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热点

民科郭英森被嘲笑没人需要道歉社会热点问题小论文

具有科学,采用科学方法研究的民间科学爱好者也并非不可能做出。国内古生物爱好者郑晓廷通过对大量化石的研究和鸟类的解剖观察,自09年以来在《科学》、《自然》等世界级专业期刊上发表了超过10篇文章,取得了许多专业古生物学家都难以达到的成就。这样的民间科学研究爱好者相比于急着建立空中楼阁的民科们更值得尊重。与郑晓廷不同,了科学方法的郭英森们不会对物理学研究产生任何积极意义。

抽文: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民间科学爱好者未尝不能产生优秀的科研。但是,专注于空想的民科必然一事无成。

郭英森认为自己的研究之所以没有被学界所承认,是因为受到了主流学者的排挤。2003年之后郭英森生活艰辛,没有余力承担研究所需的经费,他曾为争取研究经费公开自己的肝脏和肾脏,并在脏器的海报中称,原中科院院长甬祥曾说过:中国如果真能得诺,很可能先是业余人士(《非你莫属》节目中郭英森也说到了这句话)。但是这句话并没有可查明的出处。2009年,谷歌和美国宇航局合作,共同成立了奇点大学,郭英森认为奇点大学抢走了他的研究,希望自己的研究被学界承认之后能把“属于我们的新科学再拿回来”。但奇点大学的招生和研究都以解决人类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为中心,意在培养未来的科学家,研究重点在于人工智能等方向,郭英森自己也没有说明过奇点大学到底抢走了他的哪一项研究。

郭英森这样的科学爱好者一般被称为民科,国外将他们称为Crank。Crank表现出的行为特质可总结为,高估自己的研究能力,低估专家;认为自己的发现是重要而且迫切的;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等。民科与广义上的民间科学爱好者不同,民科的特点在于,对科学研究感兴趣但没有受过相关的科学训练,不按照科学方法进行研究,甚至对系统性的科学理论学习有抵触。因此,如果说民间科学爱好者是中性词汇,那么民科则多少带有贬义。郭英森和民科们的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于业余,而在于随意“发明科学”,科学研究的正确方法。例如国内民科典型的表现是热衷于具有权威性的或尖端的科学理论,有时甚至在自己的理论中混搭等玄学词汇,但无法提出的具体理论。在面前,许多民科还会展示自己的“悲情英雄”色彩,声称学术不公或自己的研究受到了权威的。当自己的理论受到质疑时,民科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又常产生与他人的摩擦。这些特质在郭英森身上都表现的十分明显。

郭英森,是希望他能得到基本的尊重,希望他的研究兴趣不被质疑所。但对于这种一眼就能分辨的民科如果不能从科学的角度直接否定的话,的就很难说不是反智的。

摘要:因为与引力波搭上边而爆红的“诺贝尔哥”郭英森的研究并没有任何科学价值。他的行为并非个例,这群被称为民科的科学幻想家不值得被当成英雄。

引力波这一概念由来已久,在报道郭英森时使用“5年前节目中他首提引力波”是不负责任的。

借助引力波这一关键词和社交的推动,五年前曾登上过天津卫视《非你莫属》节目的工人,“诺贝尔哥”郭英森快速成为了倍受关注的网络红人。但是,引力波这一物理学概念的提出、和知识普及的过程中,郭英森至今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他只是无意间引用到这一名词,并在的推动下突然受到关注,与科学研究无关。

1916年,爱因斯坦根据广义预测了引力波现象。近期美国LIGO团队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观察到了双黑洞融合所产生的引力波现象,从而了爱因斯坦在一百年前的猜想。郭英森仅仅提到了这一名词,如果从科学概念普及的角度来讲,郭英森的贡献还不如11年前的国产科普动画《蓝猫淘气三千问》,该动画曾有一集专门解释了引力波现象。而郭英森在电视节目中所提到的引力波并不是任何严谨的物理学概念,只是为了引出自己“可以争夺诺贝尔”的重大研究,郭英森自称这一系列研究能让汽车不用车轮,以悬浮的方式移动,能延长人的寿命,能让楼房数百年不倒,甚至可以解释UFO飞行的原理。

