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文化

协作网_工人文化宫

赋予工人文化宫更多的资源和手段

各级工人文化宫应把文化宫工作放到党和的大局工作中来把握,使工人文化宫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积极作为,发挥更大作用。具备条件的市级工人文化宫可以探索建立全市性的工人文化宫集团或职工文化事业发展联合体,通过市场化运作抱团发展,实现业务互通、活动同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促进资源科学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提升工人文化宫服务领域和活动空间。

调研统计显示,文化宫专职从事文化教育培训方面的人员为135人,占比为9.78%,专业人才出现严重的青黄不接局面。缺少经费,使文化宫工作人员较少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基本没有到外地学习交流的机会,专业知识得不到及时补充,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文化宫专业文化队伍整体素质逐年下降,制约了文化宫的发展。

加强工人文化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由于投入不足,文化宫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很多。如:2009年烟台市投入十多亿元为群众艺术馆、青少年宫等6家文化事业单位建设了堪称一流的场馆设施,而烟台市工人文化宫是上世纪70年代的老建筑,由于建设资金不足,存在着不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诸多问题。大部分市、县工人文化宫建设于上世纪50至70年代,建筑时间早,许多文化宫普遍存在着房屋破旧不堪,墙体损坏严重、水电线老化、多有安全隐患、活动设施残缺不全等问题。工人文化宫建成时间早、地段好,多数位于商业开发的中心区域,在城市中成为被开发和征用的对象,很多面临或已经出现整体拆迁的实际情况。而在重新建设中又存在诸多困难,以致很多县级工人文化宫有机构人员,无场所设施,无活动项目,无资金来源,成为“一有三无”单位。

根据《工会法》及2003年国务院颁发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工人文化宫的经费收入一般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各级的财政投入,二是工会经费予以补助,三是自身经营性收入,四是企业社会等方面的赞助。在这四方面的收入中,财政投入是基础性的最重要的投入,工会经费补助是重要的补充。如,总工会每年向文化宫投入800余万元,2013年全省各级工会共向文化宫投入3065.35万元,但这些投入与文化宫开展工作的支出需求,缺口很大。由于投入不足,文化宫入不敷出成为普遍现象。

各级各有关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文化体制实施方案的通知》(鲁办发〔2014〕27号)和《省委办公厅、省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配套文件的通知》(鲁办发〔2014〕31号),为推进职工群众活动阵地建设做出积极努力,要加大对工人文化宫基础设施建设、房屋维修等的投入,为工人文化宫的发展打好基础; 要妥善解决好工人文化宫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等,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推动工人文化宫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工人文化宫和发展的问题。各级工会要根据工人文化宫的发展状况,安排一定的职工文体事业专项经费,用于扶持工人文化宫的建设。工人文化宫要积极探索和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壮大工人文化宫经济实力。应加强财务管理,财政资金、专项经费、补贴等各项收入,应专款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职工文体事业的管理发展,不得挪作他用。

加大对工人文化宫的资金投入

各地及有关部门应把工人文化宫纳入当地文化体制的总体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同其他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筹发展,优化配置。应按照中央和的政策,切实落实好工人文化宫公益类文化事业单位应享有的文化经济政策和优惠待遇。各地应依法工人文化宫资产,凡因城市建设需要对原工人文化宫进行拆除的,在经过上级工会批准后,应按照不低于原工人文化宫资产总值的标准,并根据实际需求,由拆迁方投资及时进行重建。

要加强职工文化事业干部队伍建设,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要求,根据工人文化宫发展的需要和自身情况,积极开展人员评聘、职称评定、考核培训、人员分流等工作,加强综合素质培训,提升职业水准,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要积极引进有文体艺术专长的专业人员,建立起专业水平较高的师资培训队伍。要发挥工会优势,聚拢一批劳模、技能标兵和技术能手,并充分借助社会人才资源,推进文化宫专业技术人才库建设,为工人文化宫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队伍支撑。

