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国旗上的“太极”是哪儿来的?和我们有关吗
“易有大恒,是生两仪。两仪生四马,四马生八卦。” “太极”这一传统理念不仅熏陶着人的思想,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和象征。“太极”这一思想的对外传播,使得中华文化圈中的很多国家深受裨益,韩国就是一个受到太极文化熏陶的国家。韩国国旗上的“太极”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就一起去文章中探秘一下。
一、清朝藩属国
实际上朝鲜作为一个古代政府的属国,历史发展和我们很相似。19世纪70年代中期,朝鲜在西方列强的威逼下签订《江华条约》,这是朝鲜打开国门的第一步,朝鲜见到了很多新奇的事物,与自己这个封闭落后的小国家迥然不同。
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旗,国徽,以彰显自己的国家形象。西方列强的鱼贯而入,使朝鲜不得不签订各种名目的不平等条约。同时列强也希望朝鲜能够派出外交代表常驻其境内,朝鲜需要提出一整套国家形象的方案。所以设计国旗的提议萌生了,率先提出这一提议的是时任清朝驻日参赞黄遵宪,他认为朝鲜作为清朝的属国,应该沿用清朝的龙旗作为国旗,他写作的《朝鲜策略》有如下的记载:“奏请陆海诸军,袭用清朝龙旗为全国徽帜”。
这一方案得到了当时清朝普遍赞同,甚至后来任北洋通商大臣兼直隶总督的李鸿章,都肯定了这个方案。为了彰显清朝的国威,给当时已经摇摇欲坠的大清帝国留最后的尊严,李鸿章甚至不止一次在与朝鲜官员的谈话当中,希望朝鲜使用龙旗作为国旗,然而朝鲜真的会被打动吗?
二、朝鲜王国太极旗
在清朝苦口婆心的劝告朝鲜使用龙旗作为国旗之时,朝鲜王朝却有不同的打算。看出了清朝的江河日下,朝鲜决定自主设计旗帜,以彰显自己的独立地位。19世纪80年代初,美国展开亚太的扩张,除了攫取西班牙的殖民地外, 1882年,美国与朝鲜订立了《朝美修好通商条约》,条约签订之前,一位叫做李应浚的朝鲜官员,设计出了朝鲜国旗的雏形。
由于朝鲜和清朝之间因为国旗的事情争执不下,当时的清朝经过几番让步之后,建议朝鲜王国使用“红质中青白合成圈子”作为国旗,被当时的清朝官员讥讽为“与日本相混”,多次相持未果后,时任大清外交部官员的马建忠提出了如下方案,这一方案即太极旗的雏形,当时的文献较为详细的记载了这款旗帜的样式,“仍用白底,中用太极图,外周用八卦”,这一方案被视为“太极旗”的最早提议。
1882年,壬午兵变爆发,这次事件让日本看到了向朝鲜半岛扩张殖民的机会,日本在两国签订的《济物浦条约》当中,规定了朝鲜必须派遣大臣向日本谢罪。朝鲜宫廷经过千挑万选,终于在该年秋,选中了朴永孝为谢罪使。出使日本这样重要的外交活动,必须配有旗帜来彰显自己国家的身份,所以当时的国王高宗授权使臣可以在必要时制作一面国旗。于是在该年10月,在英国人的帮助下,以太极四卦为基底终于设计出了太极旗这面旗帜,这也是朝鲜半岛历史上首次正式使用该旗帜。
三、大韩民国太极旗
既然选用太极旗就代表着这面旗帜有丰富的含义,“旗号太极中居,八卦拱布于旗之边幅恐好,质则专用红色,似属鲜明也。”太极是源于《易经》的思想。代表阴阳合一。阳和阴的上下和谐运动构成一纯粹精一的太极,然后随着阴阳二者的作用产生了天地,进而产生了世界上的万物,选用圆形的太极图案更代表着朝鲜半岛的单一民族。选用红色和青色而不是黑白两色作为“太极”的图案,则体现出了朝鲜民族在创造太极旗的过程中遵循的“阳上阴下”的价值观。在该旗帜的“四卦”部分,太极旗选用了乾、坤、坎、离四个卦象。分别代表着世界的变化和发展循环,象征着阴阳作用的无穷和无边际。
这面旗帜自从诞生后,就一直作为朝鲜民族的象征。在朴泳孝赴日期间,这面旗帜随着使团的脚步,不断地被沿路悬挂和张贴,这面旗帜引起了当时日本朝野各界以及个西方国家驻日使臣的关注,可以说这面旗帜的出现,为朝鲜外交的近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于是在一年之后的1883年,这面旗帜正式成为了朝鲜王朝及后来的大韩帝国的国旗。
这面旗帜不仅支撑着朝鲜半岛外交的近代化,更为后来朝鲜半岛被日本殖民统治之后的本土反抗运动留下了鲜明的标志。朝鲜半岛众多的反侵略反殖民斗争人士,都以这面旗帜为联系的纽带,在亚洲近代反侵略斗争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8年,大韩民国成立,韩国为了发扬优良传统,也将太极旗定为国旗,韩国目前使用的太极旗对19世纪的太极旗进行了微小的改动,形成了现在的样式。
- 标签: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