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征文: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我心中的大学校
自加入华文传媒队伍,每日看国内新闻,主页就改设为中新网。当我想到众多的论坛时,首先就想到“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当我思考“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对我意味着什么,我体会到,这是一所大学校。自加入华文传媒队伍,每日看国内新闻,主页就改设为中新网。当我想到众多的论坛时,首先就想到“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当我思考“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对我意味着什么,我体会到,这是一所大学校。
2005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武汉举办,我有幸第一次参加。记得论坛的主题包括“如何真实客观准确地报道中国”、“如何促进中国与所在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在会后的宣言中写有“、客观、全面地报道中国事业,向世界准确传递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信息。”
那么,如何做到、客观、全面、准确,不硬套?对从事华文工作还缺少经验的我来说,找好焦点是个重点课题。
会后,我们去山西太原参观采访。那几年,国内矿业大发展,矿难也多,污染面积扩大。我们在太原了解到,为了城市规划和解决污染,太原最大的企业,也是全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太原钢铁公司整体搬迁出城市,因此,太原城空气中的灰尘减少了几千吨。太原钢铁公司有位全国劳动模范李双良,他带人把钢厂的废渣场成了一个旅游点。在山西,我们还下矿井参观,了解到采矿和矿难的一些知识。
我记得团长是的一位华媒老社长,一上他多次说,这方面我们要报道、客观报道。在与太原市领导的座谈会上,老社长发言说,太钢搬迁,减少污染,为民,废渣场变旅游点是化为神奇。太原市和太钢的领导都提到了“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性”,我们对此很感兴趣。几位前辈说,我们看到了过去的问题、现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问题,我们还了解到了和企业对此的重视和解决的进展,这就有了希望。问题是明着的,我们要重点写的是有解决问题的希望。
回来后,我写了相关报道。我们有位捷克语翻译,她是山西人,丈夫是捷克人,当时捷克正向山西神头出口全套设备建设发电厂,他是项目工程师。她把这个报道给丈夫看,重点讲了中国企业要提升环保考核和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性”,她的丈夫还向捷克单位做了介绍。
很巧,2016年11月1日看到一则新闻,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等单位发布了以“展望‘十三五’,社会责任新时代”为主题的《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6)》。太原钢铁集团在“中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排名中列第33位,居国内重点钢铁生产企业第一位。我感慨,几位前辈发现新闻焦点的敏锐度和思考深度真是客观、全面、准确。
在准备此文时,我翻看了前几次参加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的笔记,感到犹如是一本本的课堂笔记。有的是在大会论坛上的,有的是在分论坛和考察时的记录,主题既有高大上,也有许多实际实用性的。很多人的发言都有新观点,反映出长期从业的和责任。尤其是在后两期的论坛中,少了“介绍和汇报”,多了“调查研究结果”,少了“诉苦悲叹危机”,多了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并举,还有多家跨国合作研究。
这几年新发展迅猛,论坛主题设置前瞻,2015年的论坛主题之一即“互联网+”。给我印象很深的是来自美国的一位老总的,他谈到,“趋势就是再过几年,报还在,纸没了,换了阅读方式,但报的内容和采编程序还会这样做,报的功能不会变,报还是你的报。”言简意赅,使人从传统与新的纠结中出来,看清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
还有的代表从纸媒——印刷——造纸等工业链分析传统与其它产业的关联,这些观点涉及到经济效应、创新技术、社会效益,甚至就业,跳出看,让人的思维更开阔。
有一位学者编辑,他在两届的论坛中,都进行的是同一个主题的研究,他对我说,研究华文发展趋势,进行调查取样做大数据分析,没有比这个论坛更好的平台了。
我在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包括如何选择新闻,从而对本地读者更有针对性,特别是在新的发展中,什么样的内容更有吸引力?在后几次的论坛中,都有学者对这些问题有很好的研究,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华商还是学生,新华侨还是老华人,他们的调查分析很深入,给了我很多。以前,我们也有读者调查,多是从我们的观点来设置问答,对读者来说是被动的。后来,我们换位思考,以读者的身份来考量,这样能更准确地了解到读者的观点,报道内容也就容易贴近读者的需求。
