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再洗牌 苏宁悄然弯道领跑
在持续半个多月的618年中大促节节攀升的销售数据背后,实际上是各家综合能力的大比拼。
比如在订单爆棚的情况下,快递包裹还能否及时送达,就到了见真章的时候。
6月11日,在京东宣布618期间物流时效将出现1-3天延迟甚至暂停部分服务的情况下,苏宁物流集团执行总裁姚凯却高调宣布:苏宁物流618期间“不降速”。据他介绍,目前苏宁物流“当日达”和“次日达”服务覆盖区域已提升至91%,在行业遥遥领先。
一进一退之间,是各电商平台和快递公司实力的此消彼长。新一轮行业洗牌,正在进行。
物流行业进入巨头割据时代
国家邮政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全国邮政行业的总业务量增长了25.3%,共计完成121.5亿件快递。
在快递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行业格局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众多小玩家被淘汰出局,一些巨头优势不保,近期宣布倒闭的就有全峰快递公司、国通快递公司、如风达快递公司等。
即便如此,行业巨头布局快递市场的脚步一刻也没停下。顺丰、“通达系”以及电商巨头苏宁、京东都动作频频,不过处境却各不相同。
尽管顺丰去年的业绩不尽如人意,但动作并不小。2018年,顺丰斥资超70亿元,并购了国内外多家物流企业,进一步扩张在冷链物流、重货快运、国际业务等领域的布局。
从国际快递巨头的发展经验来看,当快递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便会通过大举并购,向综合物流商转型,从而构建起自己的护城河。顺丰也是这个路数。
国内零售巨头苏宁,在双线并举进行场景布局的同时,近年在物流领域投入很大,2015年成立苏宁物流集团,2017年收购天天快递,同年与深创投联合设立目标总规模达300亿元的物流地产基金。苏宁物流不断编织仓储、干线、末端三大网络,如今仓储总面积近1000万平方。
阿里秉承“不做物流”的理念,通过入股、控股的形式参与到物流行业,向菜鸟网络增资53亿成为后者控股股东,并且重金投资中通、圆通、申通、百世汇通等物流企业,掌控着物流市场的半壁江山。
纵观快递行业的变局,市场份额越来越向头部品牌集中。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改善用户体验,是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
降本增效难题何解?
目前我国快递行业实际成本仍然高企,大量存在于运输环节之外。例如,物流过程的保管费用是发达国家的2倍,管理费用是其三至四倍;在流通组织中,存在多级批发、多级零售,每加一个环节就加价5%至10%;由于标准不一,搬倒腾挪占总费用25%左右;信息不明造成供、需两端没打通,空载率近40%,空驶率比发达国家高4倍。
与物流息息相关的电商,随着线上流量红利消退,营收增速不断放缓,成本压力愈来愈大。
如何实现降本增效是整个物流行业面临的问题。阿里巴巴表示,希望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将物流成本从目前国内生产总值(GDP)占比16%降低到5%。
苏宁物流集团执行总裁姚凯表示,成本是物流企业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苏宁物流也在积极拓展社会业务,用自己的物流体系帮助企业客户降低成本,同时苏宁物流也通过增加业务量来摊薄自己的物流成本。
由于有巨大的零售生态作为支撑,苏宁物流在成本控制方面有先天优势。头部客户如顾家、尚品、宜家线上的订单,苏宁物流都在参与服务,而苏宁线下的上万家门店也都会慢慢接进来。随着品类拓展,苏宁还会与更多的消费品商户合作,比如3C、家电、母婴、快消、百货、鞋服、家居。
智能化是大势所趋
近几年,“智慧物流”、“互联网+物流”被频繁提及,国家也号召大力发展科技产业,扶持物流企业完成数字化变革,这预示了物流业接下来的发展方向。
快递业正在从劳动密集型转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已是不争的事实。
阿里以资金协助参股物流企业完善基础设施,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应用将物流智能化,提升运营效率,多维度降低成本,提高快递运输速度与服务质量,进而推动阿里电商业务的服务质量。
智慧物流是苏宁物流的发展重点,近几年苏宁物流在智慧物流的投入很大。比如仓储方面,苏宁物流在全国进行了不同层级的智慧仓储布局。
今年618年中大促,在行业普遍出现延迟、降速的情况下,苏宁物流却能实现“不降速”,主要得益于两大基础:
首先是物流数字化及智能化的投入和应用。从数字园区到智慧大脑,从外骨骼机器人到机器人仓,从无人机到无人车,苏宁物流“黑科技”强阵容已经集结完毕,IOT、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仓运配全链路上的应用,大大提升各环节作业效率。在苏宁物流的智能仓库里,包裹出库最快只需半小时。据了解,今年苏宁物流还将在南京上线新型无人仓。
其次就是基础设施网的持续扩张。6月,苏宁物流新增南昌、南宁、青岛、长沙、石家庄五大小件物流中心。至此,苏宁物流在全国布局的不同类型智慧仓储达到24座,仓储总面积近1000万平方,其中在南京、上海等城市建有 “超级云仓”。
目前,苏宁不仅实现了“末端配送机器人-支线无人车调拨-干线无人重卡”的三级智慧物流运输体系,更完成了全流程无人化布局,实现无人物流技术应用的闭环。
无论是重金投入盟友的阿里,或者不断投入自身建设的苏宁,还是内调管理体系的京东,如此重视物流,都是为了在电商的红海中多抢得一块木板,既能提升服务,也能提高企业收益率。在电商洗牌加剧的情况下,也许,物流的竞争是决定谁能笑到最后的因素。
- 标签: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