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原丨在燧人氏陵感受火文化
清代戏楼
□杨青平
黄帝故里在新郑,《史记》有记载。太昊伏羲氏故里在淮阳,《左传》有记载。比伏羲氏更早的燧人氏故里在哪里呢?商丘人说在商丘,并以商丘建有燧人氏陵为证,可是先秦史籍并没有记载燧人氏是商丘人啊。我带着疑问,抱着兴趣,查阅史书,而后奔赴商丘……
商丘之“商”,是指这里是商朝的发源地。商丘之“丘”,是一个土丘,这个土丘,相传是帝尧时期的观星台。观星者叫阏伯,他是尧的大臣,商人的始祖。阏伯根据观星确定节气,根据节气确定刀耕火种的农时。火种需用火,用火需观星,所以商丘人尊奉阏伯为火神,称观星台为火神台、阏伯台。阏伯台就在商丘市区内,与燧人氏陵毗邻。燧人氏发明了钻燧取火,被尊奉为火祖。火祖与火神,几千年来演绎的神话故事与历史故事,便是商丘的火文化。
◎燧人氏神话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历史追根溯源的想象,产生了中国古代最早的神话。
《庄子》最先想象火的历史:远古之民不知道穿衣服,夏天便多积薪柴,到了冬天烧了烤火。西汉《礼记》里来自战国的文章,想象出了发明火的圣人:古代先王,没有宫室,冬天住地窖,夏天住茅庵;没有火,采集籽粒,生而食之,捕猎鸟兽,茹毛饮血……后有圣人,大有作为,发明用火,烧烤肉食,烘焙籽粒……
《韩非子》的想象最丰富,他把发明火的圣人命名为燧人氏,并指出燧人氏取火的方法是钻燧取火,之后改生食为熟食,人民不再生病,便拥立他为王。
以上神话,古人信之,因为想象得合情合理。今人亦信之,因为与考古发现基本吻合。
考古发现,在长达30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原始人打制石器先是用鹅卵石,后来用岩石,距今15万年开始用燧石。燧石是火山石,非常坚硬,打击时火星四溅,可以引燃柔软的草绒。考古学界认为,距今2万年时,世界各地的原始人都能钻燧取火,这就是燧人氏所处的时代。另据考证,古文字钻的含义不仅仅是钻孔,还包含把燧石攥在手里进行摩擦性打击的意思。
自然界燧石分布稀少,有的地方没有燧石,于是就钻木取火。钻燧取火的实质是摩擦取火,原始人加工木器时也要摩擦,因而也发明了钻木取火。
钻燧取火,钻木取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所以历史学界认为,燧人氏是一个时代的化身,他是战国时期文化人想象出来的神话人物,不是历史人物,阏伯才是历史人物。
◎阏伯身前身后事
阏的本义是门扇,伯的本义是排行老大,亦为地方尊长。阏伯是帝尧的大臣,也是帝喾的长子。帝喾传位于帝尧,封阏伯于商,帝尧让阏伯观察大火星。这在《左传》里有记载。
大火星是天空最亮的星,观察大火星,是为了指导农业生产。阏伯时代的刀耕火种也叫焚田,焚烧田间杂草,然后播种,播后逢雨,为最佳农时。焚田早了,播后不下雨,或者下雨了还没有焚田,都会影响粮食产量。这就要每天观察大火星,确定焚田的最佳日子。
当大火星在春天某日黄昏出现在东方地平线,阏伯就率民祭祀大火星,然后令民“出火”,即取出室内火种,焚烧田间杂草。当大火星在秋天某日黄昏隐没于西方地平线,第二天清晨又出现在东方地平线,阏伯就令民“内火”,即把一切火种收藏于室内,直到翌年春天“出火”之前,只准在家用火,不准在野外用火,以免引发野火。野火会烧光树林草地,使野生的鸟兽和放养的禽畜皆无处栖身。
焚田相当于施肥,但是当时还不知道庄稼需要施肥,所以实行休耕制,以维持土壤肥力,一般是种一年,休两年。休耕两年,必然杂草丛生,那么就必须焚田。虽然休耕并焚田,但土壤肥力仍会逐渐枯竭,于是又实行“游耕”制度,此处土壤贫瘠了,就举族迁徙到肥沃的未开垦的处女地。据说这是商族屡次迁徙的原因之一。
大火星是恒星,地球是行星,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与大火星没有关系,所以大火星在天空出现的时间和位置,在每天、每月、每年都不一样,需要每天观察。
大火星不是现代天文学的火星,却是《诗经》里的“七月流火”。“流火”,是指大火星在西方天空中的位置每晚继续向西下落,表示夏天渐去,秋天渐来。
《诗经》中不乏星象用语,而《诗经》采自民间,所以顾炎武《日知录》说:夏商周三代以及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等星象用语常为农夫之辞,妇人之语,儿童之谣。
顾炎武说的“人人皆知天文的三代以上”,是指距今4000年以前的五帝时期。1987年,考古人员在濮阳市郊区西水坡45墓,发现了距今6000多年的用蚌壳摆成的龙虎形状的星象图,1977年,发现了战国时期曾侯乙墓葬中木箱上画的龙虎形状的星象图,两者前后相呼应,证明观察星象具有悠久历史。而大火星正处在龙形状星象图之中,这说明,距今4300年的阏伯观察大火星事迹的真实性。
在阏伯之后,夏、商、周继续通过观察大火星来指导用火。
据《史记
- 标签: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