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文化  文化

揭开中国古代服饰中的神奇面纱

jimmy wolk

近日有关于jimmy wolk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jimmy wolk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jimmy wolk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jimmy wolk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点击(前往)进行了解>>

以上就是关于jimmy wolk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图/王金中、谷丽萍编著《五彩云霞:图说家有珍藏•刺绣篇》

【编者按】家庭养老的一种生活方式,传承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五彩云霞:图说家有珍藏•刺绣篇》是海军退休干部王金中、谷丽萍夫妇在新冠疫情期间,把几十年来收藏的刺绣作品拿出来观察研究:分类、编号、修复、熨烫、拍照、作图、编辑、打印,于5月底完成的皇皇巨著(16开本、390页)。

全书分绣画、衣裙、云肩、挽袖、肚兜、苫巾、补子、帘子、背扇、荷包、杂项十一个门类。实物多是清代和民国的。既有汉族的,也有少数民族的,个别外国的。193幅图片和详细的考证文字——图文并茂推出,具有较强的学术性、知识性和可读性。读者在阅读文字和欣赏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华夏刺绣艺术的许多特点,从而揭开中国古代服饰中的神奇面纱。

收藏的最高境界是深入研究内涵,与更多的人分享知识,增加文化自信。据悉,王金中、谷丽萍夫妇还将继续完成文房丶家具、木雕、书画丶典籍丶奇石、印章等收藏品的研究,分门别类撰写成书,以飨读者。夫妇俩表示将以此为乐,在晚霞时光里,只争朝夕,为传承中华文化尽力而为。❉

图/ 王金中、谷丽萍夫妇在军博展出的王金中书法作品前留影

观察与研究

——揭开中国古代服饰中的神奇面纱

文/王金中 谷丽萍

我们在编写《五彩云霞:图说家有珍藏•刺绣篇》一书的过程中,接触到许多中国古代服饰,既有图片、文物,也有资料、实物。观察多了,研究深了,便发现在这些古代服饰中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神奇之处,显示出中华文明的迷人风采。这里,仅从华夏刺绣艺术的角度,为读者揭开中国古代服饰中的神奇面纱。

一、中国古代服饰长期流行的是披挂式吗?

现在人们能够看到的中国最古老的服饰,应该是在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陶器、玉器、石雕、木俑上描绘出来的纹饰。那时,无论是短衣、深衣还是袍服,都有丝绦束腰。这就奠定了中国古代服饰是披挂式的基础。

到了汉代,这种披挂式发展得十分完备,即在服装上系带子,带子上有青铜或玉做的带钩。人们把需要随身携带的东西分别挂在带子上。带子分为绶带、大带(即丝带)和革带。绶带只挂印章;大带系住衣裳;革带悬挂刀、剑、算袋、锦囊等。

中国古代服饰中的披挂式,影响十分深远。中国周边地区国家的服饰均受此影响,基本上也是披挂式。而披挂式一直到清代都在使用。也就是说,披挂式服饰在中国流传了差不多二三千年。而支撑披挂式服装的带子,便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服饰之一。古时带子也称为绅,叫绅带。绅士就是腰间系着带子的人士。辛亥革命后中国学习、模仿西方服饰,不需要悬挂用的带子了,只有系裤子的皮带。而随身携带的物品可以装在衣兜、裤兜里,方便多了。

现在,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着披挂式的服饰传统。《五彩云霞》中就展示出一件清代白族的刺绣腰带(图1)。此清代白族刺绣腰带长220厘米,系男子使用。刺绣部分使用了平针绣、剪贴绣、亮片绣、缠丝绣、纳纱绣等多种针法,运用自如,天衣无缝。腰带两端使用亮珠和黑穗装饰,非常好看。此清代白族腰带可谓民族刺绣中的精品,是中国古代披挂式服饰的一块“活化石”。

图1

二、盘金绣起源于何时?

