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戎马”筑功勋:一位八旬老人的铁路情话(图南宁铁路文化宫
兰书堂是郑州铁路局郑州桥工段退休干部,今年80岁了。耄耋之年的他,人生泾渭分明地划成三段。第一段在越南参加铁路维修,那段时光至今仍是他心中的骄傲。回国后,他继续参加铁路维修。退休后,他学习书法、画画,担任桥工段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和段书画协会副会长。兰书堂说,他的一生都与铁路有关,他为此骄傲。
1954年,兰书堂上了两年大学预科后,参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届高考,他被铁院录取,但体检结果却是:他得了肺结核。
兰书堂展示援越纪念章。李中华摄
这些通告打动了兰书堂。背着老师、家人,16岁的他将年龄改大两岁,报考了郑州铁路管理局厂务处。经过笔试、面试,兰书堂考上了。
种地,生娃,种地,然后淹没在延绵数百年的传统中,是村里多数男子的生命轨迹。而兰书堂的父亲除了种地,偶尔会走街串巷做些小买卖,在村民中也算是“见多识广”。他认定,不读书将来就没前途。于是,兰家的两个男孩都上了学。
知识改变命运
一个月的简单培训后,兰书堂被分配到宝鸡铁路工厂担任技工生,负责统计工作定额。这是一份“干部”工作,类似于现在的“白领”。
一起考进铁路系统的还有两个同学,当时南阳没有通火车,他们要先到许昌才能坐上火车到郑州报到。
一年后,或许是工作积极,兰书堂被发展成新主义青年团团员(后改为共青团)。
1951年的南阳,满大街贴满了招聘通告。几乎所有的行业都缺人,银行、铁路等机关单位也在招聘拥有初中以上学历的“知识”。
1950年,兰书堂正读初三,在他的记忆里那是“半年糠菜半年馍”的日子,但是父亲没让他辍学。第二年,他考上了高中。
随后,兰书堂放弃提干机会,到电焊班当工人。在电焊班,生没有面罩,他只能趁师傅下班回家后借面罩学习,几个月后,他就达到了一级工水准。
学校让他回去养病,学籍保留一年。但兰书堂清楚,肺结核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自己怕是与大学无缘了。
凑不齐路费,三人决定步行到许昌。走了一天,唯一的布鞋快磨透了,兰书堂买了一双草鞋换上。四天后,他们在许昌城外,第一次看到了“突突”冒烟的火车。之前对铁路唯一的认识,还是课本上介绍詹天佑的内容。
发布时间:2015-05-2117:51:41来源:中国网作者:李中华责任编辑:幸禠
1935年,兰书堂出生在南阳卧龙岗。
“詹天佑,我们来了。”3个人冲进许昌时,身上已经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
中国网5月21日讯5月15日,笔者在郑州市陇海路的家里见到了兰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