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协委员呼吁保留沪西工人文化宫主体建筑_
由于“西宫”独特的历史意义,其主体建筑将拆除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卢永毅认为,该区域目前面临转型发展,通过功能提升和改善来提高品质,使这组公共文化设施重新焕发活力,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服务,这当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但部门对是否拆除这两幢主体建筑应慎重考虑。
设计方案即将开标
沪西工人文化宫主体建筑要拆的消息,让长期关注历史建筑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卢永毅坐不住了。作为市政协委员,她此次专门撰写提案,呼吁保留沪西工人文化宫主体建筑,为城市多留一份遗产,保存一份特殊的记忆。
卢永毅说,“西宫”两幢主体建筑、人工湖以及其他设施,不仅为市民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宜人,更积淀着几代上海人的共同记忆。
沪西工人文化宫从规划到建筑设计,以及两个阶段的建设实施,都汇集了建设者的智慧和努力。卢永毅说,沪西大剧院、沪西工人俱乐部两幢主体建筑,由著名建筑师陈植先生带领设计完成,是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的代表作品。时至今日,这两幢主体建筑仍然保存完整。
原标题:“西宫”请留存城市记忆
她,首先应尽快组织专业人员对沪西工人文化宫历史、建筑现状及可能的条件再做基础研究,对两幢主体建筑的价值作出客观评价,充分利用网络、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的意见。
具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沪西工人文化宫,长期被市民称为“西宫”,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第一批重大群众文化设施建设项目,由时任上海市长陈毅于1954年建设。其中的主楼(现沪西工人俱乐部)建成于1959年,沪西工人影剧院(现沪西大剧院)于1975年建成。“西宫”是上海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文化地标,也是为数不多代表这个时期建筑风格和建筑技术的优秀作品,是上海中心城区值得珍视的城市遗产。
从目前招标设计条件来看,沪西工人文化宫地区的规划已经明确。规划对这片地区的力度很大,特别是调整后的道规划,直接开在沪西大剧院和沪西工人俱乐部这两幢主体建筑上。这就意味着,这两幢建筑的全部拆除正是投标方案的设计前提。
慎重对待“西宫”去留
作家金宇澄在获悉“西宫”要拆除的消息后,专门撰文回忆“西宫”往事:1966年秋,他搬到沪西时,“整个地块是一张模糊、朴素的黑白照片,湖平如镜,北邻灰蒙蒙的电车场,再向北,就是一整排高大的白杨,树荫之下,就是高高隆起的沪杭铁。”1987年他到西宫短暂工作,“这个湖畔的建筑里,已经沪西工人文化宫开辟了被承包的舞厅、游戏机房、露天儿童游乐场等等名目,暑假期间,按照‘夜公园’方式管理,人头攒动。”
承载几代上海人记忆
根据卢永毅获得的信息,沪西工人文化宫设计确实已经启动。项目占地10公顷,上包含了沪西大剧院、沪西工人俱乐部、西宫花鸟市场、西宫游船湖、上海银行普陀支行、中世办公楼、上海巴士电车有限公司武宁停车场。目前,普陀区规划管理部门与普陀区总工会已经邀请六家单位进行方案投标,原计划1月下旬开标。
她认为,由于该地区的仍然延续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功能性质,完全可以考虑改建而不是拆除来适应发展需要。此外,该片区周边有轨道交通3号线、4号线、11号线,交通十分便捷,并不一定要拆毁这两座主体建筑来开辟宽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