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扩展空间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和转换增长动力。其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总体要求,是在以往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的情况下的必然选择,目的是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优化经济结构,有助于重塑增长动力,形成新的增长空间,使增长获得新的动力。因此,优化经济结构既可以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支撑,也可以助推新增长动力的形成,这种关键性作用决定了高质量发展需要以优化经济结构为突破口。
优化经济结构,就是要改变经济结构当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优化、内外经济发展不协调等。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相对突出。考虑到高质量发展需建立在具有韧性的经济基础上,也就是经济发展要有大的回旋余地,这就要求必须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区域经济的互补和协同效应,来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
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中,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格局会呈现不同的特征。在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地区间发展条件的差异会表现为明显的梯度格局,在此阶段,需要采取梯度发展战略来促进经济增长,即按照各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由高到低,依次分期逐步开发。这是一种效率优先的发展战略,通过集中有限的资源优先发展某些地区,让这些地区发展起来之后,再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在经济发展进入高级阶段后,随着梯度推移的不断加快,区域间的差距不断缩小,追求区域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成为该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这同时意味着,区域发展差距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不利因素,一个更加趋于协调的区域结构成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要条件,通过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协调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潜力、助推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最终使整体经济发展迈向一个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持续高速增长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总体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位居世界前列。在梯度战略的推进中,东南沿海地区保持了快于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与此同时,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带动下,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逐渐提速,部分地区的经济表现较为强劲,总体上也在接近全国平均增速,但还有一些地区的潜力并未发挥出来,如东北这一有着许多资源优势的地区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增长速度相对较低的趋势。这也表明,虽然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缩小,但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区域协调还有较长的路要走。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从而缩小全体居民收入差距,也可以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一个更为适宜的经济基础,因为,如果区域发展的差距大,不同区域的城乡统筹便难以达到全国统一的要求。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此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会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需要有一些配套的战略或政策予以支持。笔者认为以下两方面需要给予重点关注:
一是借助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有效整合不同地区的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相互协调的整体经济发展。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以及相关政策,正在从聚焦某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转向更加强调不同区域之间统筹发展的阶段。改革开放初期的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战略,以及之后陆续提出的为支持发展相对滞后地区而推行的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战略,都是着重于对某一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和资源支持。当前的区域发展战略,则更加强调不同区域之间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来实现统筹发展,比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等。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在更大范围实施跨越空间的区域合作,既可以是整体性的协同,也可以是某个领域的合作。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形成,意味着全国统一市场进一步完善、区域间资源流动更为便捷,这将有助于推动整体经济发展迈向一个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阶段。
二是在已有区域分工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推动形成一个大的产业分工体系。我国改革开放后形成的地区间竞争格局被认为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这种发展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同地区的产业趋同和地区间市场的封闭,这显然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不仅仅要发挥各个地区的经济优势,更要在此基础上发挥出整体经济的发展优势。为此,形成一个全国范围的、高度融合的分工协同发展格局,是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实现国家经济整体发展,并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时期全国一盘棋的状态,而是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借助国民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推动形成更为科学、更有效率的全国性产业分工体系,实现经济的整体性发展。
- 标签: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