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剧种邕剧晋京演出 传统剧目《三进士》叩问孝道2016年12月10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中新网9月28日电(记者高凯)9月28日,稀有剧种邕剧在天桥艺术中心与此间观众见面。此次的传统大戏《三进士》由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南宁市戏剧院出演,是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主办,中国评剧院承办的南方戏曲汇演中的又一重要场次。
中新网9月28日电(记者高凯)9月28日,稀有剧种邕剧在天桥艺术中心与此间观众见面。此次的传统大戏《三进士》由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南宁市戏剧院出演,是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主办,中国评剧院承办的南方戏曲汇演中的又一重要场次。
邕剧是南宁市最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剧种,是广西四大地方剧种之一。但由于历史原因,南宁市邕剧团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解散,一部分中青年演员转入南宁市文工团,导致邕剧观众的流失和市场的萎缩,邕剧滑入了“疲惫期”,甚至一度销声匿迹。
邕剧因南宁古称邕州而得名,早在清道光年间,邕剧就在南宁及周边一带流传,当时人们称它为“老戏”、“大戏”、“本地班”等。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邕剧”。
今晚上演的《三进士》是南宁市邕剧团恢复成立后,挖掘、创排的邕剧代表剧目之一。《三进士》演绎了苦母寻子的故事,以曲折情节叩问孝道,全剧在古本故事的基础上,保留原有情节框架,创新了舞台呈现,使舞美、服化更具审美吸引。
2006年,邕剧被列入第一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南宁市恢复邕剧团建制;2008年,邕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番南方戏曲汇演是南方优秀戏曲艺术作品在的集中展示,共有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川10个省区市的16台剧目参演。(完)
邕剧表演注重说白、武功,以南派武功见长。行当有生、旦、净、丑四大类,以小武、武生、散发、花脸四行当家,代表剧目有《拦马过关》《李槐卖箭》《红布恨》《春满柜台》《百鸟衣》、《十五贯》《阮文追》等。邕剧有自己独特的表演程式,如:“甩发”“宫仔”“孖宫仔”“马步”“跳台”“过山”等,并有诸多绝活特技,如“”“十八罗汉架”“变脸”“罗帽功”“獠牙功”“苒口功”、“打叉功”“舌花功”“吊辫功”“眼”“双照镜”“大过山”“座”等。
该剧目由国家一级演员、第19届中国戏剧梅花获得者梁素梅,国家一级演员、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获得者黄俊成,国家二级演员姚艳、何惠临,优秀青年演员刘希瑛、梁伟达等担纲主演。
1987年开始,南宁市的有关部门对邕剧展开了一系列的抢救工作。新世纪以来,南宁市根据国家有关抢救历史文化遗产,启动邕剧计划,挖掘整理出一批邕剧传统剧目及一批新剧目。作为南宁地方文化符号的邕剧,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
邕剧《三进士》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