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大片票房口碑齐飞
主流大片票房口碑齐飞
【热点观察】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那段红色历史,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古田军号》的主创们日前作出一个决定:捐出拍摄该片所得片酬,邀请90后、00后观众观看这部影片。这一决定受到观众的热烈回应。观影后,很多人表达了惊喜和遗憾。惊喜的是,“差点错过一部有血有肉的好片子”“红色电影竟然拍得这么好”;遗憾的是没有自己买票观影。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相继涌现出《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等众多票房与口碑俱佳的作品,勾勒出中国主流电影由青涩到成熟的成长轨迹。
承担培根铸魂的使命
主流电影弘扬主流价值观,传递国家意识形态。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灵魂,主流电影承担着培根铸魂的重要使命。
长期以来,中国电影有着光荣的传统:关注现实,与时代同步,为人民代言。在主流电影方面,留下了《红旗谱》《青春之歌》《上甘岭》《董存瑞》《李双双》《五朵金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人到中年》等大量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构成了中国电影的尊严与荣光。
“近年来,中国电影从影片数、银幕量到票房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剧作家、评论家赵葆华说,“现在的电影产业有些过分倚重市场效应,常以票房多寡论英雄,某种程度上引发了创作观念上的变异:不少编剧的创作追求高情感、强刺激、大跌宕、重口味,以为如此创作才有高票房,有些创作出现了畸形发展,导致了国产电影生态的失衡。这种失衡可概括为轻电影(时代质量过轻)、小电影(思想力量过小)、悦电影(娱乐狂欢类)一度大行其道。”他说,现在的观众习惯于娱乐狂欢、兴奋刺激,这种审美习惯也是不良的电影创作造成的。电影市场的不良风气培育了这种审美习惯,这种审美习惯也会反过来惩罚电影的发展。如今,的确有很大一部分观众走进电影院,会倾向于选择高情感、强刺激、大跌宕、重口味的类型,一旦电影不按这些套路出牌,观众就没了兴趣。
这种市场风气势必影响很多有情怀、有思想、有深度、对社会有观照的优质作品的发展,尤其是许多主流电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当然,很多主流电影不受关注,除了受到电影市场不良风气的影响,也与其自身发展给人留下的刻板印象分不开。
因为一些创作者的“懒汉”思维、赶工拿奖的急功近利以及评价体系不完善,过往的一些主流电影主题宣教色彩过强、故事情节模式化、人物概念化、缺乏生活质感,给人以“假、大、空”的观感。这些现象无形中让观众有了距离感,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这类电影都一个样”的印象。一些观众直言不讳:“这类电影我很少看”,甚至坚持“这类电影我一律不看”。
成为文化自信的标识
《古田军号》主创捐片酬行动,使那些本来不愿意走进影院看主流电影的观众收获了意外的惊喜,好评的背后既有导演陈力等主创在艺术上的精雕细琢,又有影片从年轻人视角出发在表达方式上的探索与突破。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作品,要看作品代表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也是文化自信显著的标识。《古田军号》题材重大,视角独特,从红军小号手的角度阐释了中国革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执行理事长明振江说,“《古田军号》创作上取得了很多突破和创新,恰如其分地表达了革命领袖人物在革命道路上的矛盾冲突。他们在探索革命的道路上必然存在分歧,在共同理想信念的指引下,路怎么走?有争论、有分歧、有矛盾、有斗争都是正常的。正是这种矛盾和斗争、分歧和争论,推动了整部影片的故事走向。”此外,《古田军号》中很多诗意的细节刻画也让他印象深刻。
除了《古田军号》,今年8月上映的《烈火英雄》也让人眼前一亮。《烈火英雄》改编自鲍尔吉
- 标签: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