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民生广场踢市民踢毽子 拾童趣(图?南宁民生广场在哪里
一些市民在南宁市民生广场踢毽子。
“小时候我也爱跟女生踢,而且由于体力比女生强,踢的成绩经常比女生还好呢。”说此话时,熊先生不无得意。现在,尽管已60多岁,他踢毽子的技巧依然很高,被大家称为“教练”。
“踢它!”“来了!”“我接”……11月13日,南宁市民生广场一角,几位市民正欢快地踢毽子。别看他们都是退休老人,一盘、一拐、一绷、一蹬都很灵敏。老人们说:“玩这些儿时的运动,仿若回到了童年。”
“我记得那时候的踢法有好多花式,单脚踢、连踢、双脚轮换踢……”“那时候的毽子有好多种,都是自己做的,不是买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有的说,毽子可用鸡毛和铜钱做,“家里一杀鸡,赶紧将翅膀和尾巴边的毛拔下来”。有的说,将洗衣粉的塑料袋剪成条状,包个小石头在里面当键底,也是很漂亮的毽子。还有的说,直接将纸撕成条状来代替鸡毛,那叫“纸毽”……
作者:蒋银花 唐辉吉
“再说,小时候大家也都爱踢啊。”陈女士话语一出,勾起了众人的童年回忆。
“我家里就有一个用鸡毛和铜钱做的毽子,几个月前刚做的。”当天踢毽子阵容中,唯一一位男市民熊先生说,“如果你们明天还来,我可以带来给你们看。”果然,14日上午,熊先生如约将自己动手做的鸡毛毽带来了。记者看到,毽子很精致,键底正是以前常用的铜钱。
“踢它。”毽子朝陈女士飞来,眼看就要落地,只见她不慌不忙,右脚脚趾一挑,毽子稳稳地转向……陈女士说,大家是去年开始踢毽子锻炼身体的。倘若天气允许,每天会踢两三个小时。在她看来,踢毽子对场地要求不是很大,道具也简单,可以一个人踢,也可以多人对踢,当然,锻炼效果也还不错,因此很受大家欢迎。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踢毽子是中国汉族民间传统运动项目之一。根据史料记载和出土文明,它起源于中国汉代,唐宋时期开始盛行。踢毽子在汉族民间流传极广,集市上还出现了专门制作出售毽子的店铺。到了明代,开始有了正式的踢毽比赛。清代,这个项目达到鼎盛时期,在毽子的制作工艺和踢法技术上,都达到空前的程度。清初著名词人陈维崧曾赞子踢毽,说女子踢毽比踢足球还巧妙,比下棋还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