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寒冷寂寥,为什么清朝有人冒着生命危险都要闯关东
近代史上有三大移民潮,闯关东、走西口和赶大营,他们有的是为了求发展,也有的是为了躲避战乱。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闯关东。
闯关东的主力人群是山东的一些百姓。山东省人口众多,土地又有限,一遇到灾年的时候粮食就不够吃,由此形成了大批流民。而这些流民居无定所只能到处漂泊。山东人重义气,有魄力,具有十足的冒险精神。闯关东是需要勇气的。东北被称为满清王朝的“龙兴之地”,在当时开发东北无异于是动满清龙脉,所以从康熙七年开始东北推行局部封禁,后来又开始全面封禁,不允许关内的人私自跑到东北地区去生活。封禁政策是一把双刃剑,东北虽然人口少了但留下了青山绿水,肥沃土地。这也是关内汉人向往东北的原因。故而一旦关内的百姓遭受到了天灾的时候,他们就偷偷渡海到关外去生活。而这一行径完全是跟朝廷政策对着干,故而才称之为“闯”。
在当时没有路引的情况下去往关外可是杀头大罪,弄不好全家都是有去无回,但是比起让他们无休止地饿肚子来说,他们宁愿背负着被杀头的危险溜到关外去生活。
满清统治者不愿意汉人到关外去,除了认定这里是他们的龙兴之地以外,他们还觉得这是满人最后的地盘,他们一直在给自己留退路。因为他们一直觉得自己几百万的人口很难统治占据几亿人的汉民族,所以一旦天下有变他们就退回关外,关起门来做土财主。但是随着帝国主义的铁蹄踏足东北,满族统治者这种想法就被打消了。他们意识到也许自己还没有退回去这些关外的土地就要成为沙俄和日本的了。为了抵御这些列强的侵略步伐,清政府实行实边政策,他们把山东等人口大省的部分人口转移到东北去,鼓励人口北迁。这样一来闯关东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到1930年闯关东的人口已经达到了67.3万人之巨。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到来才使得北方的沙俄、东边的日本安定下来,而不是以无主之地的理由和借口继续蚕食东北之地。
除此以外,对于这些山东流民来说,关外距离流民的老家更近一些,所以一旦家乡情况转好就可以回去。作为传统的中国人都有一种安土重迁的思想,而处于孔子故里的山东人来说,他们这种思想更为浓厚。所以他们选择暂时到关外去讨口吃的,一旦家乡情况好转就回去谋生。据资料显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流亡到关外生活的百姓也兴起了一阵回流热潮,回流的目的地就是流民之前的老家。这样的现象很好地佐证了我们这个定论。地缘关系太重要了,对应于山东百姓来说江南虽好但是距离遥远,一路上要经历许多的打打杀杀暂且不提,即使有幸活着到那里,以后再想要回来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从骨子里面来说生存对于山东百姓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想要的而是发展。南方是满足不了他们这个野心的。南方虽然经济繁荣,百业兴盛,但是逃难至此的人鲜有机会出头,只能从事那些最低贱最苦命的职业。在南方就算想当个农民都很难。南方田地紧张,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手里面都没有多少水田,而这些山东百姓逃荒过去肯定也是得不到田地的,至多是做南方富户手下的一个苦力罢了。但如果他们能够到北方去的话就不一样了,开发程度不高的关外急等着人去开拓,但凡勤快点的人都可以在这里获取到财富,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人,而不需要成为别人的附庸。
逃到关外也是人们对于和平生活的一种向往。关外开发程度低,很多地方都是人烟稀少,帝国主义虽然多有觊觎但是尚未对这片土地采取行动,故而内部比较稳定。但是江南则不同,江南地区繁华,水运便利,帝国主义早就看中了这片土地。不仅仅是帝国主义要染指这片土地,那些独掌一方的大员以及野心家也在这片土地上博弈,所以看似繁华安定的江南实际上是一片动乱,危机四伏。故而流民选择了闯关东而不选择去南方。
人除了受限于经济、社会氛围等人文因素以外,还要去考虑一下气候、饮食等因素。关外四季分明,东部季风暖湿带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对于山东百姓来说关外的气候条件似乎更适合其生存发展。但是江南就不同了,江南地区夏季酷热,冬季过于湿冷,对于中原过来的百姓是很难适应的。在饮食上,关外的百姓喜欢稍微重口味一点的食物(油、辣放的会比较多),这很契合中原百姓的口味。但是在江南则不然,江南地区的食物大多以清淡,甜食为主,对于习惯了重口味饮食的人来说突然一下吃如此清汤寡水的东西是非常不适应的,干起活来都没什么力气。
综合上述条件,那些逃难的百姓很冷静客观的选择了关外而没有选择江南。他们这样做使得个人和政府两方面都有所受益。对于他们个人来说到关外这广阔天地之间不仅可以填饱自己的肚子,而且还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所谓是一举两得之事。而对政府来说民众投身关外不仅仅促进了关外的发展,而且还使得帝国主义侵占中国的步伐减缓,使中国有了加强关外军事这一的喘息机会。最后咱们用一句话来总结百姓的选择,关外虽苦,但是却大有作为;江南虽富,但却无立锥之地。
- 标签: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