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文化  影视

“乡村好莱坞”的奋斗

“乡村好莱坞”的奋斗

  “虽然已经拍摄了400多部影视剧,但与横店影视城和青岛东方影都相比,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我们都有差距。”沂南县界湖镇南村社区李凤德说,必须突破一些“天花板”——

  眼下,红色电视剧《猎人传说》,正在位于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的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火热拍摄,这是6月份在这个影视基地拍摄的第二部影视剧。常山庄这个沂蒙山区腹地的小山村,从红色村庄到有“乡村好莱坞”之誉,正走在奋斗路途中。

  常山庄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帮助常山庄村建起村史馆的沂南县博物馆馆长吕宜乐告诉记者:“这个村起初取名常胜庄,寓意吉祥,后演变为常山庄。”常山庄村内主街2公里,两侧基本上是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的民宅,古朴的村落、幽深的石板巷、石板桥以及残破的老石屋、茅草屋,站在村街望去,就像一座开放式的民居博物馆。

  战争年代,常山庄是沂蒙山根据地中心,是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党政军机关领导全省开展抗战活动的中心区域,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家在这里战斗生活过。

  “常山庄所属的马牧池乡,更是典型的红嫂之乡,用乳汁救伤员的红嫂明德英就生活在这里。战争年代,这里能数出名字的红嫂就有120多位。”吕宜乐说,常山庄周围还有许多遗迹、遗址,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山东省战邮会旧址、“火线桥”旧址,红嫂故居、“沂蒙母亲”王换于故居等旧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遗址在经历了七八十年的风雨历程之后,仍保存完好,保留了独特的抗战山乡风貌。

  2007年,反映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参军参战、拥军支前、无私奉献的电视剧《沂蒙》拍摄前选址,走遍了沂蒙山区6个县200多个村庄,最终将拍摄地设在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之所以选在常山庄村拍《沂蒙》,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这个地方是沂蒙山根据地中心,另一个就是这个村保持了沂蒙老区百年建筑的原始风貌,非常符合拍摄需要。”该剧美术张志方说。

  《沂蒙》拍摄后,沂南县决定在常山庄建设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该县界湖镇南村社区承担了基地的开发建设工作。沂蒙红色影视基地2008年建成至今,已经拍摄了《沂蒙》《斗牛》《红高粱》《铁道飞虎》等400多部红色影视剧,被誉为“乡村好莱坞”“红色影都”。2012年,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被评为4A级景区,2014年,常山庄被评为第三批“中国传统古村落”。

  从拍摄《沂蒙》起,张志方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待了10多年,见证了常山庄由红色村庄,到红色影视剧拍摄基地的蜕变。“我们对古院落进行了保护性修缮,新建、改建、修复了供拍摄红色影视剧专用的炮楼、戏台、古道、城门、古庙等。根据剧情需要,把一些院落改造成了地主院、李家院。”张志方说。

  为拓宽影视剧拍摄的功能和范围,影视基地还建起了功能齐全、能够拍摄年代剧的古县城。张志方正是古县城设计者,他说:“建设古县城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满足战争戏、新农村建设及年代剧等多种题材的影视剧拍摄需要。”古县城配套建设了红色影视风情街、明清主题影视街、主题影视区、战场等主要拍摄场景100余处,“加上古村、古院落等取景点,可同时接待多个剧组拍摄。”

  “我们能为剧组提供1万多个品类道具,可以为剧组定制和提供上万件各种款式、型号、颜色的影视服装。”南村社区李凤德说,为方便和满足剧组拍摄需要,影视基地还建设了影视服务中心酒店和写生基地酒店,能同时容纳2000多人食宿。

  山区纯朴的村民和影视剧演员似乎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群体。可在常山庄,不少村民都兼有演员身份。“周围六七个村的群众在我们这里登记当群演,人数多达五六百人。”常山庄影视服务部经理李现人说。

