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深化班组减负的探索与实践:减负减出“加速度”
中新网12月19日电 开不完的会议、填不完的报表、写不完的材料、做不完的台账、时间紧急又内容繁琐,这是基层班组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难题,又是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今年以来,拥有7000多个基层班组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切中痛点、直指病灶,打响了一场纠治形式主义的攻坚行动,为基层班组赋予了新的活力。
为班组减负,“正”本清源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为使基层班组少抱怨、多加油,让一线班组员工把更多精力放在踏实工作、安心干事上,今年7月,国家电投由一名党组成员牵头组成3个调研组,分别下沉到所属6家二级单位、11家三级单位、15个一线班组,围绕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这个关键进行专题调研,下定决心做“减法”,想方设法合并“同类项”,对班组念好“正本清源”诀。
“正本”,即对班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剥离班组的额外职责,回归班组的工作定位。国家电投明确规定,不属班组的管理职能不能“下沉”到班组,少数确需延伸到班组的管理事项也要进行优化,任何管理层级不得随意向班组分派职责外工作任务。
“清源”,即尽可能减少班组的额外负担,提高班组的工作效率。一方面,严格控制层层发文、层层开会、层层报材料,大幅度精简印发到班组的文件和要求班组长参加的会议,不搞上下一般粗,不搞照本宣科、层层表态,不随意、多头要求班组填表报数。另一方面,着力解决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的问题,提倡合并检查、综合考评,杜绝简单将开会发文、记录台帐、工作笔记等作为工作落实的标准,评价重“绩”不重“痕”,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减少考核频次,提高管理效果。同时,优化台账记录管理,在精简优化记录、报表种类的基础上,加大信息手段运用,优化信息系统接口,实现数据互联共享,不断减少班组人员的“文字”工作量,基本消除了重复性工作量,充分发挥了信息化手段的收集、整理、共享作用,班组管理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对基层班组来说,会议少了,记录少了,检查少了,扰动少了,每天就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一线工作,把更多时间用于安全生产。
为班组减负,“简”化事权
做好减法,把基层班组员工从无谓事务中“拉”出来,让基层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减”的效果,这是严格整治形式主义不正之风的题中之义,也是国家电投为班组减负的决心所在。
国家电投以深化改革为契机,将公司管理职能分解为194项职责,细化为541项工作事项,构建起职能职责体系矩阵。同时,规范总部决策、授权、管控、评价管理,将总部原有近600项制度优化合至449项,制定修订制度315项,优化流程513项,制定完善协同考核指标及规范运作评价体系,形成了规范化运行的管理体系。
大幅度精简审批事项,发布权责清单,权责事项由646项减少到129项,审批事项由197项减少到40项,实现了“两个80%”的授权放权。对市场化程度高的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更是实施差异化授权放权,加大在投资、薪酬分配、用工计划等方面的放权力度。
加强会议计划管理,2019年总部会议总量减少30%。加强发文管控,建立数据和材料共享空间,发文数量总体减少30%。建立《总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整改清单》,压实责任跟踪督办,严格销号管理,逐项检查验收。
优化事权,简化流程,真正为班组“松绑减负”,不仅可使班组聚焦主业,轻装上阵,还可增强干部员工的合力,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力量,不断增强班组的战斗力和活力,企业才能做优做强。
为班组减负,“减”中加速
减负不是为了减责,而是更好地担当履责,其根本目的是释放动能、聚集势能,激励广大干部员工矢志奋斗、不懈奋斗,共同促进发展。通过近一年的减负,国家电投也真实感受到了 “减出来”的班组“加速度”。
国家电投十分注重转型发展,2019年,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其中,光伏装机规模达到1696万千瓦,三年翻了三番,装机规模、发电量继续稳居全球第一,实践探索出一系列“光伏+”模式,在水、风、光资源丰富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将企业产业优势和地方资源优势相结合,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集团投资开发建设全球单体最大的陆上风电项目——乌兰察布600万千瓦风电基地已开工建设,建成后每年可为京津冀地区输送清洁电能200亿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万吨。
在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国家电投创新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CAP1400三代非能动核电站取得重大进展,安全性和经济性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关键设备国产化率超过 85%,300MW级F级重型燃机的概念设计阶段主要设计工作顺利完成,迈出了重型燃机自主发展的关键一步。
- 标签: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