抽文:郭英森只能算是UFO爱好者,他的UFO理论还和太极相结合。

民科的民间性与业余性并非其受到非议的原因,一般科学原理才是民科的问题所在。无论所研究的领域是生物学、化学还是物理学、天文学,在16至19世纪的科学时期都逐渐形成了符合现代科学方法的理论体系。早期的科学研究较为具象,现代科学则较为抽象,但无论如何,科学方法的核心:客观性,理论可重复检测性,可实验或可观测性等一般原则是一致的。爱因斯坦以专利局小雇员的身份在1905年连续发表四篇惊世骇俗的论文,建立了狭义的,这让他成为了众民科们眼中可以被复制的“超级民科”。但爱因斯坦提出有性意义的时,也是站前人在麦克斯韦方程组,斐索实验等基础之上。在理论被实验检验之前,爱因斯坦也受到了反对者的广泛质疑。直到后来诸如罗伯特·密里根实验,1919年日食观察太阳质量扭曲光线等一系列实验与观测后,爱因斯坦的新理论才得到广泛认可。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素养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学习期间已经养成,和他是否在专利局工作无关。无论从科学方法还是理论产生的过程来说,爱因斯坦都与民科没有任何关系。

在登上《非你莫属》之前,郭英森提出的主要理论基本都与引力波无关,搭上引力波这一近期热点词汇只是巧合。郭英森的研究重点一直集中在和UFO相关的话题上。根据《新京报》2005年的报道,郭英森称自己在1994年第一次亲眼看见UFO之后开始自学物理,并进行研究,到2000年完成了该理论。这一理论能推导出UFO的制造和飞行原理。2005年,郭在北大门前摆下擂台,但没有能够和北大师生实现有效的沟通。一位自称是北大老师的人刚刚试图和郭英森交流就“谈不下去了”,北大学生指出其研究的逻辑错误时,郭英森只说了一句“你是外行”。郭英森曾将自己的理开发表在网络上,在他自制的理论介绍视频和他撰写的一篇名为《太极图揭秘-对飞碟科学与UFO各种问题的诠释》的文章中,郭英森自己找到了UFO飞行的原理以及UFO与太极图的联系。文章和视频内容大量出现引力波等现代物理学词汇,但没有任何符合物理学基本原理的解释。郭英森至今没有对理论进行实验检验,也没有公开实验设计提出具体的检验方法。可以说,郭英森的一整套理论都建立在几个物理学名词和自己的想象之上,任何拥有中学物理常识的人都可以看出他的所谓理论只是堆砌物理学术语而已。

网易评论长期接受和读者来信 电邮(将#替换为@)

今内的民科现象与80年代的“全民攻关”等社会有很大的联系。在“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等话语体系中长期熏陶,又缺乏科学研究训练的科学爱好者们喜欢把、牛顿力学、哥德猜想、永动机等经大众多次普及过的数学和物理学理论作为研究对象。自陈景润在哥德猜想的问题上取得突破之后,中科院数学所更是每年都能收到无数自己已经证明了哥德猜想的信件。这波民科大潮中还诞生过许多今天看来颇为令人尴尬的发明,信息锅是其中较典型的例子。相信信息锅理论的人认为,将信息锅戴在头上之后就可以到“大气场”,达成天人。信众们头戴信息锅共同大气场的画面在现在看来显得异常荒诞。在郭英森之前,富商廖凯原曾经因为提出所谓的“轩辕反熵运行体系2.0”而名噪一时。廖凯原的这一套理论包涵了量子力学、等物理学理论,也包括了内经和学说,其中甚至还引用了马列经典,这套杂糅的理论在学术上当然没有任何价值。

抽文:民科有别于民间科学爱好者,民科的研究基于臆想而非科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