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广告
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文化  教育

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教育热词

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教育热词

  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2022年全国召开在即,在此关键时点举行的,具有特殊意义。随着省级的召开,本刊编辑部梳理了今年民族地区(含多民族省份)省级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教育的内容。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双减”、 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强师惠师建设等关键领域广受重视。总体而言,教育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工作得到持续加强,教育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各地将围绕教育重点工作持续发力,确保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内蒙古:(2021年)坚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2年)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

  新疆:(2021年)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主线,推动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2022年)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阐释和宣传教育,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内蒙古:(2021年)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国家统编教材“应推尽推”,国家通用语言保育教育实现幼儿园全覆盖。(2022年)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扎实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

  :(2022年)落实好15年公费教育,稳定学生资助政策,教育“三包”人均标准再提高240元。

  新疆:(2021年)资助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累计发放学生资助资金82亿元,惠及学生666.5万人次,实现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甘肃:(2021年)对4956名升入普通高校的城乡一二类低保家庭子女给予入学资助4605.8万元。(2022年)对城乡一二类低保家庭子女普通高校入学资助,录取到本科院校的一次性补助1万元、专科(高职高专)院校的一次性补助8000元。

  内蒙古:(2021年)全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认定。(2022年)推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就近上好学。

  :(2021年)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通过国家验收。(2022年)启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

  新疆:(2021年)全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认定。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69%。(2022年)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湖南:(2022年)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加公办义务教育学位,推进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

  贵州:(2021年)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6.2万个。(2022年)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遴选培育公办义务教育强校计划项目学校1000所。

  甘肃:(2021年)实现县市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6209个“能力提升”项目改善2886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惠及156万名学生。增补义务教育学位2.6万个。(2022年)改善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深入实施“优教行动”,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县域普通高中。增补14个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区中小学学位2万个。

  广西:(2021年)稳步推进“双减”工作,无证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动态清零。(2022年)巩固“双减”成果。

  宁夏:(2021年)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92%。(2022年)巩固义务教育“双减”成效。

  湖南:(2021年)义务教育“双减”工作初见成效。(2022年)落实“双减”政策,规范校外培训。

  海南:(2021年)“双减”工作各项监测指标居全国前列。(2022年)争做“双减”优等生,把海南学生“特色印记”品牌擦得更亮。

  四川:(2021年)“范”“双减”工作有序推进。(2022年)落实“范”“双减”政策,抓好“五项管理”,推动一批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

  云南:(2021年)义务教育“双减”扎实推进。(2022年)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深入推进“双减”“双升”工作。

  内蒙古:(2022年)推动部区共建“技能内蒙古”,对接重点产业和市场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新疆:(2021年)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力度,推进职教集团建设。(2022年)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着力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质量。

  海南:(2022年)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扩大“旺工淡学”规模。

  贵州:(2022年)强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特色发展。高职院校“订单班”毕业就业1.5万人。

  广西:(2021年)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设立全国第一所农业类职业本科大学。(2022年)加快建设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和19所职业教育“双高”学校,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拓宽职校毕业生职业上升渠道。

  贵州:(2022年)推动中职、高职、本科职教协同发展,支持部分高职院校在优质专业举办职业本科教育。

  甘肃:(2021年)新增职业教育本科院校2所、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1个。(2022年)加快“技能甘肃”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

  青海:(2022年)深入实施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和中职学校“双优计划”,研究整合组建本科层次职业院校,优化职业院校专业布局和结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技能人才、能工巧匠。

  内蒙古:(2022年)优化高校设置和专业布局,加大部区共建“双一流”高校力度,促进教育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

  广西:(2022年)加快南宁教育园区、桂林高校集聚区建设,支持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建设一流学科。

  新疆:(2021年)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内涵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疆大学首轮“双一流”建设稳步推进,新校区全面投入使用。(2022年)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推进高校加强学科建设,深入推动部区合建,大力加强新疆大学“双一流”建设,加快特色高水平大学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四川:(2021年)8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顺利完成首轮建设任务,2所高校分获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新增博硕点105个、居全国前列。(2022年)开展“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支持4所省属高校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贵州:(2021年)加强一流学科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个。(2022年)持续支持贵州大学“双一流”建设。

  云南:(2021年)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昆明理工大学“双一流”创建加快推进。(2022年)实施高等教育“121”工程。

  甘肃:(2022年)争取设立国家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实施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

  青海:(2022年)支持高校开展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持续提升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水平。高质量抓好西宁大学建设。

  新疆:(2021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2022年)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湖南:(2022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加强和改进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关爱师生心理健康。

  青海:(2022年)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深化教育评价和育人方式改革,让孩子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内蒙古:(2022年)支持本土人才、优秀大学生返乡创业,发展“能人经济”,深化京蒙协作、定点帮扶和“万企兴万村”行动。分类保障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

  广西:(2021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4.66%,同比提高3.35个百分点。(2022年)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

  湖北:(2021年)吸引高校毕业生留鄂来鄂就业创业39.1万人。(2022年)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40万人。

  新疆:(2021年)推进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改革。(2022年)关心关爱基层教师,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让他们安心从教、热心从教。

  甘肃:(2021年)建成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972套。(2022年)在23个重点帮扶县中小学新建、改扩建教师周转宿舍900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