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语言趣事
他觉得其中一句“僧推月下门”的“推”字还不怎么贴切,想用一个“敲”字来代替,但考虑了很久,仍然决定不下。于是,他反复吟诵着,一会儿做推门的手势,一会儿做敲门的动作,两只手不住的一上一下,一伸一缩。街上的行人看了大为惊奇,有的甚至当他得了神经病。
忽然迎面来了一支浩浩荡荡的车马队伍,原来是长安府尹韩愈出巡。路上的行人见府尹来了,都急忙向两边回避。只有贾岛仍然骑着毛驴走在路中央出神地做着推敲的姿势,结果被鸣锣开道的差役们一把揪下驴背,提到府尹大人的轿子跟前问罪。
韩愈是当时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听说贾岛因作诗入迷,才冲撞了自己,情有可原。当即转怒为喜,用温和的语气问道:“你做了首什么诗,快念出来听听。”
于是,贾岛把这首五言律诗一字一句地念了一遍,末了,还问韩愈:究竟用“推”字好,还是用“敲”字好。韩愈非常赞赏他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并建议把“推”字改为“敲”字。
韩愈说:“从意境的角度看,山中夜晚,寺门紧闭,题目又写‘幽居’;在那月光皎洁、夜深人静的环境中,忽然听到几下‘梆梆’的敲门声,以动衬静,就更显出寺院的深幽沉寂。而用‘推’字就显不出这许多好处来。”
贾岛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欣然接受了这个意见,决定用“敲”字。后来常用的“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展开我来答
顿时,群臣无不惊讶万分,谁也没想到突然会发生出这样的变故,一时间都为纪晓岚担心。可是,机智过人的纪晓岚在外面转了一圈,不一会儿又回来了。
纪晓岚回答说:“臣到了河边,正要往下跳的时候,谁知屈原从水里向我走来,还拍着我的肩膀对我说:‘晓岚,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想当年,楚怀王是昏君,不辩忠奸,我不得不死。可如今皇上圣明,你要是真死了,后人岂不会说皇上诛杀忠良吗?你应该回去问问皇上是不是昏君,如果皇上说是,你再来死也不迟啊!’臣想,屈大夫说的也有道理,特回来禀报皇上,请皇上定夺。”
一年盛夏,纪晓岚和几位同僚一起,在书馆里校阅书稿。 纪晓岚是个近视眼,因为身体肥胖,经不起炎热酷暑,于是就脱掉了上衣,赤着上身,把辫子也盘到了头顶上。 不巧,这时,乾隆皇帝慢慢走进馆来。当纪晓岚发觉时,已经来不及穿衣服了,于是他赶紧把脖子一缩,钻到了书桌底下。其实,乾隆早就看见纪晓岚的动作了,但他装作不知,就在馆里故意与其他官员闲聊,迟迟没有离去的意思。纪晓岚在桌子下面大汗淋漓,实在是熬不住 了,就探出头来问道:“老头子走了没?”他的话音刚落,抬头一看,乾隆皇帝就坐在他面前。许多人觉得好笑,但乾隆不觉得好笑。 乾隆大怒道:“纪晓岚,你好无礼。为何叫朕老头子,如果你解释得当,朕就放过你。”所有官员都为纪晓岚捏了把汗。 他从容的回答道:“皇上万寿无疆,难道不叫‘老’吗?您至高无上,难道不叫‘头’吗?天地是皇上的父母,难道不是‘子’吗?连起来不就是‘老头子’吗?” 乾隆听了,立即转怒为喜,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还奖赏了他。
展开全部苏东坡豪爽风趣,才名盖世,一生中流传了许多轶闻趣事。他与山东也有过一段缘分,五十岁时,曾经在山东做了五天官,时间虽短,却也留下了几桩佳话。苏东坡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由黄州调至登州(今山东蓬莱)知军州事;十月十五日到任,二十日又接到进京任礼部员外郎的任命,十一月初便离登州晋京。
登州沿海一带地瘠民贫,商贾不至,灶户以煮盐为生,百姓赖灶户食盐。但照当时的榷盐政策,灶户所产之盐只能卖给官家,百姓只能向官家买盐,而官家收进盐价很低,卖出盐价又太高,结果是灶户纷纷破产逃亡,百姓吃不起盐。苏东坡了解到这种状况,当即向朝廷上了《乞罢登州榷盐状》,对当时推行的榷盐政策在登州一带的弊端进行了分析,指出,这样下去,不但百姓受害无穷,官家也将无一毫之利。建议罢登莱榷盐,依旧令灶户卖与百姓,官收其税。苏东坡此状竟得到朝廷批准,登州百姓对这位关心民生疾苦的知州大人,感激不尽,纷纷立石以志。罢榷盐的政策在登州一带一直沿用至晚清。
苏东坡在任上还向朝廷上了《登州召还议水军状》,分析了登州在国防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百余年来的防卫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陈述了自己关于加强登州武备的建议。
卸任晋京之前,苏东坡偷得几日闲,登山观海,吟诵抒怀,留下了一些诗文,其中《登州海市》诗可谓历代蓬莱诗文的领唱。“海市蜃楼”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在蓬莱一带海面经常出现,但出现时间一般在春夏、夏秋之交,雨过天晴,海面风平浪静,有薄雾的时候。苏东坡自然十分想看看这奇异景象;而十月底,正是“岁寒水冷天地闭”之时,是不可能出现海市蜃楼的。但苏东坡却豪兴大发,写下了这首《登州海市》。他在序中说:“祷于海神广德王之庙,明日见焉。”难道海神真的特别照顾这位大诗人而显灵了吗?当然不可能,东坡可能是驰聘诗人的想象而已。——这一点,从诗中亦可看出。全诗二十四句,仅有一句正面实写海市,即“重楼翠阜出霜晓”。如此难得的天下奇观,仅用“重楼翠阜”四字轻轻带过,岂不太惜笔墨?但正说明作者避实就虚,意在借物抒怀。《登州海市》诗刻石现存于蓬莱阁卧碑亭,楷书,据考证确系苏东坡手迹。
予闻登州海市旧矣,父老云:“尝出于春夏,今岁晚,不复见矣。”予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见为恨;祷于海神广德王之庙,明日见焉。乃作此诗。
展开全部“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成语出处: 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
出处 先秦·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宋国有个农夫正在田里翻土。突然,他看见有一只野兔从旁边的草丛里慌慌张张地窜出来,一头撞在田边的树墩子上,便倒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了。农民走过去一看:兔子死了。因为它奔跑的速度太快,把脖子都撞折(shé)了。农民高兴极了,他一点力气没花,就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他心想;要是天天都能捡到野兔,日子就好过了。从此,他再也不肯出力气种地了。每天,他把锄头放在身边,就躺在树墩子跟前,等待着第二只、第三只野兔自己撞到这树墩子上来。世上哪有那么多便宜事啊。农民当然没有再捡到撞死的野兔,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
原文: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译文: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只是钟太大,没法背。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