清代高档次的刺绣品,如龙袍、挽袖、补子中,大量使用一种绣法——盘金绣。盘金绣又被称为“钉金绣”,源于“钉线绣”。钉线绣就是将丝线或某种纤维盘组成图形,再用绣线将其钉固于面料上的针法。如果用金线或银线盘组成图形,再用绣线将其钉固于面料上,则称之为盘金绣或盘银绣。皇家贵族穿着的盘金绣服饰,都是使用纯金捻成的丝线,十分珍贵。

那么,我国古代这种盘金绣的刺绣方法起源于何时呢?近代考古发掘给出了确切的答案。1987年考古工作者打开了始建于东汉末年的陕西法门寺地宫,发现了大量唐代丝织品实物,据说仅最后一包丝织品从侧面看竟有七百多层,至今仍未清理完毕。根据物账碑即藏品清单上的记载,里面有一种叫蹙(cù,音促)金绣的丝织品。对照清理出来的实物(图2),可以确定唐代的这种蹙金绣,就是清代的盘金绣。也就是说,盘金绣的历史传承有序,距今至少已有1500多年了。

图2

三、云肩是怎样中国化、本土化的?

云肩是穿着在颈部和肩部的服饰,起到美化服装、突出头部、加宽肩部的作用。男子穿上云肩显得更加威武英俊,女子穿上云肩变得更加秀丽俊美。别看云肩护身的实际作用很小,但在服装中的美化作用却不可忽视。

有人考证,云肩最早叫披肩,是汉代从西域传入我国的。隋代的观音像就有披肩,以后很快便中国化了。敦煌唐代壁画中己见贵族妇女使用帔帛。到了宋代,这种帔帛演变成霞帔,成为妇女礼服中的重要装饰。

为什么外国人的披肩到中国后演变成为云肩这种重要服饰呢?因为汉代人着深衣裾裙,虽然有袖子但没有领子,说白了就是用一块布缠绕包裹在身上。于是,在深衣裾裙之上着一件帔,好像一条很长的围巾,从颈肩上搭下,萦绕披拂,颇富美感,成为盛装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3

其实,霞帔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白居易《长庆集•霓裳羽衣歌和之》中有“虹裳霞帔步摇冠”之句,说明舞女的帔子色艳若霞。宋元以前,帔帛或霞帔或云肩是男女通用的,到了明清两代除帝王将相外,民间仅限于妇女使用。民国以后,云肩已经从日常服饰中逐渐消迹。但是在婚娶、宾宴等隆重场合仍有妇女使用云肩,成为传统礼服的象征(图3)。现在,在一些偏远农村、山寨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新娘的婚装仍保留着云肩。目前,除传统戏服中使用云肩外,日常服饰已不见踪影。但是作为刺绣艺术的一个门类,云肩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古代云肩对于现代服饰中衣领的设计也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云肩作为妇女披在肩上的装饰物,是汉民族吸纳外来服饰文化,融会贯通,升华入化为本民族服饰的一种结晶。在中国服装史上,云肩又是平面设计与立体设计巧妙构思的典范。云肩的样式和装饰图案内涵丰富,使用符号、数字、构图等艺术语言含蓄,文化底蕴深邃,成为中华文明在服饰领域的重要载体。

四、清代官服上的补子为什么各不相同?

补子,是一种官员的服饰。最早出现在元代,叫胸背,即织绣在衣服胸前背后的一块方形或者圆形图案。不过那时的胸背一是没有等级标志的意义;二是与服装的面料织在一起,并不是后来缝补上去的。直到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起,中国的官服制度才正式出现了补子。

明、清两代官服上的补子图案,是根据官员的品级和职务而确定的。明、清略有不同。清代文官采用飞禽纹,象征文采飞扬;武官采用走兽纹,象征威猛无比。

在清代官服中穿用场合最多、时间最长的就是这种带有官阶标识的“文官绣文禽、武将绣猛兽”的补服(图4)。

图4

清代的补子从图案到质地到绣工,差别很大,不仅不同时期有差别,即使同一时期、同一官位的补子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仅以做工为例,其工艺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织,包括织金、妆花、提花、缂丝等;另一类是绣,包括纳纱绣、彩绣、盘金绣、打籽绣等。清早期补子以织物为主,刺绣为辅,清中期以后,刺绣的补子逐渐为主导,而以妆花等工艺织成的补子逐渐减少,晚清提花的补子较多见。

