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清零时刻 “亲自”让年富有层次感
一年一度的清零时刻 “亲自”让年富有层次感
临近过年,时间就变得慢下来。原本1分钟“秒接单”的网约车,现在得排大半个小时队;原本半个小时可以送到的外卖,现在可能要花一个小时;以往“次晨达”的快递,如今就算超时送到,你最好还是陪一个笑脸;更让人糟心的是,楼下的点心店、早点铺,早早地宣告了他们停止营业的时间,有的从“小年”就开始歇业,直到农历正月初九才重新开张。
过年期间,以往习惯由他人代劳的城市生活,注定启动清零模式。对于习惯于由城市提供各种便利的年轻人来说,这才有机会看清:离开了他人的服务,自己是多么手足无措。
一段时间以来,视频博主李子柒大红大紫。作为以码字为生的人,看到李子柒视频的海量传播数据,难免自惭形秽。其实,视频提供的就是一种在场感。乡村文化并不高深莫测,人们好奇的只是那种凡事亲力亲为的沉浸感。从作物的播种、滋长、收获,到牲畜的宰杀,乡村生活没有那么多的分工,轮到你干的时候你就不得不干。
尽管现在人们早已习惯了高度分工的现代生活,平常衣食住行都有专业服务者替你操心,但到了过年的时候,到了一年一度最神圣的“清零”时刻,你还是不得不回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时代。
最近,杭州一位老人赤脚踩腌菜的视频在网上引发讨论。老人把菜整齐地码在瓮里,然后脱掉鞋子和袜子,光着脚反复踩,还不断地撒盐进去。看到这种杭州人过年必备的冬腌菜的传统工艺,不少网友惊掉了下巴,很多人也许会因此没了胃口,但也有人想起,小时候家里也是这么做腌菜的。
除却“不卫生”的争论,这幅赤脚踩腌菜的画面,却是中国人过年的典型景象。在现代眼光中,传统的过年方式似乎来得粗糙,来得不那么美观。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说,相比李子柒那种精心雕饰、符合现代审美的“乡村生活”,踩腌菜老人所体现的传统,更加真实,也更加耐人寻味。
当然,越来越多的过年方式终究可以由别人代劳了。小时候过年回外婆家,外婆总能变戏法一样做出一大桌子菜,就连蛋汤里的醪糟也是自己做的。而现在,尽管从超市里购买现成的醪糟很方便,而且比记忆中的味道更加甜了,却少了一种亲手制作的诚意与耐心。现在想来,人工制作的食品不那么标准化,甚至品质也并不是每次都相同,但正是那种不可预知的味道,让过年变得富有层次感。
这些年流行返乡体写作,可以预料的是,今年也不会例外,节后照旧会出现一批各种面目的返乡札记。“返乡体”的声浪虽大,但浮光掠影的观察,难免止步于对乡村浅显的解读。殊不知,你眼中的对乡村“鞭辟入里”的剖析,很可能只是一次短暂而急性的“文化休克”(由于文化的冲突和不适应而产生的深度焦虑)。
对于我们这代年轻人来说,很多人的乡村记忆是隔代的。父辈们念兹在兹的那个乡村,在不少90后眼中只有模糊印象,我们从来没有掌握农业生产的技能,从来没有体会过真正的“自给自足”。我的很多曾经户口簿上标注为“农业户口”的中学同学,更多的是在城市化的大浪中诞生的“拆二代”。
不管以怎样的方式进入城市,我们很快融入城市生活,也很容易遗忘那种亲力亲为的生活方式。
也许父辈们终究无法理解,为什么过年前最后一次家庭大扫除,年轻人会允许钟点工上门代劳。就像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过年前最后一次理发是如此重要,过年前最后一次买菜是那么有仪式感。无论如何,不妨把过年视为回归传统生活的一次契机吧,“亲自”过年应该不那么困难。
王钟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标签: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