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这样做:当下企业文化建设的七大误区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都在谈企业文化,或者在做企业文化,但雷声大、雨点小,由于缺乏系统的操作策略和有效的执行办法,渐渐地连提都懒得提了。 曾经国内有影响力的海尔、联想公司都传出过残酷裁员、员工反目的文化危机,这让很多企业文化从业者迷茫,究竟为什么要建设企业文化,有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我们向谁去学习企业文化?
与那些把文化口号化、文娱化的错误观念相比,企业的浮躁心态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危害更大。希望走捷径,请几个专家或者咨询公司来就能大幅度提升公司的文化,这样的想法是有害的。很多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其实并不是很清楚,根本没有扎扎实实地去认真领悟企业文化的真谛,而是盲目跟风、急功近利,一味追求形式。
回到企业文化的原点和核心,知道自己到底是谁,才能真正明白企业文化如何构建,多从管理的角度去理解文化,才能让企业文化更好地实施和执行下去。
目前国内企业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个典型问题就是文字的东西很多,但是与文化一致的制度太少,可以认真执行执行的制度更少。
《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是对文化一词最古老和最有深度的解释。企业文化本身也是文化的一种形式,其核心都是一种价值结构,是企业最底层逻辑的核心表现。文化,这个文,就是文字化的价值观、信仰、理念,这个化,就是教化,就是通过不断地教导、引导来达到统一理念和行为的目的。
我们古代的圣贤教育,是一种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封建教育,教条却有先天不足:讲道德,却忽略了法制;讲圣贤,却压抑了个性;讲亲情,却形成家族观念,保守、排外。
企业要健康发展,依靠所谓的成本优势已经落伍了,因为不能形成持续的竞争力,企业发展与竞争的较量实质是文化的较量。海尔的张瑞敏说过,你让一个日本人每天擦6遍桌子,他会每天都照做,兢兢业业,但是你让一个中国人也这么做,他第一天这么擦6遍,第二天5遍,第三天4遍,以后如果没人管,他就不擦了,为什么日本的企业能把质量做到极致,成为世界领先,为什么中国企业在质量方面就比不了日本企业,关键的还是文化决定的。
在做咨询的时候,客户对文化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一定要有个性化,一定要跟别人的不一样。应该说这样的要求并没有错,但是一定要清楚,从核心理念来说,其实企业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不管是华为、阿里、腾讯或者百度,都一定提倡敬业、创新、追求卓越,这是不是叫没有个性化?
当然不是不同的企业对敬业的理解肯定不一样,因为企业的历史、文化、行业不同,所以如何如何寻找自己的敬业观,这就是个性化。 问题是多数企业也都只是东施效颦罢了。最主要的事,只刮风不下雨,搞了一通,最后什么也没有。
很多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的功能赋予人力资源部这样的部门,这些部门都非常的痛苦,一方面他们无法站在企业高度宣导和执行,另一方面其他部门认为不是自己的职责而袖手旁观。
海尔的张瑞敏、华为的任正非,每一次讲话似乎都成为企业文化的经典理论,张瑞敏的牧师和布道者之说,任正非的基本法、华为的冬天,都让人津津乐道。企业文化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企业文化的塑造者也必定是具有卓越管理技能的企业老总,没有第二个人能取代老总的职能。
人力资源部之类的部门,只是执行者,如果说征集意见和建议的话,他们能够起到作用,但是作为文化的塑造者,老总必须负起责来。这就产生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老总对企业文化的理解程度实际上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建设水平,而不是职能部门的工作水平和质量。
文化的塑造,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当公司出现与文化不一致的行为时,这时就需要有畅通的渠道能够反映出来,如果大家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那么文化就逐渐成为形式。
有的企业在提炼企业理念的时候,往往是核心理念不核心,企业精神没精神,企业使命没使命,什么意思呢?
有的企业在阐释企业理念的时候,把能想到的或者他想倡导的东西都表达出来,创新、敬业、团队、卓越等等,其实这样反而失去了自我,企业文化如同一个人一样,不可能面面俱到,必然有一种主流的或者核心的理念,你到底是创新还是敬业? 这样的思想称之为文化定位。也就是先为企业的文化找准核心,然后围绕着这个核心,结合企业实际进行深入阐释。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其实孔子的意思是要求我们把学到的东西学以致用,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学习。现在的企业往往参加各种培训班,听的热血沸腾,可是行动还是在老路上。
学我者生,象我者死,这是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的名言,学习别人,往往只能学到表面上的一些东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往往只看到成功者的辉煌,却没有看到成功者走过的艰辛的路,成功者往往是一个系统的成功,而非某一方面。
以前很多企业去海尔参观学习,学后归来大发感慨,人家多好多好,把海尔的口号和理念都拷贝过来,也学习海尔的做法,但是没听说谁学成功了,为什么呢?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没有淡季的市场,只有淡季的思想,不相马,这些经典的管理理念是有深刻的海尔烙印的,是一个系统下的必然结果,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良好的人力资源系统、绩效管理系统、营销和研发管理系统,又怎么能把这些理念变为现实呢?如果我们只看到表面上的一些东西,不过是邯郸学步而已。
目前企业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大家都在谈落地,也许是前几年虽然轰轰烈烈,但是最后发现企业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于是大家纷纷询问如何落地,希望最好文化也能有一套360度之类的考核制度,或者推广方法。
但这其实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请问华为、HP、微软这些企业文化优秀者有没有专门搞过文化落地工程,有没有成立专门的委员会来做?企业文化说到底是企业一把手的工作,与其否认老板对企业文化的影响,还不如承认老板文化就是企业文化,并且让老板知道,他的个性就代表了企业文化,这样他本人还能认真思考一下哪些应该改变,哪些需要调整。
本文由清大商领EMBA中心小编“小杰老师”编辑发布,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给我留言或私信小编,@清培商领教育院“小杰老师”,清大商领EMBA中心官方公众号服务号:清培商领教育院;订阅号:清培商领院。
清培商领教育院创始于2008年,诞生于与百年学府清华大学的战略合作,清培商领教育学院于2008-2015年与中国最高等学府战略合作,开设EMBA总裁研修项目,被誉为EMBA 研修领域的标杆课程,是清培商领教育院最经典、最久远的旗舰型项目。我院项目创立至今已有十五载,陪伴和成就 10000+企业家、高级管理者的成长、成熟与成功。十四年的成功办学经验,结合对中国企业家不断升级的学习需求,深度调研、深刻理解,不断的再创新,再升级,再突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标签:企业文化用词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
-
别这样做:当下企业文化建设的七大误区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都在谈企业文化,或者在做企业文化,但雷声大、雨点小,由于缺乏系统的操作策略和有效的执行办法,渐渐地连提都懒得…
- 听英语 讲英语 弘扬中国文化
- 为中秋传统文化内涵 赋予更多时代价值
- 庐阳真人企业文化推介律绝一组
- 着汉服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北民大这个“宝藏社团”藏不住了!
- 南宁市车管所(南宁市车管所望州岭工作站电话)
- 南方电网:加快建设具有世界一流企业特征的人才发展体系
- 优酷《闪耀吧!中华文明》首站探寻三星堆网友:推理解谜太烧脑
- 企业信用文化的价值、特征及其建设策略
- 以年轻化语态书写中国故事优酷传统文化内容进阶的三重门
- 好的企业文化 是有“性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