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玉兰花开时:中益乡小学的网课故事
华龙网消息,时值三月,清晨的石柱县中益乡,虽少了乡亲们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却也另有一番世外桃源的宁静之美。
在中益乡小学校门口,一棵繁茂盛开的玉兰花树,在春日暖阳的映射下,玉兰花纯洁而闪耀,呈现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如果没有疫情,2月10日,本应是中益乡小学140多名孩子开学报道的日子。突然袭来的疫情,将这一切改变。1月27日,教育部下发各级学校延期开学的通知。疫情给乡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带来一场考验,每位乡村教师都被迫上了“考场”。
“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以这样的方式上课。”2020年初,在南坪实验小学跟岗学习结束后,年轻的语文教师唐大鹏,早就在心里期冀着,新学期开学与孩子们的再次见面。
疫情打乱了唐大鹏的计划。
被网课打个措手不及的,还有女教师马影翠。
“网课?怎么上网课?”在收到学校要开始上网课的信息之后,马影翠这样问自己。
尽管线上教育在城市有所“泛滥”,但是马影翠此前却从未正式接触过。她坦言,“班里16个学生,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正经地上过一堂网课。”
中益乡小学校门的玉兰花树开的格外繁盛 记者 姚辉省 摄
为“网课”犯难的,还有55岁老教师阮光红,像他这样50岁以上的老教师在中益乡小学占了一半以上。
前段时间,阮光红可愁坏了,家里台式电脑的摄像头突然坏了,他只有选择用手机进行网课直播。上了年纪,眼睛也开始花了,阮老师每次用手机改作业,都会预备一瓶眼药水,看十分钟手机,点一次眼药水,看十分钟又点一次,“往往改一上午作业,一瓶眼药水也快用完了。”
不能正常开学的日子里,网课,成了中益乡小学的选择。
1月中旬,学校QQ群、微信群,开始向学生及家长征集能否在家上网课的信息,以及有没有上网课的硬件设备和宽带网络。
征集的结果是大部分家庭都有智能手机和宽带网络。紧接着,马影翠等教师开始向同行们打听适合的直播平台,准备开始上网课,形式主要是视频直播。
正式上网课之前,在唐大鹏想象中,网课应该跟平时自己看的直播差不多。“隔着屏幕给学生上课,应该挺有意思的。”
对于年轻的90后教师唐大鹏而言,网课他应付得来。
新教师上网课问题不是太大,但对于老教师,网课则需要一番周折。为此,中益乡小学采用“新带老”的方式,让老教师快速上手,确保网课质量。
网课开始前,阮光红在新老师的帮助下安装了钉钉软件,注册、试直播,通过微信反复请教年轻老师,电脑、手机,轮番上阵。慢慢地,阮老师了解了在线直播的方法。
尽管 “老眼昏花”,但阮光红凭着不服输的劲头和毅力,不断试错、反复尝试,逐渐熟练起来。
虽然网课困难解决了,但新问题又来了。数学是门形象与逻辑思维结合紧密的学科,为了弥补无法直接向学生讲解空间图形的不足,阮光红利用家里废旧的泡沫,用锯子打磨成正方体、长方体等小教具,通过摄像头向同学们进行讲解。
一根网线、一台笔记本,语文教师马影翠开始网上授课 记者 姚辉省 摄
下午2点,距离学校不远的马影翠,准时在家上线直播。一张简易的桌子、一条长板凳、一台笔记本电脑,一间“独立的线上教室”就搭建起来了。按照课时进度,这堂课,她该讲三年级语文课文《陶罐和铁罐》。
乡村学校与城区学校相比,情况复杂很多。中益乡小学还根据学生们不同情况,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教学课程和德育活动。
3月12日,各班微信群里响起了一条学校开展“植树节”直播活动的消息,许多学生们戴起口罩,干劲儿十足地在自家后院和山坡上种下树苗,然后由家长用手机进行视频直播和录制,在班级群里分享。“我们希望发挥乡村自己的优势,开展不一样的网课,直播种树就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中益乡小学校长刘斌说。
“网课其实很需要家长和老师进行配合。”阮光红说。