补子作为官服上标志品级的徽饰,为什么各不相同呢?究其原因主要有:

第一,清代的补子并不是国家统一制发的,而是自己找人按照统一规格和图案定制的,只要符合自己的官职即可。

第二,宫中绣制的补子,质量相对高一些,但绣制的成本也高。民间定点绣制的补子,质量相对低一些,但绣制的成本也低。

第三,一般官员的补子质量要看价格,绣工越好,价格就越高。只要出得起钱,就能佩带比别人更精致一些的补子。

第四,清代允许捐官,也就是拿钱买官,而捐官的最高级别是文官五品。因此,富豪使用金钱可以买到比正式官员质量还要好的补子。

五、北京雨燕最早是外国人发现的吗?

作为北京的标志性物种之一,很多北京人对有“北京城的精灵”之誉的北京雨燕十分熟悉,它既是北京的生态符号,也是北京的文化符号。然而,北京雨燕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呢?一般的资料记载,是1870年英国博物学家斯温侯首次在北京采集到一只雨燕标本,并将其命名为普通雨燕北京亚种。也就是说,北京雨燕是由一个外国人在清代同治年间发现的。这显然与事实不符。

在《五彩云霞》一书中,收录了一件清代文官四品的补子——云雁。此清代光绪时期的官服补子,在黑色缎地上,使用盘金绣、平针绣,精工绣出云雁展翅以及海水江崖、祥云旭日、吉祥八宝、福从天来等图案,构图别致,用色丰富华丽,花纹灵活,富有动感(图5)。

清代文官四品补子的中心图案为什么是云雁呢?相传五代时建宝塔一座,又名观音浮屠。塔为八棱四门楼阁式砖塔,历经风雨,剥蚀严重。塔上栖息着一种神奇的燕子,这燕子只有前爪而无后趾,名曰云燕。据说这种云燕不远飞,不外迁,不落枝,不落地,滑翔出穴,飞闯入巢,当地群众称其为绕塔飞鸣。四品补服缀云雁,寓意四品文官能像云雁一样,不失其节,知时而行。

图5

据考证,被命名为北京雨燕的鸟儿其实就是清代补子中的云雁,中国人早在五代时就发现了。学者们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云雁即北京雨燕最大的特点就是只有前爪而无后趾,因此落地后起飞有困难,只能从高处滑翔。这一点与古代的记载完全一致。不过,当时人们的观察视野有限,认为云雁不远飞,不外迁,这是不准确的。云雁每年二月从南非开始漫长的迁徙,历时两个月抵达北京。到七月中旬,它们再次飞离,于十一月中旬抵达南非越冬。云雁的单程飞行距离达一万六千多公里,飞行速度为每小时一百一十公里至一百二十公里,在长距离飞行的鸟类中是速度最快的。云雁喜欢在古建筑屋檐下筑窝栖息,繁衍后代。夏季云雁在北京古代建筑的雕梁斗拱上飞翔嬉戏,鸣叫欢唱,成为人们喜爱的一景。

六、清代至民国时期的西洋镜上为什么要配镜帘?

我国古代人们梳妆打扮所照的镜子,最早是铜镜,西周时期就出现了。那时使用铜鉴装满水当镜子,后来铜鉴发展为铜镜,但映照人的面容不够清晰。直到清代从西方引进玻璃镜后,中国人才清晰地照出自己的面容。

玻璃镜最初也叫西洋镜。清代至民国时期,这种西洋镜上需要配上镜帘才能使用。镜帘也称镜衣,古代称为镜掩,起到保护镜子的作用。古人以镜子为神奇之物,称其为“照妖镜”、“宝鉴”、“圆光”等等。

为什么古人要在镜子上覆盖镜帘呢?

