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南宁文化  文化

夏廷献:范蠡著名的十四个称呼-05经济学家

什么是定量分析

近日有关于什么是定量分析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什么是定量分析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什么是定量分析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什么是定量分析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点击(前往)进行了解>>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是定量分析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1、范蠡像

2、1992年11月20日夏廷献在人民日版副刊发表了《想起了巨万范蠡》

3、夏廷献六幕历史剧剧本《商圣范蠡》(1994年7月《新剧本》头题发表)

4、夏廷献《范蠡》一书多种版本

5、夏廷献著《百问百答说范蠡》

【编者按】本平台即日起,刊登夏廷献先生用新角度整理的“蠡学著作”——《范蠡著名的十四个称呼》。

夏廷献先生1992年开始研究范蠡,在“蠡学”研究上有“四个一”:1992年11月20日在人民日版副刊发表了《想起了巨万范蠡》——被认为是范蠡研究“第一声”;1993年写了“一出戏”——六幕历史剧剧本《商圣范蠡》(1994年7月《新剧本》头题发表)——“商圣范蠡”称谓由此肇始;1994年至1996年撰写了“一部书”——长篇传记文学《范蠡》(1996年解放军出版社出版,2006年再版);1997年之后,撰写整理了“一部准学术著作”——《兴国富家第一人——百问百答说范蠡》(本平台于2020年连载过)。

如今,浙、苏、鲁、豫几个地方先后成立了“范蠡商学院”,研究范蠡的商学思想和实践,这无疑是蠡学走向社会承传范蠡文化的重要进展和成果。但也容易给人产生一个错觉:好像范蠡就是在商学上有突出贡献。其实范蠡是一个千古完人 ,在多方面对中国社会有贡献。

夏廷献先生在“四个一”基础上整理的《范蠡著名的十四个称呼》——“范蠡著名的14个头衔”、“范蠡亮眼的14副面孔”“范蠡光辉的14种形象”。会有助于范蠡商学院的学子和“蠡粉”们全面系统多面地了解范蠡,更好地学习商学,学习范蠡。

范蠡著名的十四个称呼-05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是指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及其应用工作的专家。有没有在经济领域做出过巨大贡献是一个经济学人是否是经济学家的唯一标准。

一理论,二实践,三巨大贡献。这三条标准,范蠡都符合。

其一,范蠡发现并自觉运用“价值规律”

请看下面这句话:物价贵贱,在于供求关系变化。要稳定谷价,就应有官府于谷贱时收购;谷贵时平价售出。

这句似乎当代经济学家的名言,就出自2500多年前的范蠡之口。有关史料和权威的《辞海》、《简明社会科学词典》在介绍范蠡生平时,都很明确地提到了这一点,引用了这句话。

从这句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足智多谋的范蠡已经发现了价值规律,并用科学的语言,严密的逻辑表述出来了——“供”与“求”、“贵”与“贱”,“稳定”、“平价”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所揭示的就是价值规律。可惜这一发现,未能引起国人重视。

两千年后,西方经济学家抓住了这只“无形的手”,传到东方,国人大惊!还是西方的“月亮圆”。

殊不知,公元前四百多年,“太阳”就在东方大地的越国升起来了。遗憾的是,“仕、农、工、商”的“阶级座次”,把他的光芒掩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把他的光芒吞没了——把“奸”与“商”拼成一个词组的文化,不可能重视和宣扬与“商”有关的经济思想。范蠡的天才之处,不仅发现了价值规律的作用,还提出了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问题,强调了要实行“行政干预”和“宏观调控”。

范蠡讲的“谷价”,可以理解为“物价”。因为那时,除少量手工产品外,多是农产品,“谷”者,“五谷”总称。范公主张谷产品多而贱时,官府要收购存贮,谷产品少而贵时,官府要从库中拿出来,平价售出,使丰年和灾年的物价持平,保持市场稳定。