工人文化宫曾经是职工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最集中、最红火的场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宫传统项目工人文化宫渐渐失宠,活动场所功能单调。多数文化宫设置的活动项目还是上世纪的模式,主要是搞图书阅览室、棋牌室、乒乓球活动室、电影放映室等。随着社会娱乐方式和地点的多元化,文化设施及项目陈旧的文化宫对职工特别是年青人失去了吸引力,服务对象大量流失,很多活动室成为“空摆设”。活动项目上创新不足,有影响、持续时间长的特色项目缺乏,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项目。文化宫在职工心目中的地位逐渐下降。

从人员业务素质上看,由于业务逐渐减少、缺乏工作经费、工资待遇偏低等原因,一些在文化宫工作过的专业人才留不住,社会上文化体育人才又不愿意来。近年来优秀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尤其是年轻的、有专业特长的人员流失严重,而老的专业人员随年龄增长,不断退休减少,使文化宫专业人才更加缺乏。

由于投入不足,文化宫职工工资、福利受到严重影响。市工人文化宫2012年职工工资应发96万多元,实际只发了65万多元,2013年职工应发工资100万多元,实际只发了59万多元。夏津县文化宫因资金紧张,1997至2010年没有给职工缴纳过养老保险,直到2011年他们决定由单位和个人各负担50%养老保险,才补齐了养老保险。平原县文化宫是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单位,由于无经营收入等原因,文化宫无法正常运转,职工全部自谋职业。

调研统计显示,2013年工人文化宫共收入10903.20万元,支出12688.68万元,资金缺口为1785.48万元,缺口率为14.07%。市文化宫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长年入不敷出,至今还拖欠工程款和职工集资100多万元,其收入来源主要是经营收入和部分房屋租赁收入,所有收入用于职工工资发放还不够。

造成投入不足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停止对大部分文化宫的财政拨款,基本上等于釜底抽薪。工会经费对文化宫的补助又力不从心,因而逐渐落后于职工、企业、社会等方面对文化需求不断提升的发展形势,在微弱的公益资金投入中又要求其体现公益性,市场化的越走越窄,不仅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是否也成为目前的突出问题。

把工人文化宫纳入文化体制的总体规划

造成目前文化宫这种状况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对文化宫的公益性和市场化运作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忽视了文化宫的公益性质,放大了市场化运作的功能。从深层次的原因分析,一段时间以来,各有关方面没有把工人文化宫放到党和国家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大局中来审视和把握,没有作为现代公共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认为,文化宫是工会的事业单位,其经费支出就应由工会全部负责。这一认为影响了相关部门对其资金的支持力度。另外,文化宫的公益性质与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宫具有同一性,但在政策上却不能与之处于同等待遇和优惠,由于政策性差异,使其在运营管理等方面更加举步维艰,不仅要自收自支,还要承担各种税费,使文化宫的发展难以为继。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工人文化宫的与发展,定期研究工人文化宫的工作,协商沟通解决有关问题。各级文化部门要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对工人文化宫软硬件建设和公益文化活动给予专业指导和人才支持,协调帮助培训文体专门人才,指导开展好职工群众文体活动。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按照省委、省关于事业单位的部署要求,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工人文化宫等文化事业单位的。各级发展部门要把工人文化宫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项目立项等工作给予支持。各级财政部门应按照有关,按时足额拨付本级工人文化宫有关补助经费,确保工人文化宫正常运转。

各级工会应把推进工人文化宫与发展作为的重要职责,通过联席会议、部门协调会等途径,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研究解决工人文化宫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省级工会应对全省工人文化宫的与发展工作做好统筹安排,提出工作思,加强对市、县工人文化宫的宏观指导。各市、县级工会应加强工人文化宫领导班子建设,选好配齐工人文化宫领导班子。应加强工人文化宫激励机制建设,健全内部激励惩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激发内在创造活力。应研究制定工人文化宫服务保障和评价标准,把工人文化宫建设情况和活动开展情况列入对各级工会的考核目标之一,加大督导力度,推动工人文化宫扎实履行公益职能。应加大典型宣传力度,通过召开会议、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宣传各地工作经验,促进工人文化宫与发展。