其一,西洋镜当时进口很贵重,人们把它作为镇宅之物,而玻璃镜又容易被打破,因此需要用镜帘来保护,防止被打破。

其二,有些人误以为明亮的镜子会在黑暗中摄去人的魂魄,很不吉利,因此不用的时候需要遮盖住。这是一种迷信的心理。

其三,镜子在居室中会反光,如果照射在有些物体上也不吉利,因此需要使用镜帘遮挡一下。

《五彩云霞》一书中展示了一件清代镜帘,在黑色缎地上,平针绣出一朵盛开的粉色牡丹花,顽强地长在太湖石上,简洁生动。两条蓝色的带子挂在两旁,飘飘洒洒。副帘上书写“喜满镜中”四字,充满吉祥(图6)。

图6

人们用镜子的时候打开镜帘,不用的时候再关上镜帘。由于镜子一般摆放在厅堂中,所以在镜帘上自然要绣上一些美化的花纹。

七、真的能做到“官至耄耋”吗?

《五彩云霞》中收集到一对民国早期的枕顶,枕顶即老式长方形枕头两边的绣品(图7)。这对枕顶的图案为三朵盛开着的鲜红色和明黄色的鸡冠花,花旁一名男士牵着一只老花猫,花上有一只蝴蝶飞舞。鸡冠花——老猫——蝴蝶,寓意官(冠)至耄耋。耄耋是指七八十岁的老年人,意思是做官期望做到七八十岁。

图7

在封建社会做官期望做到七八十岁,现实吗?

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致仕”, 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均指官员辞职归家。《礼记•曲礼上》中对官员致仕的概念和其退休年龄有具体的规定:“致仕,……大夫七十而致事。”又载:“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在《尚书大传》中载:“大夫七十而致事,老于乡里”,不但说清楚了古代官员的退休年龄,而且还说明了退休后的生活地点,那就是官员退休后是要回老家生活的。

明清官员的致仕年龄有具体的规定,不过各个时期有不同的变化。在明初,洪武元年(1368),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曾下令:“内外大小官员年七十者,听令致仕。”曾向朱元璋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三策的朱升于洪武二年“以年老致仕”,其年龄为七十二岁。而到了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重新下诏:“命文武官六十以上者听致仕,给以诰敕。”官员致仕年龄的提前,为官员队伍的年轻化提供了必要条件。

清代官员的致仕年龄规定比明代更加详细,乾隆二十二年(1757)朝廷规定:部、院属官五十五岁以上,堂官详加甄别。乾隆三十三年(1768),改定京察二、三等留任各官,六十五岁以上引见。嘉庆三年(1798),朝廷命京察二、三等官引见,以年逾七十岁为限。另外,对武官年龄规定是:副将以下,年满六十岁一律退休。但是,嘉庆五年(1800),朝廷又改制为六十五岁以上列入“老”班。《钦定六部处分则例》中:“向来京察二、三等人员,凡六十五岁以上者另为一班带领引见,后经改为七十岁以上,此次仍照旧例将六十五岁以上之员通行带领引见。”此后,上述规定一直沿用至清末。

在清代,虽然通常以七十岁为致仕标准,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并不是非常严格,年过七十而继续留任的大有人在,如,乾隆十四年(1749)大学士张廷玉七十八岁时才被允准致仕。都统松筠致仕时候已经81岁高龄。甚至还有年届八十而升官之例。如,乾隆三十六年(1771),举人陈朝珍,年纪超过了八十岁,仍然推升为国子监典籍。这说明,清朝的高官致仕年龄规定相对宽松。因此才有“官至耄耋“的奢望。

八、侗族背扇中隐藏着哪些天文和生育密码?

