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互供、资源共享 浙江嘉兴港区构建生态发展新模式
嘉兴港区化工企业视觉中国
位于浙江的嘉兴港区,每家企业的门口都有电子显示屏,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厂区内污染物的实时排放情况。如今,35万个监测点位覆盖了港区所有企业,企业安全、污水排放、大气污染等在线监控数据都在显示屏上统一公开,实现了港区内化工企业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全覆盖、监测数据全公开。
2018年,嘉兴港区GDP达183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37.17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11.58亿元,年均增长率20%。化工新材料产业已成为港区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正是通过持续完善化工生态产业链网,推进绿色发展,提升了园区整体环境质量,嘉兴港区被列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名录。
进行顶层设计,生态工业链网建起来
“当前,我国的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工业园区共计2543家,各级园区共计约10000多家,贡献了全国工业产出的50%以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吕军说,工业园区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更是工业污染防治、二氧化碳减排的主战场,绿色、低碳、循环、生态化发展是唯一的道路。
如何实现资源更高效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陈吕军说,这就需要有前瞻性的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嘉兴港区拥有国内唯一的国家级化工新材料园区,园区实施产业链招商,构建生态工业链网。
生态工业链网是指园区内的企业与企业之间,按产品链及产业网络关系有机组合,实现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嘉兴港区内的企业之间,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品链和产品网络,企业之间还形成了基于分工基础上的竞争性配套与合作。以三江嘉化集团为例,兴兴新能源生产的乙烯作为三江化工生产环氧乙烷的原料;美福石化生产的碳四是三江化工生产MTBE(甲基叔丁基醚)和兴兴新能源生产丙烯的主要原材料,生产的硫磺是三江嘉化生产硫酸的原材料;三江化工空分生产的氮气可作为兴兴新能源、嘉化能源、美福等企业的辅料,三江嘉化生产的氢氧化钠、液氯、盐酸、硫酸等可供园区内的德山化工、赞宇科技、合盛、帝人等多家企业作为生产原料,区内企业信汇合成新材料生产丁基橡胶所需的11种原料,其中有9种在园区就能找到……正是通过多产品联产、多资源联供等产业共生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打造了化工园区产业生态化新型生产模式。
陈吕军说,嘉兴港区还以嘉化能源迁建为契机,不断优化构建能源及基础化学品供应网络,使化工新材料行业取得良好发展,初步形成了大企业集团为核心,建设配套基础设施,构建企业间能源物质交换网络的循环发展模式。
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过程中,嘉兴港区秉承“生态、低碳、循环”的理念,改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及区位优势,科学开展产业链招商。入区企业包括英荷壳牌、乐天化学、巴斯夫等世界500强企业,日本帝人、韩国晓星、新加坡美福等国际知名企业和嘉兴石化、三江化工、浙江信汇、嘉化能源等国内知名企业,形成了聚碳酸酯、有机硅、环氧乙烷、PTA、甲醇制烯烃、卤化丁基等多条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产业链。
智慧基础设施,推进园区绿色转型
工业园区是资源能源消耗、工业污染排放的大户。陈吕军团队对工业园区GHG(温室效应气体)减排进行研究发现:1600家园区在役能源基础设施总装机容量为515吉瓦,占2014年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38%,这些基础设施的GHG排放量占全国的18%、二氧化硫排放占12%、氮氧化物排放占15%、淡水消耗占全国工业用水量的5%。
工业园区的绿色转型,智慧基础设施的建设非常重要,嘉兴港区也成为全国唯一的政府主导型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单位。
其中,嘉化能源为园区集中供热,嘉兴市危废处置中心全面处置危险废物、和惠环境为园区企业提供污泥处置方案,2018年投资5.26亿元新建了园区工业集中污水处理厂;7000米长的公共管廊延伸到园区各个角落,包括企业内部的管道全长约100公里,实现液体化工原材料从码头到企业的无缝对接,已承担起20多家企业、两大形态30多种化学物料的输送任务。据估算,目前园区内循环的产品约100万吨,公共管廊等建设,大幅减少了物料运输能耗、降低危险化学品运输风险,避免物料输转时的跑冒滴漏造成环境污染。
嘉兴港区智慧化工园区共分为智慧安防、智慧环保、智慧能源、智慧物流、智慧地理信息五大子系统,“一网”可实现园区运行状态立体监测,“一云”全面汇集共享园区公共信息资源。通过感知、传输、整合、分析化工园区的各类关键信息,对园区安全、环保、物流及公共服务等,做出准确高效的智能响应,最终实现园区“基础设施智能化、园区管理精细化、生产管理信息化、物流运输一体化、产业发展现代化”。
其中,“智慧环保”建设先后投资4350万元,建成了化工园区特征污染因子空气自动监测站两个,镇区常规空气监测站两个,小型空气站30个,地表水监测站8个,建设企业废水废气在线监控51套、刷卡排污监控15套、视频监控37套、固废出入口视频监控12套。通过大数据集成,实现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因子溯源、园区监测预警、企业风险管控、园区环保动态监管等一体化功能;依托园区智慧环保平台和嘉兴市污泥危险固废全过程监管系统,做到固废“从产生到处置”的全过程监管等,为全国化工园区的规范化、标准化、智慧化运营提供示范参考依据。
减排“三管齐下”,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借力信息技术充实监管力量,随时掌握区内环境质量和园区企业废水、废气和废渣的“三废”排放情况,提高监控效率。嘉兴港区还通过开展“五水共治”“五气共治”“五废共治”、治污减排、行业整治等专项行动,做到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三管齐下”。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港区空气优良率为85.9%,同比上升5.4%;PM2.5浓度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5%;涉气信访有效件同比下降49.2%。
港区还全面推进工业企业建设刷卡排污系统,85%以上的工业废水已纳入浓度、总量双控模式。加快推进用水大户中水回用工作,其中,嘉兴石化有限公司PTA项目投资2亿元建设中水回用项目,回用率达65%以上,每年削减废水排放量约400万吨;三江化工有限公司投资3800万元建设两套中水回用项目,回用率达85%以上。
而嘉兴港区的生态、绿色建设也成效显著。2018年与2012年相比,所有污染排放、能源消耗的强度指标均有下降。人均工业增加值增幅达258.3%,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增幅为161.9%;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和新鲜水耗分别下降42.8%和42.6%,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和固废产生量分别下降57.5%和24.7%,单位工业增加值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81%和95.5%。港区还累计申请专利7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200余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7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8家,院士工作站3家。
陈吕军说,以工业园区绿色发展为目标,推进产业生态化发展,按照工业生态学理论和清洁生产理念,进一步推动工业园区绿色化进程,使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工作逐步从数量的增加转变为质量的提升,嘉兴港区构建产业生态化发展新模式,为工业园区广泛实现绿色发展方式提供经验和示范。
- 标签: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