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生活  网事

苹果想保鲜需软硬兼“新”

  前不久,苹果公司举行了2019秋季发布会。发布会上,iPhone11系列、Apple Watch Series 5系列等多款产品纷纷亮相,但用户对它们的反应却十分平淡。不少用户甚至还嘲笑iPhone11 Pro和iPhone11 Pro Max的三镜头设置,戏称苹果这次是推出了一款“浴霸”。

  不过,与用户的平淡反应相比,股市对这次苹果发布会的反响却很积极。发布会当天,苹果公司的股票大涨3.18%,收于223.59美元,总市值再次冲击万亿美元大关,达到了1.01万亿美元。

  在软创新上下功夫

  在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逝世后,该公司的创新能力便开始受人质疑。业内很多人认为,从iPhone4S开始,作为苹果招牌产品的iPhone的实质变化就很少了。除了屏幕不断变大、摄像头的分辨率不断提升外,各代iPhone的差别并不大。而与之相比,曾一度被苹果碾压的华为、三星等品牌的手机则创新明显。

  应当承认,以上情况确实是事实。与乔布斯时代相比,苹果在硬件上的创新确有放慢的趋势,即使是硬件上的创新,也主要集中在外观设计上。不过,由此就说苹果已失去创新能力,可能就不太准确了。要说明这一点,我们就需要先对创新这一概念形成正确的理解。

  什么是创新?一般而言,人们总是将它简单地等同于技术革新,但这种理解其实是不对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一切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都应被视为创新。根据熊彼特这个观点,无论是为产品开辟出一个新市场,还是应用新技术,抑或是采用新原料、新的企业组织形式,都是创新的体现。

  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一点,就会发现,在后乔布斯时代,虽然苹果没有十分明显的“硬”创新,但却一直在进行着“软”创新。以这次新品发布会为例,多数人都将关注点放在新产品上,但在笔者看来,这次发布会的重点不在这些硬件,而在其推出的服务,在于“iPhone即服务”这个理念上。

  在这次新品发布中,苹果公司宣布购买iPad和iPhone的用户可获得“TV+”1年的免费服务,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决定。可以预计,通过这种捆绑策略,苹果能迅速拓展其在视频服务市场中的份额。

  通过视频以及先前已推出的音乐业务,苹果很有可能在原来的硬件市场之外开辟出服务的第二战场,从而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营收和利润的增长。

  事实上,只要我们回顾一下苹果的崛起史,就会发现它的强项其实从来都不在硬件上,而恰恰是在服务上。在其崛起之初,iPhone在各方面的技术参数上,其实都不如当时的诺基亚和黑莓。

  但由于iPhone率先打破手机传统,将手机做成一个平台,引进更多的开发者来为其开发应用,从而一举战胜了当时的对手,成为了手机市场上的新贵。从这个角度看,现在的苹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延续它一贯的策略,在“软”性创新上下功夫。

  未能赶上5G头班车

  应当承认,苹果坚持在“软”实力上下功夫,积极在模式、渠道等方面创新的做法是很有成效的,它能成为全世界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与此密不可分。然而,这并不代表着苹果就能高枕无忧。

  事实上,“软”本身虽然是独立的,但它在更多时候是和“硬”实力交织在一起的,如果没有硬实力上的突破,那么通过软实力建立起来的壁垒也可能如沙漠上的城堡,难以持久。

  熟悉苹果崛起史的读者应该知道,苹果之所以能取代诺基亚,是因为其率先做出了智能手机,将自己变成了平台。之后,它能成功实现这一平台战略设想,是和3G网络的发展分不开的。可以想象,如果苹果在当时没有根据3G技术进行相应的产品设计,那么它就不可能取得如今的江湖地位。

  而在今天,通信技术的发展又走到一个关键的路口。目前,5G技术正走向成熟,并已逐步投入商用。以华为为代表的众多手机品牌都陆续推出了自家的5G手机,相比之下,苹果在5G手机的开发和推广上显然落后了。

  事实上,由于苹果自己并没有芯片的研发能力,同时又和高通等芯片供应商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因此可能很难在短期内推出自己的5G手机。我们知道,相比于4G技术,5G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如果苹果不能赶上这一波,那么很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落下阵来。

  当然,苹果是幸运的。由于5G技术本身的特点,它的普及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这就给了苹果足够长的窗口期。只要能赶在这个窗口期内及时推出自己的5G手机和对应的服务产品,苹果就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其手机霸主地位。不过,苹果要实现这一点,首先就要突破自己的“创新者的窘境”。

  正如前文指出的,在历史上,苹果主要是通过“软”创新成功的,与“硬”创新相比,“软”创新投入少、收益大,因此在尝到了“软”创新的甜头后,很多企业会乐此不疲,长期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这一点上,而忽视了技术变迁带来的颠覆效果。这样看来,苹果虽在短期应该依旧会继续保持强劲态势,但至于它未来能否延续这一态势,还要看它可否真正实现技术上的创新、及时赶上5G潮流。(作者系《比较》杂志研究部主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