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评弹团建团70周年:从“十八艺人”到“十代同堂”
1951年11月20日上海人民评弹工作团成立,“十八艺人”合影。
1951年11月20日,评弹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由18位评弹艺人组成的上海人民评弹工作团成立了。这是评弹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院团,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最先成立的三个国家院团之一。
最早加入评弹团的十八位老先生,都是当年红极一时的“明星”,他们放弃高额收入,主动加入国营剧团,史称 “十八艺人”,成为评弹史上的一段传奇。更传奇的是,建团第二天,“十八艺人”就打起背囊来淮河边上,与治淮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回来之后,就创作了评弹历史上的第一个中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上海评弹团十代同堂合影
70年过去,2021年11月7日晚上,吴侬软语唱出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再度在上海文化广场里响起。只是,当年的书场,如今已是焕然一新的现代剧场,而曾经的“十八艺人”,如今已经传至了11代艺术承继者。热烈的两千人剧场里,舞台上已是“十代同堂”。
这一晚,上海评弹团成立70周年庆典晚会隆重举行。
1951年冬,刘天韵、张鉴国在治淮工地上演唱节目。
舞台上,除了上海评弹团演员悉数登场,老听客们久违的老艺术家们也都来到了现场。90岁的张君如、85岁的刘韵若和薛惠君,还有同样年岁的赵开生和徐檬丹,以及年过7旬的庄凤珠、沈玲莉、沈伟辰、孙淑英、沈世华等,这些老艺术家们一一登台,他们有的说了几句开心话,有的和年轻演员一起表演了节目,还有人直接做了主持。
很多老观众都觉得特别开心:“能又一次见到这么多老先生,是这一晚最激动的事情”。 连上海评弹团现任团长高博文都感慨,“我们的老先生很久没有聚这么齐了。见见老观众,是他们这一次最大的动力。”
庆典晚会的演出长达三个半小时,涵盖了建团70年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作品,而演员也都是“十代同堂”。演出的形式内容丰富,既有早年建团期间创作的现实主义题材中篇,也有源自古典文学的传统书目,而上海评弹团这些年的新创节目也都在晚会上亮相。
上海评弹团人才济济,云集了各个评弹流派的创始人:蒋月泉的蒋调、张鉴庭的张调、薛筱卿的薛调、严雪庭的严调、杨振雄的杨调、姚阴梅的姚调、杨仁鳞的小阳调、朱血琴的琴调、徐丽仙的丽调。70年来可谓百花齐放,争妍斗彩。
当年的入团志愿书
在70周年的这台庆典晚会上,演员们表演了不同流派代表作,周红的丽调《情探·梨花落》和毛新琳的张调《芦苇青青·骂敌》,都让观众备感亲切。而杨振雄、杨振言两位名家的双档名篇《武松·别兄》,由中生代郭玉麟、姜啸博演绎,更是展现了上海评弹团老艺术家们在原来“说噱弹唱”的基础上,向兄弟剧种取经,加重了表演,形成了“说噱弹唱演”的评弹综合表现手段。
这是一台展现上海评弹70年艺术成就的演出,也是讲述70年建团历史故事的演出。
上世纪60年代,用评弹音乐谱唱的毛主席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红遍大江南北,将评弹传遍全国。这首词正是由上海评弹团的赵开生谱曲、余红仙首唱。它不仅是评弹艺术形式创新的经典代表,而且在新中国的音乐史上也拥有特殊的地位。
当晚,赵开生不仅登台,还和两位“徒孙”,年轻演员一起表演了两位“徒孙”—— 季毅洋、郑鸣秋一同表演了一段代表作《珍珠塔·见娘》。从自己跟随恩师周云瑞学艺,到自己的学生高博文,及至如今才22岁的“徒孙”,赵开生师徒四代见证了上海评弹团70年历程。他说:“这一次,我作为一个听客,也是一个老演员,陪年轻演员一起上台,希望他们能把这个节目唱好。”
高博文表演红色作品《战无硝烟》
而对于时隔60年重新回到文化广场这个舞台演出,赵开生更是感慨不已。事实上,70周年的庆典选在这个地方,也是别有深意。高博文介绍说,评弹进入上海后,除了书场之外,还会去大剧场演出,文化广场是当时上海最大的演出场所,自1959到1961年,逢节庆日或暑期,上海评弹团都会去文化广场演出,而且卖票十分火爆,观众都是通宵排队。而此次回到这里纪念建团70年,也十分具有纪念意义。
上海评弹团老团长吴宗锡曾经专门写过一篇《评弹与文化广场》的文章,回溯了当年的渊源和盛况。上海评弹团开始进入文化广场的首场演出是1959年7月,两场演出共卖出票子一万三千余张。因为买票观众太多还实行限购,团体票限购50张,个别票限购5张。