上午8点,是阮光红的第一堂数学网课。上网课的第一步是签到。提前10分钟,阮老师就开始在群里点名。马上要上课了,还有几个同学迟迟没有回应。阮老师着急地联系了班主任、家长,网课才算顺利开始。“问是什么原因迟到了,家长说是孩子睡着了。”
眼睛长时间对着手机,网课结束后,阮光红都要“闭目养神” 记者 姚辉省 摄
一次在修改学生们的作业过程中,马影翠发现有很多同学犯了同一个错误。那天,她开始怀疑,学生们是不是真的听懂了。“如果是在教室里上课,我可以感受到学生的状态,光是看他们的眼神,就能大概猜到他们听没听懂。”
无法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老师们感到网课缺乏真实课堂应有的温度。他们期待能从学生和家长那里得到更多的反馈。
中益乡小学校长刘斌督导学生网课 记者 姚辉省 摄
代玉斌是个朴实的农民,儿子在中益乡小学上五年级。代玉斌说,自己每天在十几里外的山沟养羊,孩子的学习辅导完全帮不上忙。“幸亏学校的老师很上心,孩子上没上网课,效果怎么样,每天都会打电话来关心。”前段时间,家里的手机还被摔坏了,获悉这一情况,校长刘斌立即去代玉斌家,为其孩子送上一部新手机和3个月的无限流量。因为代玉斌不懂微信怎么安装,刘校长还将微信下载、安装、调试,确保没有问题后再离开。
刘斌坦言,网课是一个需要家长配合的教学形式,但在乡村小学,家长们的文化层次普遍不高,很难全方面配合老师。而且很多家长常年在外务工,对于孩子的学习情况根本不了解。
“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每天电话家访,沟通了解孩子们上网课的困难和效果。”刘斌说。
对于中益乡小学的大多数学生来说,山高路远,信息相对闭塞,网课是他们在疫情期间,获取知识的最大渠道。
即将小升初的郎宇彬,父母都在外打工,学习非常刻苦,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的第一名,她今年的心愿是进入县城的重点中学。考试还有不到三个月,郎宇彬每天认真听网课,把老师的教学视频反复观看,每天还用微信语音跟老师求解难题。“虽然没有跟老师面对面上课效果好,但这两个月网课坚持下来,我收获挺大的!”
每天的网课,郎宇彬都会按时上课、完成作业 记者 姚辉省 摄
同样在默默坚持的,还有石柱县教委。
石柱县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曾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而随着脱贫攻坚深入推进,以智志双扶作为工作重点,加大教育扶贫,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石柱县教委副主任谭腊梅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为更好地推进“停课不停学”工作,石柱县教委联动县级各部门和企业,为部分贫困学生、低保学生、困境儿童赠送了820台手机、含40元话费的手机卡或每个月100G的流量。同时,还为部分乡镇建立5G基站,增强网络信号。
90后教师唐大鹏上网课“很有心得” 记者 姚辉省 摄
硬条件解决了,软条件也要跟上。
石柱现教中心通过视频会议、电话指导、实地辅导等方式,分片区、分类对老师进行网课培训指导。在校级层面,由校长带队成立爱心车队,进入不在线、未认真听讲、未完成好教学任务的学生家中督查。目前为止,石柱县教师和学生通过不同方式、不同平台进行网上教学的覆盖率已达100%,教学效果逐步显现。
显然,乡村网课,面临网络设备、教师能力、家长配合、孩子参与等多重难题,但在中益乡小学、在石柱县,我们看到了一群可爱的教育人,努力改变、默默坚守,让网课成为了疫情期间乡村孩子获取知识、改变命运的窗口。
我们离开中益乡小学时,学校党支部书记谭顺祥站在校门口送别,他唱起了石柱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朴素而浑厚,温暖而悠长,他身后的玉兰花盛开得格外夺目,这些乡村教育人不正是这一株株绽放在乡村的玉兰花,散发沁人心脾的芬芳,用青春和知识改变着山里的孩子,而这些孩子们代代接力,改变着乡村的面貌。
华龙网记者 王大伦 姚辉省 向虹谕
原标题:特别报道|又到玉兰花开时:中益乡小学的网课故事
- 标签:www.wf118.com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