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遭遇失温有多可怕?遭遇失温后该如何应对?
云南哀牢山失联人员搜救指挥部22日通报称,经过全力搜救,在哀牢山失联的4名地质调查人员全部找到,均无生命体征。据大象新闻报道,有多名医院医生及资深山地救援队队员透露,哀牢山四人遇险的原因最大可能是失温。
什么是失温?人在户外遭遇失温后又该如何应对?
什么是身体失温?
失温症又称低体温症,描述当人体核心温度低于35.0℃时的现象。
一般来说,失温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
失温症主要有两个原因造成,第一个最常见的原因是暴露在极低温的环境中;另外一个原因是处于任何一种抑制体内产热机制或增加失温速度的情况下。
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身体失温?
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环境中,人体在调节体温时会动用身体储存的能量,但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结果导致失温或异常低体温。
体温过低会影响大脑的思考,造成不能及时采取防护措施。由于人们可能意识不到失温正在发生,并且不及时采取相关防护措施,这使得失温更加危险。
通常失温在极寒冷天气下发生,但如果淋雨或在潮湿的环境下被冷水浸透,失温也可能在4~5℃的天气发生。
身体失温的脆弱人群有哪些?
身体失温的脆弱人群包括:
——没有充足食物、衣物或取暖设备的老人;
——睡在室内低温环境下的婴儿;
——长时间停留室外的人群;
——流浪者、徒步旅行者等;
——饮酒后的人。
失温后人体会出现哪些症状?
失温症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期。
第一期(轻度失温):体温降至32℃~35℃。
在这一阶段,人体会颤抖、双手麻木、无法完成复杂动作;远端肢体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呼吸快而浅;皮肤上出现“鸡皮疙瘩”,它是尝试使毛发竖立起来形成隔热层。失温者可能感觉疲劳和腹部疼痛、视力困难,有反常的尿多。
有时候失温者反而有温暖的感觉,但事实上这是失温症将要发展到第二期的信号。一种测试病情向第二期发展程度的方法是病人能否使拇指和小指接触,这是肌肉停止工作的第一阶段。
第二期(中度失温):体温降至28℃~32℃。
肌肉不协调更明显,人的行动更迟缓、困难,伴有步伐不稳、方向感混乱。浅层皮肤血管继续收缩,以保持重要器官的温度。失温者面色苍白,唇、耳、手指和脚趾的颜色可能变蓝。出现反常脱衣现象,这是身体自身调节机制失衡,原来始终收缩的周围血管扩张,导致短暂“热起来”的错觉。
第三期(重度失温):体温降至大约28℃以下。
肌肉颤抖通常已停止。说话困难,思维迟钝。暴露的皮肤变蓝、肌肉协调能力几乎完全丧失,不能行走,甚至昏迷。脉搏和呼吸显著减慢,可能发生心率过快或心房纤维性颤动,最终导致心肺衰竭。
身体失温发生时怎么办?
如果发现成人出现寒战、虚脱;摸索手;记忆丧失,言语不清;睡意。婴幼儿出现皮肤鲜红色、发冷等信号中的任何一个,请及时测体温,若体温低于35℃,立即就医。
当不能马上获得医疗救治时,请按以下方法升高体温:
——使其进入温暖的房间或住所;
——及时脱掉潮湿的衣服;
——采取相关措施温暖身体的核心区域——胸部、颈部、头部和腹股沟;
——服用热饮料帮助提高体温但不能服用含酒精的饮料,同时也不要给意识不清的人服用。
——情况缓解后,需尽快就医。
如何避免失温?
——提前熟悉当地天气情况,根据天气状况做好合适的衣物准备;
——如果遇上寒冷天气出行,做好相应的防风防护措施,不要暴露在寒风中。保暖的帽子、手套、围脖、防风衣、厚袜子、防风面罩、甚至是风镜等都是大风寒冷天气出行的必备物品。暴露在外的身体器官过多,面临的风速越大,身体热量也就会相应的加速散失。
——寒冷天气下的户外活动,保持身体干燥,若被打湿,赶紧换上干衣服;
——选择快干排汗的内衣,切忌棉质内衣。棉织品很吸汗,不容易导出从而引起失温;
——注意衣物的增减。很多人在徒步的时候喜欢穿得厚厚的,生怕自己在路上着凉,结果没走多远,浑身上下被汗水打湿,很容易失温;
——携带足够的高热量食物;
——不要让自己体能透支,防止脱水,避免过度出汗和疲劳,食物和热饮,随时补充身体热量也是非常有用的预防失温的方法;
——一旦遭遇失温,需要及时到急诊科或烧伤科紧急处理治疗。
中国新闻网
凡未注明“健康界”的文字/视频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自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健康界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健康界力求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但无法保证已发表内容及所引用材料的适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因此只做参考使用,不建议读者以此做决策依据。
西安美容美发学院 http://www.xinzhiliao.com/zx/jiankang/9792.html- 标签:2018年315晚会,完美国际sf,广东软考网,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
-
户外遭遇失温有多可怕?遭遇失温后该如何应对?
云南哀牢山失联人员搜救指挥部22日通报称,经过全力搜救,在哀牢山失联的4名地质调查人员…
- 妙龄女子脸麻4年余,竟是颅内长“珍珠”
- 眼睛再难受也千万别做这动作!福州10岁男孩因此角膜变凸……
- 不收红包!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发布
- 华为亮相CHIMA2021,与业界共话医疗创新数据基础设施
- 国家卫健委:2022年北京市等15省市将开展老年医疗护理服务试点
- 莫让小病成大病 查防患未然
- 【专家共识】儿童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适宜人群和禁忌证;儿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专家共识2021
- 日本干细胞「逆转」肾病指数!干细胞让肾脏重新再生
- 北大医药报产最畅销抗焦虑药!20亿潜力大品种
- 这鱼好吃得“要命”!69岁阿伯入院抢救,根本没有特效药