侗绣是以居住在贵州、广西、湖南等地区的侗族人民保留下来的刺绣艺术。历史上,侗族多居住在依山傍水、群山环绕、风景秀丽的地方。由于交通不便,与外界的交流甚少,所以在一个漫长的时期中,还保留着许多远古祖先朴素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从而形成侗族刺绣自己的特色。侗族虽然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记载族群的历史。而他们在衣饰上刺绣的图案和纹饰许多与民族形成的传说故事和发展历程有关,用这种方式记载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并代代相传。《五彩云霞》中披露的两件侗绣婴孩背扇的图案,隐藏着古代侗族对于天文和生育的密码。

一件是民国侗族背扇“太阳花纹”图案(图8)。此背扇在黑色布地子上,使用平针绣、剪贴绣、十字绣,绣制出侗族古老的传统纹饰,配色醒目,内涵深刻,让人百看不厌。

图8

此背扇上部两边是相同的太阳花纹,侗族的传说与苗族一样,认为天上有九个太阳,中间一个大太阳,周围八个小太阳,像花一样在天上开放着。中间的大太阳地位特殊,内含一个“卍”字符,而在侗族人的心目中,它代表着火在旋转。

“卍”字符是华夏的一个非常古老的符号,甲骨文上就有它的踪迹。据专家考证,古人最初发明这个符号代表跳舞时的旋转。在这个太阳纹的中心运用此符号,说明侗族人很早就认识到太阳是旋转的。而太阳花两边“卍”字符旋转的方向正好相反,说明一个是在地面上仰视,一个是在宇宙间俯视,如同天文学中的赤道和黄道一样。由于北斗七星也是围绕着北极星旋转的,也有人认为“卍”字符代表北斗七星的旋转规律。

在太阳花图案中,八个小太阳周围还有八个星星,位置在两个太阳之间均匀分布,但都是从四个红色太阳根底生发出来。这是洛书符形的变体,它既代表方位,即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这八个方向,又代表节气,即两分(春分、秋分),两至(夏至、冬至)。可见,侗族的祖先对于天文的观察和认识已经相当精准了。

此背扇在两个太阳花中间,使用剪贴绣描绘出红色与蓝色的连续三角形,代表古人观察日出和日落的山峰。由于地球运转是倾斜的,因此一年之中观看日出和日落的方位是变化的。经过千百年的摸索,侗族人可以山峰为标志,通过观察日出和日落的位置变化,准确掌握节气。

另一件是侗族背扇上的盖头(当地称为“背带搭儿片”)“榕树太阳花”图案。此侗族背扇使用侗族传统的辫子绣、打籽绣、剪贴绣、纳纱绣等多种技法,描绘出侗族千百年来的传统图案,配色淡雅,绣工精致,内涵丰富,蕴含的信息量非常大。

此侗族背扇中心圆形图案为太阳,由七色光组成,向四面八方发出光芒。围绕着太阳光有300多道细线环绕,估计是侗族先民用这种方式记录妇女从怀孕到生产到满月的天数,这是女人一生中的最重要的一个时间周期。

图9

围绕着太阳周围有绿、粉、黄、蓝、紫12道方块组成的圆环,代表一年12个月。再向外有33个白色圆球组成的连续花边,白色圆球代表月亮,也就是说,侗族人把孩子出生以后33次月圆作为其成长的一个周期记录下来。在这个周期中,婴儿从吃奶到断奶到吃饭到走路到说话,不再需要背扇了。圆圈的外面有4棵大榕树,树上长满了五颜六色的榕树花。背扇盖的最外边,三边使用纳纱绣,绣出蝴蝶的图案。

此侗族背扇图案称为“榕树太阳花”纹。据说,在侗乡多产千年古榕树,四季常青且根深叶茂的榕树,被侗族称为“龙树”,是侗族的图腾树。对榕树的崇拜是希望人们像榕树那样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子孙后代能像榕树那样根深叶茂。还有的地区深信“榕树原长在月亮中”的传说,因而视榕树为神树。

侗绣中的太阳花纹象征太阳神和保护神,可以驱邪除病、护佑儿童;太阳花频频出现在侗族背带上,象征着庇护孩子的作用,画面宁静而恬美;侗族以龙蛇为神灵,并作为本民族的保护神的象征加以崇拜。

总之,我们在《五彩云霞》一书中,通过研究绣品还揭示出许多覆盖在中国古代服饰中的神奇面纱,衷心地期待着广大读者们去阅读、品鉴。

2020年6月4日星期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