;安排农村致富能人分享发展经验。通过按需施教,满足不同主题、不同层次的学员个性化培训需求。
“以前一些培训内容与当地生产实际情况脱节。现在村民可以对内容‘点餐’,实现按需学习。”该县全茗镇配偶村党支部赵武雷说。
创新“学”模式。推行“理论+技能+跟班实践”的教学方式,通过专家授课、现场参观、经验交流、座谈讨论、驻点跟班实践等模式开展。学校依托周边独具特色的实践场所,推行“学校+示范基地”“学校+实训基地”“学校+实践基地”等教学新模式,根据每期培训学员的特点和需求,采用理论学习、现场教学和交流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同时,针对学员需要,采取学员“点餐”的方式,安排学员到老木棉、大阳谷以及德天屯旅游服务公司等实践基地进行跟班实践,进一步帮助学员熟悉操作技能和积累经验。
“通过一周的跟班实践,在业务方面实现了质的提升,但最重要的还是实际服务过程中出现的细节问题的解决办法,那是课堂上没有的。”学员赵学彪在跟班实践中说。
据悉,2021年以来,“国门党校”共举办9个培训班次,培训学员1200多人次。学校根据学员掌握技能分类建立乡村振兴人才资源库,将乡村人才纳入乡村振兴人才库管理,为企业发展、市场需求、乡村建设提供人才储备。一年来,学校共为150多名学员提供就业创业咨询,推荐78多学员到企业就业;扶持21名学员自主创业,开办餐馆11家、酒店3家、土特产店10间,有效推动乡村人才就业创业与边境企业发展互促发展。(农志波 黄小洁)
- 标签:崇左大新县十大特产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
-
大新县:“国门党校”打造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特色品牌
近年来,大新县深挖盘活边境教育培训资源,对标有学习场地、有专业讲师、有培训计划、有培训对象“四有”标准,联合自治区党委党校…
- 【叛逆教育】-崇左大新十大最好的叛逆学校
- 南宁邕宁区:果畜结合多元增收 引领生态农业发展
- 广西南宁市多部门联合开展“三无”船只综合整治专项执法行动
- 南宁市青秀区农业农村局广泛开展农村沼气安全隐患排查专项工作
- 南宁市第二中学(南宁市第二中学地址)
- 好消息!27号!来买平靓正广西特产
- 农业农村部紧急部署防御工作
- 2022南宁消费购物节春季促消费活动启动
- 广州各种特色展“云”上天天可见
- 宾阳县:发展特色农业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