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座名叫“青春”的剧场 定义杨浦文化新地标
新华网上海8月27日电(记者 孙丽萍)历经四年筹备改建,位于控江路上的杨浦大剧院焕发新颜,被命名为“YOUNG剧场”并计划于9月重新对公众开放。
这不仅意味着杨浦区有了一处满溢年轻力、创造力的全新文化地标,还将让人们看到——文化艺术如何为上海的城市更新注入新鲜活力。
眼下,从黄兴路漫步至控江路1155号,穿过充满烟火气的生活街区,人们将惊喜邂逅“半隐”于民居之间的“YOUNG剧场”。剧场铁锈红的陶棍立面与白色玻璃幕墙,隐喻杨浦的工业气息和创新现代,虽不华丽却自带时尚气质。
据介绍,作为杨浦区“十三五”规划中构建重大功能性文化设施布局的重要项目,2018年2月,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与上海大剧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确定改造后的杨浦大剧院更名为YOUNG剧场,将依托上海大剧院成熟的剧院运营体与品牌体系,“定制”与区域特色充分结合的专业剧场。
从杨浦大剧院到“YOUNG剧场”,一座剧场的“重生”为上海城市更新贡献了新的样本。这一建筑保留了杨浦大剧院原有的外观轮廓,但在细节上加以丰富变化。改建后,这座“青春”剧场面积扩大到近万平方米,更拥有了面积达上千平米的开放式广场和公共空间,让文化设施为人民所享。
剧场内部设施令人震撼:主剧场观众厅挑高层高至16米,座位由原先的750座增至1020个;纯手工打磨的木质墙壁线条如巨大的浪潮起伏奔涌,充满动感,又让人联想起时光与树木的年轮,萌生对“青春”的许多随感;剧场顶部的星空装饰梦幻唯美。此外还有实验剧场、“艺术氧吧”等剧场公共空间,可以定期开展讲座、展览、工作坊、亲子绘本营等一系列面向市民观众的文化活动。
负责杨浦大剧院改建工程的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教授徐风说,这座建筑的改建重生,在充分满足高科技现代化剧场功能的同时,又延续了城市的记忆,“这里有新鲜感,也留存回忆,唯独不会有陌生感。”
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介绍说,即使在拥有众多一流剧院设施的上海,这座被命名为“青春”的剧场也能够提供很多探索与实践经验。它的首个演出季将推出28台92场演出,以戏剧为核心,集舞台表演、原创孵化、展览展映、公益教育、社区赋能为一体。
“戏剧是城区人文和历史的再现,是社会的映射,是人们精神面貌的体现。如何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区域性剧院?在杨浦,我们期待立足于深厚的工业历史、多样的人文风貌、对科技创新的探寻,要努力用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文艺作品去表达杨浦、联接世界。”张笑丁说。
- 标签:文化的基本概念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
-
上海:一座名叫“青春”的剧场 定义杨浦文化新地标
新华网上海8月27日电(记者 孙丽萍)历经四年筹备改建,位于控江路上的杨浦大剧院焕发新颜,被命名为“YOUNG剧场”并计划于9月重新对…
- 今日头条推出《头条中国史》系列节目 每期十分钟详解300位历史名人
- 民族的精神脊梁之文化自信
- 南宁劳动力市场(南宁劳动力市场最新招聘信息)
- 南宁医院(南宁医院上班时间)
- 南宁星湖电影院(南宁星湖电影院在1993年18日晚上8点半放这场电影名是?)
- 走进非遗|外国友人学唱越剧 “联合国社区”里悟中国传统文化
-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哪些
- 韩国学者:中国文化历史实际只有四千多年韩国在古代属于中国
- 呈现当代人生境遇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 文化学者余秋雨的书法俊逸潇洒网友称赞专家:文化战胜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