文化消费观念、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社会各种新兴娱乐业迅猛发展的冲击,也是文化宫事业跌入低谷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由于职工价值取向、审美意识、欣赏水平、兴趣爱好等的差异,职工对文化活动更注重个性,而且不同层次的职工对文化需求也不尽相同,呈现为多样化多层次的态势;另一方面,目前的工人文化宫大多建设时间久,再加上资金的短缺,得不到相应的资金投入,在改进创立新项目上存在诸多困难,因而普遍存在着功能单一、效益低下等现象,导致到文化宫活动的职工越来越少,使文化宫无法正常运行,项目日趋单调无吸引力,文化宫日趋衰落。

据调查,目前16个市级工人文化宫中,有6个文化宫有财政拨款,但拨款数额很少,2013年6个市文化宫收入总数7177.75万元,其中财政拨款为1510.73万元,占比为14.03%。如,市文化宫每年财政只是象征性拨款5万元,而文化宫一年支出要130万元,财政拨款如杯水车薪。在92个县级文化宫中,获得财政差额拨款的文化宫只有17个,其他文化宫全部为自收自支单位。2013年92个县级文化宫收入总数3725.45万元,其中财政拨款571.17万元,占比为15.33%,如,市只有本级文化宫有财政差额拨款,其他5个县级文化宫全部自收自支;济南市7个县级文化宫,有6个是自收自支,1个为工会拨款。事业单位分类目录对自收自支单位的划分标准为“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也就是说81.52%的文化宫是通过经营“找饭吃”。

中央关于文化体制的战略部署,委省关于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要求,对工人文化宫的与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和工作目标,为各级工人文化宫重新振兴和繁荣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推进工人文化宫的发展,是提高职工科学文化素养、职工文化权益、推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此,我们:

运作模式陈旧,无法满足多元需求

将文化宫推向市场自行收支自负盈亏后,由于经济上难以维持,一些文化宫为了不得不靠出租场地或举办各种收费项目来维持和发展,由免费到收费甚至高收费,使得大部分职工望而却步,出现了职工“有宫不能入,有宫难以入”的状况。部分文化宫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略了文化宫的办宫旨,许多文化宫办起了饭店,搞起了宾馆,文化性质荡然,逐渐被商业性质所取代,工人文化宫出现无“工人”、无“文化”的局面,使得文化宫“职工学校和乐园”的作用逐渐被和。

切实加强对工人文化宫的领导

工人文化宫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职工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是为职工及社会提供文化娱乐、进行思想教育、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窗口和活动载体。随着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文化宫的“公益性”、“职工的学校和乐园”遭到严重挑战,受到巨大冲击。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取消了大部分文化宫的财政拨款,工会对文化宫的经费补助也部分或大部取消,将文化宫部分或全部推向市场,实行“以宫养宫”。

专业人才缺乏,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各级各有关部门应把工人文化宫纳入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中,切实加强业务指导。各地图书馆、美术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与工人文化宫等文化事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特点,适时进行业务沟通和交流,开展业务合作,创新工作模式,实现优势互补,达到资源共享,促进职工文化发展,推动文化事业单位资源整合。各级工会组织应将更多的思想文化、教育培训的任务交给工人文化宫来承担,加强对劳动、劳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激发社会正能量,打造工人文化宫的工作品牌。工人文化宫应走出去,与企业对接,与文化机构对接,广泛参与市场竞争,努力争取和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开拓公益性活动领域,提高经营性活动管理水平,增强工人文化宫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工人文化宫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要求,在市场中开拓,在中发展,成为各地工会普遍关注的一个课题。前不久,总工会就全省各级工人文化宫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投入严重不足,发展困难重重

从年龄结构看,目前文化宫工作人员总体上年龄偏大,接受新的专业知识缓慢,不能完全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而年青人又很少,且大多缺乏实践经验和能力,真正具备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的文体专业人才严重短缺。从人员流动上看,人事流动更新成为死角。多数文化宫工作人员一干就是十几年二十几年,人员老化。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所需综合性人才招不进来。近几年新进人员大多都是复转军人,这部分人业务水平又有差距。市工人文化宫十多年来只进了一名大学生,一些文化宫自上世纪末就没进过一名工作人员。

工人文化宫要发挥公益性作用,并在文化市场中具有竞争力,具有发展实力,必须要有一批文化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但文化宫在这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定位出现偏差,功能作用模糊不清

问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