如何实施“总需求”与“总供给”协调的“平衡术”—— 把物价稳定在什么水平上呢?范蠡也有理论和实践。他发现并运用了“八•三调控律”—— 提出了在“八•三”之间进行调控。《史记•货殖列传》是这样表述的:“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过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意思是说,买卖粮食,如果每斗50钱为正常价格,那么若降到每斗20钱的话,农民利益必然受到损失,影响种田的积极性,导致土地荒芜,野草丛生——“谷贱伤农”(范蠡是最早意识到“谷贱伤农”的政治家)。若是每斗升到90钱,末——商人就会受到损失,导致贸易停顿,市场萧条,钱财不能流通。无论哪方面受损,都会影响到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对粮食价格要控制在最高每斗不超过80钱,最低每斗不低于30钱,用“八”封顶,用“三”保底。在“八与三”之间上下浮动,使农民和商人都有利可图,以促进粮食生产和贸易,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范蠡提出的这个“八•三调控律”,既考虑到了价值规律在“八”与“三”之间“自发”调控的一面,又主张“官府”的“强制”,不能突破“八”与“三”。把“市场”与“计划”统一到了有利于农民,有利于商人,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达到民富国强的战略目标上。把深奥的“价值规律论”,“宏观调控论”具体化,明白化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八•三调控律”,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是世界经济史上无人可比的科学概括,是中国人对世界经济理论——市场调控理论的重大贡献。“八•三调控律”,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粮价乃至物价的调控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范蠡的高明之处还在于抓着了市场的“龙头”——粮食,把粮价作为控制物价的“基础价”。他认为只有在粮食的价格上“农末俱利”,才能“平粜齐物”带动其它货物、商品的平等交易,达到“关市不乏”,繁荣市场的目的。为此,范蠡还制订了六种粮食上的“指导价格”:“甲货粢(音资,祭祀用的谷),石七十;乙货黍,石六十;丙货赤豆,石五十;丁货稻粟,石四十;戊货麦,石三十;己货大豆,石二十”(《越绝书•卷四》)。笔者摘抄到这里,禁不住为两千四百多年前的越国欢呼,有这样智慧超群的经济学家,推动这样高明实用的“治国之道”,越国何愁不能振兴。

越国正是在范蠡的治理下,不仅粮食上去了,手工、养殖、种植、纺织、冶炼都上去了,呈现出一片兴旺景象。《吴越春秋》中记载,越在兴国过程中,一次就向吴国“进贡”葛布十万匹,还有相当数量的甘蜜、狐皮、晋竹等。近些年发现的以“越王勾践剑”为代表的兵器等物品,足以证明越国的经济文化曾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也足以证明范蠡的“八•三调控律”,确实起到了“平粜齐物”,振兴经济的作用。

从范蠡发现和利用价值规律、“二•六丰歉律”(下面介绍)、“八•三调控律”三大经济社会运行规律中,可以看出范蠡发展经济的主要做法是:服从国家复兴的长远战略;立足靠天吃饭的农业基础;注重实事求是的科学论证;发挥责任政府的调控作用;借助相对安定的和平环境。这些做法或曰特点,对于今天我们进行经济建设,仍然有指导作用。资料介绍,美国20世纪初实行的“平价补贴”政策,从内容到形式都与范蠡在越国实行的“平粜齐物”政策相似,而时间却差了两千多年。由此可见,范蠡主张利用国家力量平抑物价思想的光辉。附带说明的是,笔者认为范蠡发现和利用价值规律、“二•六丰歉律”、“八•三调控律”,是1996年在研究范蠡经济思想中归纳提炼出来的,其文被收入北京西苑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的《范蠡研究文集》一书中。近些年来,不断被一些专家学者引用,说明笔者的看法,得到了大家认可。遗憾地是,“引用者”并没有说明出处,好像是“引用者”自己独到的研究成果。

范蠡正是运用自己发现和总结用这套经济学理论和办法,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伟大战略中,促进了弱越的经济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最终打败了强吴。

我把范蠡的经济学理论概括为“调控经济学”。

范蠡在经济领域的建树,不要说在2500多年前,就是今天看起来也是了不起的,属于世界经济史上领先地位的。真理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范蠡的经济思想历经两千多年的“磨难”,更加显示出了灿烂的光辉,值得中华民族自豪。

往期链接(点击查看)

夏廷献:范蠡著名的十四个称呼-01政治家

夏廷献:范蠡著名的十四个称呼-02军事家

夏廷献:范蠡著名的十四个称呼-03外交家

夏廷献:范蠡著名的十四个称呼-04哲学家

‍不要私存,放到圈子里,点个在看

大魔都 http://www.xinzhiliao.com/bj/jianfei/23249.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什么是定量分析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