同样,报道的风格也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中新社的报道风格就是我们的榜样,语言平实,精短,口语化。我们学习这种风格,效果很好。我们的读者说,很喜欢这些式、“豆腐干”大的报道,信息多,看起来不累。
每一次的论坛都会发行一部《世界华文年鉴》和一本《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论文集》,这是了解各家概况和发展的信息大全,我认为也是两部学术著作。
海外华文的从业人员来源非常广泛,从打工层到教授级,从新华侨到老华人,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很多人都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一些人是各自领域的专家学者,因此在遇到一些相关的专业问题报道时,会注重客观和专业性表述。也正因为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阅历、不同的所在国,甚至是不同的语言背景,在同一问题上常会以不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来研讨,他们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在论文集和论坛讨论中都有体现。
比如,每次论坛会给出几个子主题,供大家在写文时参考。这有点类似“命题作文”,许多人虽然选择同一主题,但他们结合各自具体情况,以不同的方式和思考,写出了内容丰富,信息量很大的论文。这使我了解了各家华文的关注点和研究方法,以及如何反映当地华侨华人读者的观点。
又如,2011年在重庆召开的第六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上,有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推介,来自意大利和日本的两位代表,以他们的专业知识,客观地评论了规划的可行性和效益性,并提出了作为,在对国际报道时可采用的大众言语和专业表述的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推介效果。这两位代表都是主业工科,兼做。去年,我去参观米兰世博会,看到有个“重庆日展”,里面展出的一个环保项目,就是谈到的可持续发展规划项目之一。看介绍,博会上,重庆与意大利方面签订了这个环保合作项目。我不知道那位意大利的华媒代表在这个项目签约中是否有参与功劳,但我相信,他当时在论坛上提出的专业性和用专业的语言作报道是肯定起效的。这种具有专业背景的客观性报道,正是我要学习的报道方式之一,我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来支撑报道。
说到《年鉴》、《论文集》,我特别想提到我的父母。这些年,每当我参加完论坛和考察后,带着这些书和资料回到家,母亲总是先问我:“这次又学到了什么?”在我离开前的几天,老俩口会把这两本书从头到尾看一遍,有些地方还会贴上小标贴,提醒我仔细看,甚至在论文集上看到题目相同作者不同的文章时,他们会在《年鉴》上对照作者单位的介绍,来比较华文的不同,比较他们的研究方法。他们也会用一个晚上的时间,来听我分享在论坛和参观中的收获和讨论一些问题。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不仅是我的课堂,也成了我父母的课堂。
同样,回到后,我向社长汇报,编辑部会专门开会听我介绍。我们的老社长今年已经81岁了,至今她还亲自负责每一期的“国学和传统文化”版,撰稿、选稿,敲着键盘编稿。她说:“看到这部年鉴,这些文章,还有那么多和她同辈的人还在不忘初心,有那么多的年青人敢于加入这个很辛苦的事业,很振奋。”因年龄关系,她虽没参加过一届论坛,但她很重视论坛,包括论坛后的考察参观,我们都会认真讨论,根据我们的报道计划,选择参访线月,我们在与一个国内来的团座谈时,谈到了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老社长说:“一个论坛能这么长期地吸引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而且能培养出有恒久地为服务的,这个论坛的学习作用太大了。”她开玩笑地对我说:“如果你不学到什么回来,那你的飞机票也就别想报销了。”作为一位80岁的老人,确实很难再玩“新”,她没有纠结于“我们的还能活多久”,而是积极搜寻,为读者提供本地实用性的信息。她对华文要为华人服务有着坚定的信心。
我的收获不只是在论坛期间,有很多也是来自于平时。我多次因一些资料和技术问题,直接向中新社求援,向前辈、同仁求助,都得到了及时详细的回复和帮助。前几年,我在编辑一组华人移民的教育和健康问题稿时,需要多国的资料,我的这个题目持续做了近两年,期间得到了来自欧洲、美洲的同仁发来的资料,有的为我翻译了俄语和法语资料,有的把他们的相关和论文提供给我参考。这些,正是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搭建的大家园,让我获益匪浅。
我想,如果今后建立“侨务学”、“华侨华人新闻学”、“华文传媒学”之类的学科,“世界华文传媒论坛”无疑是个奠基石。论坛特有的性、包容性、广泛性、延续性、前瞻性、启新拓展性、实践性、系统性、效益性、品牌性和凝聚力,都让我感到,这是一所大学校。
“家园—‘我与华文传媒论坛’暨‘行走中国海外华文中国行’”征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