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南宁资讯  民生

慢行系统既需要也可行

自行车道上你追我赶的骑行,曾是不少人儿时最深刻的记忆。随着大城市公交系统和私家车的快速扩张,自行车道一度沉寂。近几年,共享单车出现,又让自行车这种便捷、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重回市民生活,成为短距离通勤或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最佳选择。

但回归城市的自行车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尴尬:道路上施划的自行车道,已不单是自行车一家的天下。机动车违法停放、电动自行车上路、机非混行,严重影响骑行体验。自行车道上交通状况复杂,也与不少城市提出的“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发展理念不相容。

在钢筋铁骨的小轿车面前,两个轱辘的自行车只能“靠边站”;与电动自行车相比,自行车更没有速度优势。要真正还道给自行车骑行人,提升他们的骑行感受,需要合理优化道路空间,“软硬兼施”构建成网、好用、舒适的慢行交通系统。

在“硬”设施方面,结合市民骑行诉求和沿线交通流量,对符合条件的路段,通过调整路幅形式、压缩机动车道宽度、减少机动车道条数。也可在必要处增设机非隔离设施,保证自行车道无占用。

在“软”管理方面,应加大对机动车违法占道行驶、电动自行车违法骑行的执法力度,通过设备“赋能”等方式,加强非现场执法。在必要处打造限速区,在机非混行路段内施划“自行车优先”标识。

“病去如抽丝”,解决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问题,也像治病一样,需要经历全面检查、逐项制定诊疗方案、定期复查调整方案的过程。好在目前国际上已有伦敦健康街道评价体系、哥本哈根单车指数、EuroVelo自行车线路认证标准等国际先进慢行系统评价体系可供借鉴。立足市情对标国际提升慢行系统品质,不失为一种选择。

北京提升慢行系统的经验亦可借鉴一二。近年来,北京从秩序管理、设施水平、使用效果等多个维度,构建了“年度体检+月度追踪”的慢行交通服务评价体系,并在“年度体检”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出台下一年度慢行系统品质提升工作方案,形成良性工作闭环,用景美路畅的慢行出行环境,鼓励市民更多采用“步行+自行车骑行”方式出行。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城六区主要道路早高峰8:00至9:00期间断面骑行量平均值为1898辆次/小时,较2020年提升了2.2%。自行车已回归城市、回归市民日常生活。可见,城市慢行,不仅需要,而且可行。(本文经济日报 作者:杨学聪)

心星逍遥 http://www.xinzhiliao.com/zx/xinde/7861.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wc女厕撒尿tv,linux安装tar,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