吴宗锡总结道:“评弹进文化广场演出,是新中国成立后评弹艺术革新、创新成果的一次大展示,是上海评弹团建团近十年来在书目创新整旧、艺术的创新发展上的一次大总结,也是上海广大评弹爱好者的一次大欢聚,可以说是评弹发展史上不容忽视的一页。”
70年的故事太多,三个半小时似乎讲不完。在11月8日下午,上海评弹团的很多老朋友、专家和艺术家聚集在一起,举行了一个座谈会。关于上海评弹的辉煌历史及今天,更关于未来。
座谈会的气氛充满了一种大家庭的温暖感,在现场,还举行了一个特殊而简洁的仪式,四位评弹团老艺术家及后人,把他们珍藏的艺术资料捐赠给了上海评弹团。
吴新伯(左)表演评话片段《武松·打店》
其中,建团“十八艺人”之一的王柏荫老师的儿子王玉立,捐赠了父亲剧本手稿《白蛇传》《玉蜻蜓》。父子两代都是上海评弹团的成员,这个捐赠也充满传承意味。而上海曲艺家协会主席、评话名家吴新伯更是如此,父亲是评话名家吴君玉,母亲是上海评弹团老团长、评弹作家徐檬丹,他把父亲长篇评话《水浒》剧本手稿 和《三打祝家庄》艺术笔记悉数捐出。此外,朱一鹤捐赠了其母亲“琴调”创始人朱雪琴的《珍珠塔》剧本手稿和《琵琶记》艺术笔记,而赵开生则捐赠了他的全本《珍珠塔》剧本手稿和一件竹衫。
赵开生与年轻演员同台表演《珍珠塔·见娘》
除了剧团老朋友们的寄语和感慨,老艺术家和青年演员也轮番发言。赵开生等依然感恩于上海评弹团带给自己的依靠感和自豪感,在这个艺术天堂里自己和同辈们收获了太多。而徐檬丹则说,她感觉到这两年评弹又开始热了起来,年轻观众开始变多了,“我觉得我们这个艺术并没有老化“。但她更关心年轻人在如今环境下学习的难度和挑战,”年轻演员一定要抓紧时间,争分夺秒,抓紧这个转弯的时机。“
从苏州人才引进来到上海的青年演员陆锦花,如今已经是上海评弹团的中坚,在她看来,上海评弹团给予了她太多,而这个剧团的气质和上海的城市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那就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作为一个年轻演员,她也在思考评弹的未来,她给自己找到的方向是,要尊老学老,但不啃老,尊重传统但又能有属于他们这一代的突破创新。“希望再过十年二十年,评弹归来,仍是少年。”
“我们上海评弹团70年,正好赶上了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时代,整个社会都越来越尊重传统艺术,评弹也有了一个可以干事情的大环境。”在团长高博文看来,70周年生日,对上海评弹团是个很好的纪念和回顾,在这个庆祝活动上,既能够展示上海评弹团一贯的创新探索的传统,也希望让更多人看到剧团越来越多的年轻力量。
“我们现在有60多个演员,其中35岁的年轻人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我们对他们的培养也是非常尽心尽力。”高博文介绍说,这些年,上海评弹团陆续从苏州评弹学校等地引进年轻演员。因为上海拥有得天独厚的大平台,上海评弹团也更能吸引到人才。
“评弹最大的优势就是可大可小、可高可低、可土可洋。“站在70周年的节点,从当年以弦索叮咚传唱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传奇,到几代上海评弹人开始尝试把广阔的生活化作三尺书坛上的鼓舞之作。作为一支江南文艺的”轻骑兵“,上海的评弹,也在寻找它在这座大都市的未来。
以和为贵粤语 http://www.xinzhiliao.com/sj/dongji/19632.html- 标签:京津冀川局地大暴雨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
-
上海评弹团建团70周年:从“十八艺人”到“十代同堂”
1951年11月20日上海人民评弹工作团成立,“十八艺人”合影。 1951年11月20日,评弹史上发…
- 著名语言学家、郑州大学原中文系主任张静逝世,享年92岁
- 双十一调查|淘宝海外购乱象:花钱即成“境外买手”卖假洋品牌
- 牛市早报|十九届六中全会今日召开,本周6只新股申购
- 中国印地语教育开创者之一殷洪元逝世,95岁时递交入党申请
- 百年考古记|上官婉儿墓与薛绍墓当年是如何发现的
- 超激斗梦境卡了战力怎么办?学会这几招,立马混得风生水起
- 王建国再现谐音梗烂活,普及三国就已进入5G时代!
- 《羊崽》:这部冰岛冲奥片,再次加深了北欧的刻板印象
- 张晓强:中国是第二大数字经济大国,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逛进博|默沙东大屏秀新冠口服药,复星晒mRNA疫苗包装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