  今年74岁的张贵利,是群演中年纪比较大的。从拍《沂蒙》开始,他在不少戏中出演过。“我还拍过有台词的戏呢!当群众演员一个月能挣1000多块钱,多的时候3000多块,这样的收入对于俺庄户人来说很不错了。”张贵利说。

  随着在常山庄拍戏的剧组不断增多,群众演员需求量不断增加。为帮助群演提高表演水平,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成立了影视演员培训中心,请影视剧导演、演员对群众演员进行专业培训。经过培训后,群演表演水平提高很快,有的还在一些影视剧中担任了角色演员,收入大大增加。

  群演多了,如何规范管理是个问题,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帮助下,常山庄村2018年7月成立了影视服务部,专门负责群演管理工作。

  全国影视拍摄基地不少,身处沂蒙群山之中的常山庄,缘何受到众多影视摄制组青睐?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天然的古村优势外,最关键的是为摄制组服好务的理念,想摄制组所想,急摄制组所急,把摄制组当成家人一般对待,从场景,到住宿、餐饮,从道具,到群演的完整服务产业链,让影视剧组工作人员在这里工作舒心、安心、放心、省心,既缩短了拍摄时间,又大大节省了拍摄制作成本,这也是许多导演、制片人成为“回头客”,多次到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拍剧的主要原因。

  “虽然已经拍摄了400多部影视剧,但不管是横向比,还是纵向比,我们都存在短板和不足,与横店和青岛东方影都相比,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我们都有差距。”李凤德说,影视基地要想实现大的发展,必须突破一些“天花板”。

  李凤德分析,横店影视城经过20多年发展,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产业基地之一,不仅是一个超大型影视拍摄基地,而且是一个经典旅游景区;青岛东方影都虽然建成时间较晚,但起点高,已经成为影视拍摄为主,兼具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大型影视产业制作基地,形成了影视产业园、大剧院、电影博物馆、影视会展中心、商业中心、室风主题乐园等为主的全产业链体系。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条件,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现在取景的剧组,多是抗战题材、农村题材和题材戏,“戏路”较窄。有时,剧组需要拍摄水上戏、火车站等戏时,没有相关场景。

  为解决短板和不足,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以被列为《山东省影视产业发展实施规划(2018-2022年)》影视产业重点发展和支持项目为契机,突破传统影视拍摄基地局限,从硬、软两个方面下功夫,补齐短板,提升影视基地品牌价值。

  “我们对影视基地进行了新的规划,优化各项影视拍摄配套设施,为前来拍摄影视作品的剧组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山东广汇集团总裁、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总经理李熙鹏介绍,硬件方面,将投资51亿元,增建数个高标准摄影棚,新建火车站、水岸码头等影视拍摄场景,修整近十个古村院落作为新的影视拍摄取景点,并对古县城内原有的取景点以及道路、树木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和完善。软件方面,在全面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和上海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原八一电影制片厂等深度合作,与北京、上海知名规划设计院签订合作协议,并联合北京电影学院和临沂大学成立临沂大学影视学院,建立影视行业人才发展培养机制。

  为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3月底景区恢复开园后,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迅速行动起来,兵分几路,通过内引外联做工作,近段时间已经有两个剧组前来拍摄。“疫情防控常态下,必须学会多条腿走路”,用李熙鹏的话来说,就是要走出一条“影视、旅游为核,文化为魂”的影视+旅游双轮驱动发展之路。他认为,影视基地的一个突破点是自主知识产权影视剧制作,“要做到多元发展,实现自主拍摄制作影视剧目标。”

  在这条发展道路上,他们已经迈出了一步。去年10月,讴歌最美退役军人的乡村振兴题材电影《沂蒙老兵》杀青,该片由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等联合摄制,也是沂南县首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影视剧。“山东省委宣传部已将《沂蒙老兵》列为重大题材作品。”该片总策划邵维祥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