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佛山文旅特质 重塑岭南文化内涵
近年来,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文旅产业的发展成为经济提质增速的缩影。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2017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为50.01亿人次,同期增长12.8%;2018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为55.39亿人次,同期增长10.8%,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5.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不断增长的旅游和文化消费数据,再加上全国多省市文化和旅游厅(委)出台的多项文旅产业利好政策,无不预示着文旅产业正蓄势待发,蕴藏无限的发展前景与商机。
乡伴文旅深耕文旅产业多年,并与多地政府合作打造了多个富有代表性的项目。截至2019年,乡伴文旅在全国30个优质乡镇村落实施开发及运营。2018年,乡伴文旅华南地区首个项目落地南海区里水镇,正是看中了佛山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的优越地理位置,及巨大的文化和产业挖掘空间。
未来佛山要做出自己的文旅特色,首先应重塑岭南文化特色,挖掘文化底蕴。过去几十年,佛山的乡村经济发展很快,但随之而来的是乡村肌底的破坏与城郊边界的弱化,形成“城不城,乡不乡”的尴尬局面。对于珠三角而言,笔者认为应该把文化振兴放在最核心的位置。佛山是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沉淀与灿烂的文化成就。所以,笔者认为,对于佛山而言,发展文旅产业首先应该重塑原有文化,以衍生更多的创新型文化产业。现在我们在里水的项目正是着重于村居的文化升级,打造文化IP。
值得关注的是,从发展乡村旅游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佛山应该形成一套关于乡村治理的办法。2013年,在浙江桐乡高桥街道越丰村,率先开展了自治、法治、德治的建设试点,成立了第一个村级道德评判团,专门评判村里事情的对错与村民德行的好坏,让村民自己教育自己、规范自己、管理自己。这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文明的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打下良好基础。如今发端于桐乡的“三治融合”正在浙江全省推广。佛山也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形成独居特色的乡村治理办法,并以此推动乡风文明的发展。
其次,应明确每个区域的文旅发展路线定位,让各个区域有差异化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详细的补贴政策。近年来,文旅市场也在发生巨大变化,从笔者所在的民宿行业来看,单纯的住宿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游客追求体验式、非标准化的旅游。同时不同年龄阶段的游客对旅游的目的和要求也呈现差异化。以目前旅游市场三大客群70后、80后、90后为例,70后对定制化旅行更偏爱;80后以亲子游为主,追求亲子互动体验式旅游;90后则偏向更个性化的体验。
因此,笔者建议在各个区域要有差异化,能提供不同的旅游产品。比如在南海,文化产业基础、经济基础、人口基数都很好,笔者认为可以培育电竞、电影等文化产业;又比如高明,笔者认为可以主推生态度假旅游,从旅游资源来说,高明乡村的原有生态肌底非常好,可以打造山水田园这样的生态旅游;另一方面,与清远、梅州等地方相比,高明的交通更加便利,离广深两大中心城市距离更接近。而未来随着珠三角新干线机场的开通,高明的交通区位优势会越来越明显。根据每个区域的特色定位推出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可以有效避免区域竞争同质化。
最后应该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发力。一个大的知名的文旅项目落地除了与市场、环境契合度相关,与政府的契合度也密切相关。因此,政府应提升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对接企业,合力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其次是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制度,全面推行统一规范的行政审批行为和运行模式。加快构建行政服务网络,深化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为文旅企业发展营建更加优良的服务氛围。
近年来,佛山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文旅产业发展的政策,笔者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群里,佛山对于文旅产业的发展意识,尤其是对乡村振兴的思考已经走在了前列。但这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不可能在一年半载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需要通过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持续投入;需要一批有创造力的企业与人和佛山一起前行,从顶层设计到落地运营各个方面着手,补齐原有的短板。
我们在里水打造的理想村项目被认为是南海区第一个精品旅游度假村项目,我们期待能够打造成南海区旅游度假项目的样本。同样,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来说,也在呼唤一个城市样本。在区位交通、文化内涵、制造水平、人口基数等多个方面,佛山都具备较强的优势,佛山有能力也有底气去打造一个粤港澳大湾区的文旅样本。
(作者系乡伴文旅集团副总裁)
- 标签: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