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广告
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文化  教育

南宁五中(南宁五中高中部)

南宁五中(南宁五中高中部)

 

清乾隆年间,壮乡武缘(今南宁武鸣区)葛阳村出了个翰林刘定逌,他自幼聪颖,才思敏捷,14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并为广西解元,28岁中进士,点翰林两度在京为乾隆身边御用文人。刘定逌的故事,从侧面反映出南宁文化教育在清代达到了鼎盛时期。

南宁兴宁路西街至民生路一段在宋末明初甚至叫考棚街,这里专卖笔墨纸砚等考试用品及书籍,俨然就是文化商品一条街。正是在这种文化前提与背景之下,1897年先贤大儒余镜清创办南宁乌龙寺讲堂,校址位于仓西门大街乌龙寺,与考棚街交相辉映。

1930年广西省立第一高级中学校师范科毕业合影

在南宁乌龙寺讲堂学生逐渐增多时,1906年清朝南宁学府务公所将关帝庙、乌龙寺、乌龙祠、白夫人祠、至富宫、大叶宫等建筑合修建为南宁府中学堂。

1932年12月5日高普鲁博士广西省立第一中学校演讲与李宗仁,李任仁厅长合影

南宁兴宁路作为历史上文化繁荣的一条街,见证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年,人们还在陶醉于刘定逌的科举神话时,考棚街不经意间就陆续出现了像华强书局、文海楼书店、达时印务局等,替代了纯粹的文房四宝买卖,也预示着科举教育时代的结束。

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考试。南宁府中学堂几经更名,称为广西省立第一中学。

广西省立第一中学是一所有着科举历史与近代教育相衔接背景的学校,其先驱性文化蕴涵至今广西无一所学校望其项背。

民国时期,广西省立南宁第一中学校,校园、师资、宿舍,甚至校服都勇冠广西全省。今天,这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已分枝出两所自治区级的重点中学(南宁二、三中)。

广西省立南宁第一中学校宿舍

广西省立南宁第一中学校百年变迁

相爱时,我们明明两个人,却为何感觉只是独自一人?分开后,明明只是独自一人,却为何依然解脱不了两个人?感情的寂寞,大概在于:爱和解脱,都无法彻底。—— 徐志摩

1929年分设高中部和初中部。高中部迁址北帝庙(今南宁五中)附近与省立三师合并。

1934年原来的高初中部及女子部,分为广西省立南宁高级中学校、初级中学校、女子中学校。1945年三校又合并为广西省立第一联合中学。

1946年再次分为广西省立南宁高级中学、南宁初级中学、南宁女子师范学校(其中初级中学开设高中班后,更名为邕宁中学、邕宁县第一中学)。

1950年三校又合并为广西省南宁中学,校址高庙坡(现新民路29号南宁二中)。

1953年改名为广西省南宁高级中学。1954年再迁校至埌边村,1955年更名为广西省南宁第三中学;而南宁市新民路29号(高庙坡)新增一所学校名为广西省南宁第二中学。

附:民国时期广西省立中学分布:

广西省立南宁第一中学

广西省立梧州第二中学

广西省立桂林第三中学

年轻人要想让自己得到重用,取得成功,就必须把自己从一粒沙子变成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

广西省立柳州第四中学

广西省立百色第五中学

广西省立崇左第六中学

广西省立龙州第七中学

广西省立浔州(桂平)第八中学

广西省立武鸣第九中学

广西省立平乐第十中学

广西省立河池第十一中学

广西省立宾阳宾第十二中学

◇◆◇

广西省立梧州女子第一中学

广西省立桂林女子第二中学

广西省立南宁女子第三中学

广西省立柳州女子第四中学

◇◆◇

广西省立南宁第一高级中学

广西省立玉林第二高级中学

广西省立桂林第三高级中学

广西省立梧州第四高级中学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为最最辛苦勤劳起的早早的你。真诚道一声:你好。早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